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6章 践约北上,兵指魏博
    濮州城外的稻田泛着金黄,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禾秆,农妇们正在田埂上晾晒新收的粟米,孩童们追逐着掠过田垄的蜻蜓,一派安宁景象。

    与此同时,朱温与李克用的使者,几乎踏破了忠义军节度使府的门槛。

    "使君,宣武军朱友裕将军已在府外等候多时。"

    亲卫的通报声打断了李烨的沉思。

    他放下手中的屯田账簿,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各乡的收成,仅濮州一地,开垦秋收便得粟米五万石,足够全军半年用度。

    "让他进来。"

    李烨起身整了整袍角,铜镜里映出的面容虽仍带稚气,眼神却已如深潭般沉稳。

    朱友裕大步流星走进正厅,这位朱温的长子身着银甲,腰悬玉带,脸上带着倨傲的笑意。

    "李节帅别来无恙?家父特命小侄前来,一是恭贺节帅荣升,二是有桩喜事相商。"

    他拍了拍手,亲卫们抬着四口大箱进来,打开后珠光宝气溢满厅堂。

    "这是家父备下的聘礼,愿与节帅结为秦晋之好,小女年方十四,容貌端丽,配节帅正是天作之合。"

    李烨目光扫过那些金银珠宝,淡淡道:"朱公子盛情,李某心领。只是军务繁忙,婚嫁之事暂不考虑。"

    他示意罗隐收下礼物。

    "这些聘礼暂存府中,待日后再议。"

    朱友裕脸上的笑容僵了僵,他没想到李烨如此油盐不进,却也不好发作,只得讪讪道:"家父还说,若节帅愿与我宣武军结盟,共抗河东李克用,家父愿奏请陛下,封节帅为同平章事。"

    "此事容后再议。" 李烨端起茶杯,这是送客的意思,"罗隐,替我送朱公子。"

    送走朱友裕,李烨刚坐下批阅文书,霍存又匆匆进来:"使君,河东军使者到了,说是李克用大帅有要事相商。"

    来者是李克用的亲将李嗣源,他身着黑袍,腰间挎着弯刀,神情比朱友裕恭敬许多。

    "李节帅,我家大帅听闻节帅尚未婚配,特来为自家堂妹求亲。我家姑娘虽是武将之女,却也知书达理,若能与节帅结亲,河东与忠义军便是一家人,共讨朱温那奸贼。"

    李烨心中暗笑,李克用这是想用姻亲捆住自己。

    他沉吟道:"李将军远道而来辛苦了,婚配之事关乎两家体面,容李某与族中长辈商议后再答复。"

    他命人厚待李嗣源,却绝口不提结盟之事。

    待使者离去,罗隐忧心忡忡道:"使君,朱温与李克用都想拉拢我们,这般虚与委蛇,怕是迟早会得罪双方。"

    "不会,现在正逢乱世,我军应静观其变。"

    李烨指着地图上的魏州。

    "但眼下最重要的是兑现承诺。我军曾请卢龙节度使李可举出兵牵制魏博镇,如今他在魏州城下被乐彦祯缠住,正是我们履约之时。"

    这两个月来,李烨一面应付朱、李两家的拉拢,一面加紧整饬防务。

    濮州的城墙加高了三尺,新增了二十座弩楼;滑州的屯田扩至五千亩,粮仓堆得满满当当;陷阵都的重骑兵全部换上了李克用赠送的河东战马,锐士都的长刀阵也已操练得进退如一。

    这日清晨,李烨正在校场查看操练,突然接到急报。

    前宰相、新任义沧节度使王铎将路过濮州,前往沧州赴任。

    他连忙换了朝服,带着赵猛和三百亲卫出城十里相迎。

    远远便看见王铎的队伍,绵延足有三里。最前面是二十名披甲亲卫,后面跟着八抬大轿,轿旁簇拥着数十名家眷,珠光宝气的服饰在晨光里晃眼。

    再往后是数十辆马车,车轮深陷在泥土里,显然装着沉重的货物。

    "李节帅不必多礼。"

    王铎掀帘下车,他穿着紫袍玉带,鹤发童颜,身后跟着的美妾便有七八位。

    "老夫此去沧州,怕是再难与节帅相见了。"

    李烨看着那些招摇的马车,眉头微蹙:"相公此行,为何带这许多家眷辎重?"

