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66章 言出法随,春风化雨
    自沈云名动中洲以后,引来了无数关注,其过往经历也逐渐为人所知。

    诸多传言之中,有一份评价最具权威,得到了修仙界的广泛认可——它出自传说中的“星辰殿”。

    星辰殿被誉为“第一天机玄宗”,代表了权威。其编纂的“灵体榜”流传天下,至今仍被奉为圭臬。

    ....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正如凡俗高手以登天榜、地榜为荣,求名传天下、望青史留痕。

    星辰殿亦有一榜,名为“潜龙”,收录古往今来天资绝代之人,入选条件极为苛刻。

    此榜排名不分先后,但能登榜者,全是惊艳一个时代的绝世之才。

    沈云在北荒科考中一战成名,二十一岁的金丹巅峰,越境击败擎战戈,震动四方,传为佳话。

    星辰殿更对其作出“疑似天道筑基,更胜七转金丹”的批语,据说引起皇室一些老古董的关注,甚至放话要收其为徒。

    只是不知为何,此事后来被悄然压下,再无人提及。

    .......

    对许多天骄而言,过去的沈云已如传说一般,令人根本生不出追赶之心。

    而如今,他的境界更是一日千里,彻底补上了最后一块短板。一些尚存较劲之念的人,此刻也彻底绝望。

    “当初他尚在金丹境,便能越阶击败元婴四层的擎战戈;如今他已至元婴六层,莫非.....真能与化神强者掰一掰手腕?”

    “北荒那等贫瘠之地,怎会走出如此惊世之才?当真是恐怖如斯!”

    “先前我还以为,状元之位非武天胤莫属,现在看来,不过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沈云绝对有实力与他正面争锋!”

    “.....”

    众人敬畏地望着沈云的身影,仿佛凡人仰望仙神。

    而与沈云亲近之人,更是喜上眉梢。

    “嘎嘎!真不愧是大哥,这回要发达了!”

    沈武德内心狂吼,双手紧紧攥住乾坤袋——里面装满了沉甸甸的赌坊票据,马上将会变成数不清的灵石。

    他左顾右盼,如今看谁都像是潜在的“劫修”,一张胖脸忽忧忽喜,神情变幻不定,显得格外滑稽。

    沈卿若凝望着沈云的背影,美眸之中异彩流转,轻声呢喃:“沈云哥哥,本就是这天下最优秀的人。”

    这句话,她从年幼时便深信不疑。

    在剑宗修行之时,她修炼之刻苦,常令一众师姐困惑不解——明明天赋已如此出众,为何还要这般拼命?

    “我只是希望……终有一日,能与他并肩而立。”

    沈卿若眼神蓦然一凝,心念澄澈如镜,进入了一种无思无念的玄妙状态。周身法力开始流转、蜕变,道韵自生。

    明道心,见真我。

    这一刻,她竟明悟本心,踏入可遇不可求的悟道之境。气海之中,一颗流转七色光华的虚丹缓缓沉浮,正在逐渐凝实.....

    .....

    几家欢喜几家愁。

    一众王侯子弟面色晦暗,原本坚不可摧的信心,此刻已剧烈动摇。

    “若真让此人夺得文武双状元.....那还了得?”

    赵承烈再难维持从容之态。

    史书上并非没有这般先例——文韬武略,无所不能,其名至今仍如雷贯耳,正是那传说中的初代武侯!

    高台之上,一众大人物率先回神。

    此刻他们终于明白,为何九王爷不惜远赴蛮荒,亲自去见一个无名之辈。

    平鼎侯五指紧握扶手,忽然开口:“有些不巧。今日只调来一位元婴九层的金翎卫,本是为武天胤所备。”

    话音未落,广成侯立即会意,掷地有声道:“不是还有两位统领仍在场中?”

    “倒是个好法子。”

    青霄侯颔首赞同,缓缓说道:“今日一等侍卫奉命镇守凌霄殿,分身乏术,也只能行权宜之计了。”

    刹那间,众多武官纷纷附和。即便有意见相左者,也难以发声,只得偃旗息鼓。

    九王爷食指轻叩扶手,清脆的敲击声在寂静中回荡,每一声都敲在众人心弦之上。

    一众武官面容紧绷,硬着头皮继续进言。

    乾元大帝肃清朝堂已势在必行,他们首当其冲——若不能将这些平民子弟拒之门外,来日官职权位,只怕真要拱手让人。

    良久,九王爷眸中锐光一闪,声音低沉地道:“就这样吧。”

    刹那间,沉凝的气氛一松。武将们这才敢抬起头来,后背已被冷汗浸湿。

    一众王侯也暗自松了口气。如今亲眼见识沈云的厉害,他们原本必胜的信念开始动摇。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若能探清沈云的底细,必能增添武天胤的胜算。

    一群大乾云端之上的人物,竟共同针对一个年轻人,若传出去,势必威严扫地。然两害相权取其轻,此刻他们也顾不了这么多了。

    .....

    ...

