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4章 玉耳勺
    玉耳勺风云:工艺门的“掏心”大作战

    第一场 晨钟惊变

    场景:工艺门庭院,远处可见宫束班作坊

    人物:门主、老七、二柱子

    (晨钟第三响余音未落,宫束班方向传来一声惨叫)

    门主:(手持《琢玉要诀》手稿,笔尖墨汁滴落,皱眉)又是哪个混小子在胡闹?

    (老七连滚带爬冲出,额头红肿,举着半截玉料)

    老七:师父!救命啊!二哥他……他把龙鼻子雕成猪鼻子,我说了两句,他就动手!

    (二柱子拎着刻刀追出,脸红脖子粗)

    二柱子:你懂个屁!那是螭龙!龙生九子里头最能掏东西的!瞎嚷嚷什么?

    门主:(望着两人,扶额叹气)三天前还觉得做玉耳勺能磨性子,现在看来……是我想简单了。

    第二场 作坊乱象

    场景:宫束班作坊,工具散落,玉屑成堆

    人物:门主、老七、二柱子、老三、老四、老五、老六

    (众人各忙各的,作坊一片狼藉)

    老三:(蹲在玉屑堆前,拿放大镜照)玉有灵性,雕个小菩萨,掏耳朵都能祈福……(在玉料上画圆滚滚菩萨,飘带缠成乱麻)

    老四:(夹着米粒大的和田玉籽料)看我的袖珍耳勺,能藏发髻里防身!(手一抖,玉料掉进砚台,捞出时黑不溜秋)

    门主:(拍案,戒尺落地)都站好!玉耳勺讲究“圆、滑、润”,你们这是给山神爷做的?

    老六:(眼睛发亮)山神爷用的得热闹!加个铃铛怎么样?(找红绳时被玉屑滑倒,锥子扎进老五的耳勺柄)

    老五:(抱着带孔耳勺哭)这是要送张铁匠闺女的!现在成漏勺了!

    (老七掀翻工具匣,捡起半圆陶片)

    老七:用这个磨前端,保证比月亮还圆!

    二柱子:(抢过陶片闻)这是王婶腌咸菜的坛子底!你想让人家掏耳朵闻咸菜味?

    第三场 歪招百出

    场景:作坊内,众人围看“新发明”

    人物:众人

    老三:(举着耳勺献宝)师父您看!如意耳勺!前端特意磨圆了!(耳勺沾着金粉,如意头歪得像葫芦)

    门主:(刚要说话)

    老三:(指着门主头发)师父有白头发!我用耳勺给您薅下来?

    门主:(拍开耳勺,哭笑不得)胡闹!

    (老七捡起耳勺,在陶片上蹭)

    老七:用坛子底抛光真亮!就是沾了点土……

    二柱子:(学着磨,突然大喊)怎么越来越短?(耳勺前端只剩小尖)

    老五:这哪是耳勺,是挑牙缝的吧?

    二柱子:适合耳朵眼小的人用!比如老七!(伸手去掰老七耳朵,两人扭打,撞翻水盆)

    (几支耳勺漂在水上,像白鸭子)

    第四场 歪理成趣

    场景:作坊,水面漂着耳勺

    人物:门主、众人

    门主:(捡起沾菜叶的耳勺,阳光透过玉料)就用坛子底抛光,金粉也用上。这叫“顺水推舟”,寓意顺遂。

    (拿起带孔耳勺)

    门主:这个叫“通心窍”,掏耳朵还能开窍。(举起老三的耳勺)这叫“金玉满堂”,喜庆。

    众人:(眼睛发亮)那我的叫“螭龙探穴”!我的叫“菩萨点化”!

    老七:(掏出小玉石)串上当坠子,摇起来像下雨!

    门主:(拿起刻刀,在耳勺上刻“宫束造”,加个小笑脸)就这么定了。

    第五场 烟火人间

    场景:工艺门廊下,傍晚

    人物:门主

    (作坊传来饭菜香和笑声,老七的嚎叫隐约传来)

    老七:二哥!你又拿我的“通心窍”当牙签!

    二柱子:(嘟囔)谁让它带孔,剔牙方便……

    门主:(转着歪葫芦柄的耳勺,笑)工艺门的手艺,就该带着烟火气。(将耳勺揣进袖袋)让这些玉耳勺,带着咸菜香闯荡江湖吧。

    (远处夕阳斜照,作坊窗棂映出众人忙碌的影子)

    《宫束班琢耳勺戏题》

    工艺门 无名

    晨钟未歇案头忙,碎玉堆中闹一场。

    螭首雕成猪鼻样,佛身缠作线团妆。

    坛底磨光沾酱色,锥尖戳破惹啼腔。

    金粉偷来添喜气,菜根粘住作奇章。

    耳勺本是寻常物,经此折腾趣韵长。

    莫笑憨徒手艺拙,人间烟火最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