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30章 辽南捷报,退路被断
    崇祯十七年四月二十二日未时,山海关北城激战正酣之际,一名斥候快马加鞭冲破火线,直奔王忠所在的中军帐。他浑身尘土,甲胄上沾着海风带来的咸湿气息,手中高举着一份染血的捷报,隔着百步便嘶声喊道:“将军!辽南捷报!郑将军攻克复州,断了清军退路!”

    帐内,王忠正俯身查看北城地形图,闻言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他快步走出帐外,接过捷报,指尖因急切而微微颤抖——自郑和率海军陆战队从登州起航,他便一直等待辽南的消息,如今这份捷报,无疑是攻克山海关的关键一击。

    展开捷报,郑和的字迹力透纸背,清晰记录着辽南战事的全过程:四月二十日清晨,海军陆战队在金州湾登陆,仅用两个时辰便攻克金州城,生擒清军守将阿济格;二十一日午时,舰队驶往复州海域,郑和见复州西门临山易守,东门靠海防御薄弱,遂定下“声东击西”之计;二十一日夜,十艘战船载着两千士兵,在西门外海域燃放火把、击鼓佯攻,吸引复州守将多铎的主力;二十二日黎明,郑和亲率八千海军陆战队,从东门悄无声息登陆,趁清军不备发起猛攻,一举突破东门防线。

    多铎在西门接到东门告急的消息时,已是悔之晚矣。他仓促率军回援,却在复州城内遭遇海军陆战队的伏击——郑和早已在街巷间设下埋伏,火枪队依托民房交替射击,手榴弹在清军队列中炸开,清军士兵成片倒下,军心瞬间崩溃。多铎见大势已去,只得率领残部突围,向沈阳方向逃窜,复州城于二十二日巳时被彻底攻克。

    “好!好一个郑和!”王忠看完捷报,忍不住拍案叫好。复州是辽东半岛的咽喉要地,攻克复州,便等于切断了山海关清军向沈阳撤退的退路,如今多尔衮与吴三桂已成瓮中之鳖,再也无险可守、无援可盼。

    他立即召来赵刚与李锐,将捷报递给两人。赵刚看完,兴奋地挥了挥拳头:“这下清军彻底没退路了!我们正好趁势发起总攻,一举拿下山海关!”李锐也点头附和:“辽南捷报定能鼓舞全军士气,此时总攻,清军必败无疑!”

    王忠走到帐外,望向北城方向——那里仍能听到枪炮声与厮杀声,烟尘在阳光下弥漫。他拔出腰间的长剑,剑尖直指北城,沉声道:“传令下去,全军发起总攻!赵刚率所有坦克,从北大街正面突破瓮城,直捣清军指挥部;李锐率步兵主力,配合坦克肃清残兵,务必在日落前控制北城所有区域;火炮部队加大火力,轰击北城城墙,防止清军负隅顽抗!另外,将辽南捷报抄写百份,让士兵们在阵前宣读,鼓舞士气!”

    “得令!”赵刚与李锐齐声应道,转身快步离去。

    很快,总攻的号角响彻山海关上空。早已整装待发的坦克部队,如钢铁洪流般向北城推进,两万余辆坦克的火炮同时开火,密集的炮弹如雨点般砸向瓮城与北城城墙。“轰隆!轰隆!”的巨响震耳欲聋,城墙在炮弹的轰击下不断坍塌,砖石飞溅,烟尘弥漫,清军士兵的惨叫声在炮火中此起彼伏。

    阵前,亲兵们手持捷报,高声宣读辽南战事的胜利:“郑将军攻克复州!多铎逃窜!清军退路已断!”中华军士兵们听到捷报,顿时士气大振,欢呼声与呐喊声震天动地。他们挥舞着武器,跟随坦克向北城发起冲锋,步伐比往日更加坚定,眼神中满是必胜的信念。

    瓮城内,吴三桂正捂着受伤的左臂,指挥残兵抵抗。当听到中华军阵前宣读的捷报时,他如遭雷击,身体踉跄着后退两步,险些摔倒。“复州……复州丢了?”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复州是他与多尔衮最后的退路,如今退路被断,他们再也没有逃脱的可能。

    身旁的副将脸色惨白,声音带着哭腔:“将军……我们完了……复州丢了,沈阳的援军也来不了,我们被困死在这里了!”

    吴三桂看着周围军心涣散的士兵,心中的绝望如潮水般涌来。他知道,中华军发起总攻,又有辽南捷报鼓舞士气,他们根本无法抵挡。可他仍不甘心——他戎马一生,镇守山海关数十年,最终却要沦为阶下囚,这让他如何接受?