    紧接着,随着九王爷的宣布,一股诡异的气氛在现场无声蔓延——

    “关撼山统领,对战沈云。”

    在场者无一不是人中龙凤,瞬间猜到了几分端倪,却只能面面相觑,沉默无言。

    关撼山眉头微皱,隐隐透出几分不悦。直到对上九王爷投来的目光,他才微微颔首,不再多言。

    “这般针对一个年轻人.....果然,陛下才是对的。”

    他心中默语,随即步履沉稳,踏空而行。脚下在虚空中凝出实质般的台阶,久久不散,显露出极为高深的法则造诣。

    咚、咚——

    两步踏出,他已登临战台,与沈云遥遥相对。

    刹那间,所有目光汇聚于此。就连场边的裁判,也对其余战台视若无睹。

    更令人难言的是,连正在交战之人,也不约而同将视线投来,极有默契地开始“打太极”,招式瞬间柔和了许多。

    ....

    关撼山打量着眼前的青年,缓缓开口:“对你,我关撼山...心中甚是佩服。”

    他语气微顿,神色郑重,沉声道:“我虽不愿出手,但既已登台,身为战士,自当全力以赴。”

    “——请沈先生,务必小心。”

    话音刚落,顿时响起一片唏嘘慨叹之声。

    “英雄惜英雄,不外如是。”

    关撼山的为人,在场修士早有耳闻:行事光明磊落,忠肝义胆,眼里不揉沙子,因此深得乾元大帝赏识。

    如此一个不畏强权、铁骨铮铮的人物,竟也这般认可沈云,足见后者非凡的人格魅力。

    相反地,当关撼山鄙夷的目光扫向一众王侯子弟时,那些人顿时如坐针毡。尤其是一些大内侍卫,更觉前途灰暗、无地自容。

    沈云凝视关撼山,亦抱拳回礼,郑重道:“比试自当全力以赴,关统领不必客气。”

    “好!”

    关撼山一声长啸,声如洪钟,震荡四野。

    咚——

    他猛地一步踏出,宛若太古神象践踏大地,整个战台为之震颤。

    借着磅礴的反震之力,他身形疾掠,快如流光,长刀于瞬息间出鞘。刀锋之上,金蓝两色神芒交织,法则之力随之流转,融于一刀。

    这一刀简单至极,毫无花哨,却蕴含着对“道”的深刻领悟,无招胜有招。

    ......

    隔着四灵法阵,凛冽的刀意仍透壁而来,观战者无不遍体生寒,产生了神魂被撕裂的错觉。

    方才觉得沈云能轻易取胜之人,此刻目睹关撼山大开大合、霸烈无匹的气势,所有轻视瞬间烟消云散。

    “哼!见识短浅之辈!” 有人低声冷嗤,“金翎军一等侍卫逾百,统领之位仅有四人。每一位,都是修为洞彻真法、智慧点亮火焰的人物!”

    “关统领自创的“真武不败刀意”,重意不重形,足以比肩传世道法。曾一刀斩落数位绝顶妖王,立下赫赫战功。”

    众多金翎军满面狂热,他们曾亲眼目睹关撼山的盖世风姿,其强大形象深入人心。

    “关撼山修为深湛,在化神境走出极远,由他出手,应该能测出沈云的虚实。”

    赵承烈目不转睛,神念施展到极致,牢牢锁定沈云每一个动作。

    武天胤双目如电,武道天眼中浮现金色纹路,勾动天地法则,隐有雷鸣之势,极为骇人。

    叶九歌、慕容九、净远法师....等前十的有力竞争者,皆屏息凝神,紧盯着台上那白衣身影。

    ......

    战台之上,狂风骤起,法力如潮汹涌。

    关撼山一声低喝:“小心了!”

    他如大鹏展翅般腾空,以元婴六重天的修为,将金水法则熔炼为一,刚柔并济,所向披靡。

    这一刀意境臻至化神高阶,与无上刀势只差半步。寻常元婴真君触之即死,即便是化神尊者,亦须暂避锋芒。

    沈云静立不动,如大日当空。身后竟无一丝阴影,立于存在与不存在之间——仿佛传说中的“立地无影”。

    所有法则、万般力道,侵入他身前三丈时,全部化作徐徐春风,消散于无形。

    关撼山面色剧变,满是不可置信,却还来不及震惊。

    沈云缓缓呼出一口清气,声如温玉,字字千钧——

    “一口浩然气,万法散太虚。”

    一道纯白浩然之气徐徐拂过,如春风化雨。磅礴刀气无声融化,万般力道皆为泡影。

    旋即,关撼山被一股柔劲托住,身形不受控制地腾空而起,送回战台之下。

    霎那间,全场死寂,针落可闻!

    一招未发,一语退敌。沈云举重若轻的姿态,恍若圣人临世,言出法随。

    “幻觉....这一定是幻觉!”

    一众王侯子弟嘴唇发白,如坠冰窖,希望眼前只是一场噩梦。

    赵承烈努力挣脱内心惊恐,震颤的目光瞥向一旁的武天胤——

    那张向来云淡风轻的面庞,已被前所未有的凝重彻底笼罩。

    ......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