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3章 代价
    根据这标志性的“剥离指甲”与“残毁双手”的作案手法,

    再结合崔仁俊、金炳哲共同的社会关系网——他们都紧密围绕在言笑身边,

    治安局的数据库迅速进行了交叉比对和筛选。

    一份包含十几位潜在嫌疑人的名单,很快被整理出来。

    十几位。

    这冰冷的数字本身,就是一份无声的控诉。

    名单上的每一个人,都曾有过亲属或挚友,遭受过与“手部”相关的残忍伤害。

    而所有模糊的线索,最终都隐隐指向了言笑、金炳哲、崔仁俊这个小团体。

    只是在过去,这些案件要么在压力下不了了之;

    要么就迅速找到了“完美”的替罪羊,草草结案。

    尽管许多参与调查的治安官,内心对言笑这伙人的变态行径感到不齿甚至作呕,

    但秩序就是秩序。

    维护光城表面的平静,追查任何胆敢挑战治安局权威的凶徒;

    这是他们必须履行的职责,不容动摇。

    所有名单上的嫌疑人,立刻被纳入了严密的监控体系。

    其中,全嘉和的监控等级被提到了最高。

    这不仅仅因为他的妹妹全嘉欣,是名单上最近的受害者之一。

    更关键的原因在于,他本身就是一名在职的治安官。

    一个深刻了解治安局所有行动模式、侦查技术手段与反侦察流程的内部人员,

    一旦他决意走上复仇的道路,其潜在的威胁性和行动的隐蔽性,将远超普通复仇者。

    治安局,必须优先防范这种“内部失控”所带来的风险。

    ——————

    言笑的居所之内,空气仿佛凝固。

    平板电脑的高清屏幕上,崔仁俊尸体的特写照片占据全部视野。

    那双手的惨状被无限放大指甲被野蛮剥离,甲床血肉模糊,森白指骨裸露在外。

    右手更是几乎被完全斩断,仅凭少许撕裂的皮肉与手腕相连。

    言笑的指尖无意识地收紧,捏得平板边缘微微发白。

    一股冰冷的寒意混着被挑衅的暴怒,从他心底窜起。

    “变态!不可理喻的变态!”他低吼着,猛地将手中的平板狠狠砸向地面。

    屏幕瞬间碎裂,蛛网般的裂痕扭曲了那张死亡特写。

    他怎么敢!怎么敢用这种方式动他言笑的人!

    这分明是冲着他来的!

    狂怒在胸腔里冲撞。

    他烦躁地在室内踱步,目光最终落在房间一角的陈列柜上。

    柜内射灯散发出柔和的光晕,精准地打在一件件“藏品”上。

    那些被特殊药水浸泡、封存在透明容器中的手掌,形态优美,仿佛上天赐予的艺术品。

    他自己收藏手,视其为艺术;

    而当别人用类似的手法施加于他身边的人时,他却感到无比的亵渎与愤怒。

    这种双标根植于他骨子里的傲慢

    只有他才能拥有定义“美”与“毁灭”的权力!

    言笑紧紧地盯着这些收藏品,悄然间,他记忆的闸门打开了。

    那是光城大学的新生汇演之上。

    作为本校学生,他坐在台下,原本意兴阑珊。

    直到那个女孩上台,表演钢琴独奏。

    聚光灯下,那双手在黑白琴键上跳跃、翻飞。

    十指纤长,肌肤在灯光下泛着象牙般温润的光泽。

    那一刻,他听不见琴声,眼里只有那双手。

    一种混合着审美与占有的强烈冲动,瞬间控制住了他。

    太完美了。

    他几乎没做任何背景调查。

    不过是个有点天赋的普通新生罢了。

    他当即下令。

    过程很顺利。

    那双手,最终被完美地保存下来,成了他众多收藏中颇为亮眼的一件新品。

    他很快便将这事抛诸脑后。

    直到不久后,治安局内部一位与他家关系密切的长辈,私下提醒他。

    说女孩的哥哥是个治安官,正在不顾一切地私下调查。

    麻烦。

    但不算什么大事。

    父亲言午出面了。

    一个顶罪的瘾君子,一份完美的报告,事情便尘埃落定。

    事后,父亲难得地把他叫到书房。

    没有预想中的斥责,言午只是平静地看着他,眼神深邃。

    “说说看,这次的问题出在哪里?”

    言笑收敛了情绪,垂首应答“我低估了目标的关联风险。”

    “没料到她的直系亲属里,有一个具备调查能力和强烈复仇动机的治安官。”

    “还有呢?”

    “事后处理不够干净。”

    “留下了可供追查的线索,更重要的是,没有及时消除那个复仇者带来的隐患。”

    言午缓缓靠向椅背,指尖在扶手上轻点。

    “放纵**是我们必经的一段经历。”

    他的声音平稳而冷漠。

    “只有充分满足过**的人,才能真正学会控制它。”

    “所以我从未限制过你的**。”

    “关键在于,你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去驾驭它。”

    “以及,是否清楚每一次放纵可能带来的代价。”

    “清楚**的代价,恰恰是驾驭**的一种方式。”

    “我们拥有的力量,让我们可以一定程度上无视规则。”

    “但你必须明白,这种‘无视’并非没有代价。”

    “真正的关键在于,代价由谁承担,以及,我们是否承担得起。”

    “就像去年那个清洁工,或者那个送货员……”言午随意举着例子。

    “他们的愤怒,他们的生命,本质上都无足轻重。”

    “但如果你处理不当,他们就会变成你需要付出的‘代价’。”

    言午的目光落在儿子身上,带着审视。

    “反过来,若他们的存在和反抗,能让你更深刻地理解力量与代价之间的规则。”

    “学会如何干净地善后,那么,他们的生命就算没有白白浪费。”

    话语中的冷酷与对生命的漠视,让当时的言笑心生凛然。

    此刻回想起来,父亲那关于“代价”的教诲,竟如此精准地应验了。

    回忆的潮水退去,留下冰冷的现实。

    那个他当初认为其“代价”可以轻易承受的“隐患”;

    如今正用最血腥的方式,让他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恐慌。

    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翻腾的心绪,拿起手机。

    必须立刻解决这个麻烦。

    不能再让父亲觉得他连这点“代价”都处理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