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和平服的战争宛如低成本科幻大片一样,武器装备没有极具科幻感的外观,主打一个能用就行。
    最常见的能源装置就是锅盖,超导储能装置被当作移动电源,哪里需要往哪里搬,主打一个数量弥补质量。
    偏偏这么落后的情况下,玩家们还拥有电磁偏转护盾、粒子束发射器等科技含量较高的武器装备。
    奈何这些武器装备在真空中几乎无法用肉眼观测。
    所以,大战时的画面是这样的……
    对面团的玩家好像纳米机器人一样快速组装设备,下一瞬对面的设备莫名其妙就炸了。
    又或者动能武器的弹头莫名其妙就偏航了。
    看上去宛若一个全是bUG的世界,又或者没钱制作炫酷特效的科幻电影一般。
    你说玩家们菜吧,在陈战的情报小组帮助下,各路大神加入情报分析行列,硬是发现了星际舰队的痕迹。
    最先被发现的就是灯下黑的高磊。
    被发现之前,高磊就炸毁了通往地下的熔岩通道。
    玩家们也没有挖掘工具,定点移动因为不清楚确切坐标,无法使用。
    本来就处于内战的玩家打算放高磊一马,但是有人在论坛发了一个帖子。
    “你们说,要是我们打内战,让野外boSS发育起来,会不会因为守不住飞船,导致服务器重置?”
    这个帖子一出。
    不但精英玩家担忧,就连普通玩家也在担忧。
    索尔西斯这款游戏开服五年多,玩家们倾注了无数的心血、时间和记忆,一旦重置,相当于一切归零。
    沉没成本极高!
    这不,内战的玩家开了个小会,达成了一个共同的结论。
    内战可以,但重置服务器不行。
    于是!
    玩家们搬来了亿吨当量的氢弹,在利维坦冰火山口炸了整整两天两夜,硬是把地下的两艘战舰给干掉了。
    第二个被发现的,是狙击小队。
    虽然不知道舰队的速度,也不清楚介子束的速度。
    不过,施世推导出来的那个非常模糊的模型,愣是让精英玩家直接遍历两者的参数去找,还真给找到了。
    狙击小队,卒。
    限时活动开启不到三周的时间,星际舰队已折损大半,仅剩下由陈砺锋指挥的舰队还未被发现。
    但这支舰队也没能坚持多久。
    毕竟玩家们不可能让服务器重置的风险存在,怎么可能放任其在太阳系暗中发育。
    这不,玩家们根据网上找到的资料、论文设计图纸,硬是手搓出空间尘埃和粒子探测器,以及引力波探测器。
    虽然精度远远达不到科研级别,无法进行精确定位,但用于确认某一区域是否存在大质量异常物体已经足够。
    在第三周结束前,限时活动宣告结束。
    没有了服务器重置风险,玩家们又开始算旧账了,内战打得热火朝天,根本停不下来。
    罗布泊某间会议室内,空气凝重,与会者正襟危坐,无人出声。
    门被推开,陈砺锋走了进来,从他阴沉的脸色可以看出,刚刚应该是挨训了。
    高磊干净利落地站起身来,声音干涩地说道:“连长,责任在我。是我的灯下黑战术决策失误,导致了……全军覆没。”
    陈砺锋的目光扫过高磊那张写满不服气的脸,沉声道:“认错态度很端正,但我知道,你心里不服。”
    停顿一瞬,陈砺锋继续说道:“你的灯下黑策略,在传统军事思维下,是精妙的一招。如果对手是任何一个需要遵循规则和后勤逻辑的文明舰队,它都可能成功。”
    “但是,”陈砺锋话锋一转,声音陡然提高,说道:“我们面对的是玩家!是一群不跟你讲成本、不讲牺牲、甚至不跟你讲基本逻辑的群体!”
    “你的灯下黑,在他们地毯式的、用复活次数堆出来的搜索方式面前,就像一个精致的笑话!”
    高磊喉结滑动,似乎想说些什么,最终还是没说出来。
    陈砺锋环视全场,目光锐利如刀,声音低沉地道:“这次我们惨败,根源上有两大核心失误。”
    “第一,傲慢!之前的胜利来得太容易,让我们在顺境中成了井底之蛙,误以为眼前的天空就是整个宇宙的格局。”
    “第二,认知错位!我们高估了自己的掌控力,低估了玩家的创造性与执行力。而最致命的,是我们严重低估了一个能发起星际战争的文明,其火力投送能力的下限!”
    “所有人,回去给我写一份五千字的战后总结,我不要过程复述,我要你们刨根问底地反思!”
    说完,陈砺锋拿起文件夹,正准备离开时,他仿佛想起了什么,回头看向高磊,眼神复杂。
    “高磊。”
    “到!”
    “三天后我们将出发前往星际战场,到时候给我好好看,认真学。你会亲眼看到,在真正的星际尺度上,你那点自以为是的奇谋,在绝对的力量与维度差距面前,是多么的苍白无力。”
    说完,陈砺锋推门离去,留下高磊站在原地。
    与此同时,罗布泊实验综合体。
    关于星际战舰的技术改进的会议也在召开中。
    “首先是五种型号的战舰,都存在一个比较致命的缺点,加速时间过长,虽然考虑到1g加速度可以为驾驶员提供蓝星的重力环境模拟,但在实际作战中,加速时间还是太长。”
    石泰将内容记下后,语气平静地说道:“推进单元方面我会改进,但是考虑到成员的安全性,当前需要生物学领域协助进行维生舱的重新设计。”
    “没问题。”会议主持人点了点头,继续说道:“第二点是战舰的外壳材料,严重的损伤需要依靠天工系统来修复,且速度有些缓慢。”
    吴柏笙思索片刻说道:“材料方面,四型高速自修复稳态材料正在验证阶段,不过有外力支持是最好的。面对饱和式火力打击,自修复速度多少有些不尽人意。”
    纳米机器人集群的实验室负责人赵国梁接话道:“在老周的帮助下,纳米机器人集群有突破,但是仍需要2-3年才能实现小规模实验室应用,我回去再想想办法。”
    “不着急,赵老您按原本计划研究就行。”会议主持人连忙说道。
    赵国梁摆了摆手,示意自己知道了,但他是否会遵循原计划,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第三点,就是关于战舰的反侦察能力,特别是面对空间尘埃和粒子探测器和引力波探测器,舰队的痕迹无处遁形。”
    方砚樵皱着眉头说道:“空间尘埃和粒子探测器,头绪已经有了,后续防御型战舰的复合护盾系统会增加等离子体护盾系统,至于引力的问题……”
    一旁的周凌琛接话道:“理论方面我给你琢磨琢磨。”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