    王铎捋着胡须笑道:"老夫为官四十载,就这点家当。再说有朝廷仪仗护送,宵小之辈也不敢妄动。"

    他拍着李烨的肩膀,"节帅年轻有为,切记要忠勇报国,莫要学那些藩镇割据自立。"

    李烨低声道:"相公此言有理,只是如今局势混乱,沿途多有盗匪,还望相公行事低调些,免遭不测。"

    王铎显然不以为然:"老夫有朝廷赐的节钺,又有三百亲卫护送,宵小之辈何足惧哉?"

    他从轿中递出一个锦盒。

    "这点薄礼,算是老夫的一点心意,望节帅日后忠勇报国,莫负陛下厚望。"

    李烨接过锦盒,里面是一对羊脂玉璧,显然价值不菲。

    他目送王铎的队伍远去,对赵猛道:"派一队锐士都悄悄跟上,若遇不测,伺机相助。"

    三日后,李可举的加急文书送到濮州,言辞恳切。

    魏博节度使乐彦祯联合郓州朱瑄,已将卢龙军困在魏州城南,若再不救援,恐有全军覆没之危。

    "时机到了。" 李烨召集众将议事,将地图铺开在案上,"李可举曾出兵助我,如今正是履约之时。刘闯听令!"

    "末将在!"

    铁壁都指挥使刘闯跨步出列。

    "你率两千人驻守濮州,加固城防,不得擅自出战,若遇敌军来犯,只需坚守待援。"

    "末将领命!"

    "葛从周听令!"

    葛从周出列应道:"末将在!"

    "你率泰山都驻守滑州,保障粮道畅通,同时密切关注汴州动向,若朱温有异动,立刻通报。"

    "遵令!"

    李烨的目光转向赵猛与霍存:"陷阵都与锐士都共四千人,随我北上魏州,驰援李可举。"

    "得令!"

    两人齐声应道。

    次日清晨,濮州北门鼓声大作。

    李烨身披明光铠,腰悬横刀,骑着枣红马立于桥头,身后是四千精锐。

    陷阵都的重骑兵甲胄如银,马蹄踏地声沉闷如雷;锐士都的长刀手阵列如墙,长刀在晨光下闪着寒光。

    "出发!"

    李烨铁槊一指,队伍如钢铁洪流般向北进发。

    百姓们夹道相送,妇人们往士兵手中塞着干粮,孩子们挥舞着自制的小旗,欢呼声此起彼伏。

    行至半途,霍存凑近李烨身边:"使君,此次驰援李可举,当真要与魏博军正面开战?"

    李烨勒住马,望着北方的天际:"魏博镇拥兵十万,是河北强藩,硬拼绝非上策。我们只需兵临魏州城下,牵制乐彦祯的兵力,让李可举得以喘息即可。"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锐利,"若有机会,不妨趁机拿下魏州外围的几处要隘,也算此行不虚。"

    赵猛在一旁听得热血沸腾:"使君放心,陷阵都定能一鼓作气,拿下魏州城!"

    "不可轻敌。" 李烨告诫道,"乐彦祯麾下的银枪效节都,是河北有名的精锐,战力不在沙陀骑之下,此次北上,务必谨慎行事。"

    队伍继续北进,沿途的景象渐渐变得荒凉,偶有逃难的百姓擦肩而过,都说魏州城下战火正酣。

    李烨命人收拢流民,从中挑选精壮编入辅兵,既扩充了人手,也得了不少魏州附近的情报。

    七日后,忠义军抵达魏州西南的洹水河畔,对岸隐约可见魏博军的营垒。

    李烨勒马立于河畔,望着湍急的河水,对众将道:"今夜休整,明日拂晓渡河,直插魏州城南,解李可举之围!"

    暮色四合,营地篝火渐起。

    李烨坐在帐中,借着灯光查看魏州城防图,罗隐走进来禀报:"使君,李可举派使者来了,说乐彦祯已察觉我军动向,正调兵遣将,欲在洹水南岸阻击我军。"

    李烨嘴角微扬:"正合我意。传我将令,今夜饱餐战饭,三更造饭,五更渡河,给乐彦祯一个惊喜。"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