    “不!我们还没输!”吴三桂猛地拔出弯刀,指向中华军冲锋的方向,“兄弟们!复州丢了,我们已无退路!今日便与中华军拼了,就算死,也要死得有尊严!”

    然而,此时的清军士兵早已无心抵抗。他们听到复州失守的消息,又看到中华军如潮水般涌来,纷纷放下武器,跪地投降。有的士兵甚至调转矛头,想要生擒吴三桂,向中华军邀功。

    “将军!投降吧!我们打不过了!”一名清军士兵喊道,手中的长枪指向吴三桂。越来越多的士兵响应,长枪与弯刀纷纷对准吴三桂,瓮城内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

    吴三桂看着眼前的情景,知道自己已众叛亲离。他惨笑一声,举起弯刀,想要自刎,却被身旁的亲兵死死按住。“将军!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亲兵劝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就在此时,坦克部队已冲破瓮城缺口,驶入瓮城内。坦克顶部的机枪立即开火,对准负隅顽抗的清军士兵扫射。“哒哒哒”的枪声响起,负隅顽抗的清军士兵纷纷倒下,跪地投降的士兵则双手抱头,不敢动弹。

    赵刚坐在指挥车内,通过观察窗看到被亲兵按住的吴三桂,立即下令:“生擒吴三桂!不得伤他性命!”

    两名坦克乘员跳下车,快步走向吴三桂,将他手中的弯刀夺下,用绳索将他捆绑起来。吴三桂挣扎着,却无济于事,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中华军士兵肃清瓮城内的残兵。

    与此同时,李锐率领的步兵也已攻克北城城墙,开始肃清城内的清军残兵。步兵们分成小队,逐街逐巷搜索,遇到抵抗的清军士兵便果断出击,遇到投降的则予以善待。城内的百姓们听到捷报,纷纷走出家门,拿着粮食与水,送给中华军士兵,有的甚至主动为步兵带路,指引清军残兵的藏身之处。

    北城指挥部内,多尔衮正焦躁地踱步。他已得知复州失守的消息,也听到了城外越来越近的枪炮声与呐喊声,知道山海关已守不住了。他看着桌上的辽东地图,手指在沈阳的位置上停留良久——那里是大清的都城,可如今他却无法回去,只能被困在山海关,等待败亡的命运。

    “摄政王!中华军冲进来了!我们快逃吧!”一名亲兵匆匆跑入指挥部,声音带着颤抖。

    多尔衮猛地转身,眼中闪过一丝绝望。他知道,逃跑已无可能,复州失守,退路被断,他就算逃出山海关,也会被中华军追杀。他长叹一声,整理了一下身上的王袍,对亲兵说道:“不必逃了……传我命令,停止抵抗,全军投降。”

    亲兵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快步跑出指挥部,传达投降命令。很快,清军的投降旗帜在北城指挥部上空升起,城内的清军士兵纷纷放下武器,跪地投降。

    申时三刻,北城的枪炮声渐渐平息。李锐率领步兵肃清了城内最后一股残兵,来到王忠身前禀报:“将军!北城已全部控制,清军全军投降,共俘虏清军士兵一万余人,生擒吴三桂与多尔衮!”

    王忠点了点头,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落地。他走到北城城墙之上,望着城内秩序井然的中华军士兵与跪地投降的清军,又望向辽南方向,心中感慨万千——攻克山海关,断了清军退路,接下来便是收复辽东,将清军彻底赶出中原。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山海关城内。中华军士兵们举着武器,欢呼雀跃,庆祝胜利。城内的百姓们也纷纷走上街头,与士兵们一同庆祝,有的百姓甚至点燃了鞭炮,鞭炮声与欢呼声交织在一起,回荡在山海关的上空。

    王忠站在城墙上,取出郑和送来的捷报,再次看了一遍。他知道,这场胜利来之不易,是无数将士用鲜血换来的。他转身对身旁的将领们说道:“传令下去,全军休整三日,安抚城内百姓,善待投降的清军士兵;三日之后,兵分两路,一路由赵刚率领,从山海关北上,进攻锦州;另一路由我亲自率领,与郑和的海军陆战队汇合,从辽南进攻沈阳!务必在一个月内,收复辽东全境!”

    “得令!”将领们齐声应道,声音中充满了坚定与信心。

    夜幕降临,山海关城内灯火通明。中华军士兵们在街巷间巡逻,保护百姓的安全;投降的清军士兵则被集中看管,得到了食物与水;城内的商铺渐渐恢复营业,炊烟袅袅升起,一派祥和的景象。

    王忠站在城墙上,望着满天繁星,心中充满了希望。他知道,收复辽东只是第一步,未来还有更长的路要走,可他坚信,只要全军上下齐心协力,定能驱逐外敌,还中原大地一个太平盛世。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