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7章
    一支百余人的联军士兵忽然从营中冲出。

    在潼关守军众目睽睽之下,扯开嗓子高声叫骂:

    “哈哈哈!城上的曹洪小儿听着!听说你是曹操的私生子,是他亲儿子!”

    “曹洪!俺还听说,你亲爹是太监曹嵩!”

    “太监竟能生子?啧啧,天下奇闻啊!”

    “曹洪!你这缩头乌龟,敢下来与本卒一战吗?定打得你哭爹喊娘!”

    “若不敢应战,等马超将军杀到许都城下,老子与你娘大战一场也行!”

    “哈哈!七上八下,岂不快活!”

    “听说你那兄长曹操最爱夺 ** 妾,不知他可曾与你夫人有染?”

    ……

    这群联军士兵言辞污秽不堪,一开口便将曹氏宗族上下辱骂殆尽,连女眷亦未放过。

    叫嚣声此起彼伏。

    更有甚者,骂到兴起时竟当众褪下裤子,

    这突如其来的挑衅——

    徐晃猛然停住脚步,脸色骤然一变。

    城楼上的曹军士兵听得面面相觑,不约而同将视线投向驻守关墙的曹洪。

    尽管无人开口,但士兵们眼中闪烁的狐疑神色彻底激怒了曹洪。

    \"混账!\"

    \"马超小儿竟敢如此羞辱于我!\"

    \"来人!打开城门!\"

    暴跳如雷的曹洪额头青筋暴起,此刻的他就像被点燃的 ** 桶,城外的挑衅声更是不断助长着他的怒火。

    就在曹洪要冲下城楼时,徐晃挺身拦住了去路。

    \"子廉冷静!\"

    \"这分明是马超的激将法!\"

    \"此时出战正中其下怀!\"

    徐晃死死挡住楼梯,继续劝道:\"待丞相大军到来,才是雪耻之时!\"

    见曹洪虽然怒容未消但总算停下脚步,徐晃暗自松了口气,用力按住对方肩膀道:\"不闻不问最为妥当。今日防务由我接手,你且暂避。\"

    敌军谩骂无趣自会停歇。

    徐晃唯能如此宽慰曹洪。

    若绑人示众,他在曹营便再难立足——莫说曹操信任与否,单是外姓将领身份,便足以招致整个曹氏宗族的敌视。纵不遭排挤,亦难逃孤立之境。

    从杨奉到汉室,再转投曹操,徐晃屡受重用,除却统兵之才,更因深谙世故。

    不多时,曹洪终被劝离。

    待其身影消失在关隘下,徐晃凝眸望向城下叫嚣的敌兵,面色渐沉。

    他难以分辨:这辱骂是马超放任士卒泄愤,还是刻意针对曹洪性情弱点?

    若为前者,不过莽夫之勇,不足为虑;

    倘属后者——

    徐晃骤然攥紧拳头。

    猛虎若兼狐智,方为心腹大患。

    \"传令!\"他猛然挥臂,\"以箭雨压制!每半时辰轮射,看这群狂徒能吠到几时!\"

    话音方落,千矢破空,如蝗蔽日。

    正唾沫横飞辱骂曹氏的联军士卒猝不及防,阵脚大乱。

    箭如雨下,避之不及者当场毙命。

    最为倒霉的几个士兵,要害之处中箭哀嚎。

    关下的叫骂声终于短暂停歇。

    然而第二轮箭雨尚未落下——

    徐晃便望见一队盾兵疾奔而来,在谩骂士兵前列阵防御。

    须臾之间。

    经历箭雨洗礼的联军幸存者们,骂声愈发恶毒。

    从曹氏十八代先祖到垂髫 ** ,无所不涉。

    ......

    中军帐外。

    诸葛川驻足于新扎的营帐前,辕门外污言秽语清晰可闻。

    忽闻破空之声骤起。

    抬头只见潼关城头万箭齐发。

    他不禁止步,目光掠过马超的中军大帐。

    \"有趣。\"

    \"幼常、定国、兴国且看——\"

    \"孟起将军这不就采纳了我的'中策'么?\"

    \"依我之见......\"

    他凝视着巍峨潼关,\"今夜必设伏兵,诱那曹洪劫营。\"

    \"虽未敢断言成败,早作准备总无差错。\"

    言毕招手示意关平、张苞近前,附耳低语各自安排。

    其中。

    张苞听罢目露精芒。

    \"伯治此等毒计究竟师承何处?\"

    \"若教曹洪知晓,怕是要生啖汝肉!\"

    当即召集随行亲卫:\"随我去寻些新奇物件,好生'款待'曹将军。\"

    张苞如获至宝,步履生风疾驰而去。

    关平则神色如常领命而行。

    他朝诸葛川颔首道:\"伯治不必忧心。\"

    \"要不了多久,你交代准备的器具就会送到前线叫骂的敌兵手里。\"

    话音未落,关平已然离去。

    余下的黄忠与马谡面面相觑。

    \"伯治给定国他们出了什么主意?\"

    \"莫非......\"

    \"还藏着后手?\"马谡忍不住追问。

    向朗却只是深深瞥了诸葛川一眼,径自掀帘入帐。

    铁了心要当提线木偶。

    \"天机不可泄露!\"

    \"幼常若好奇,不妨亲往辕门观战。\"

    \"切记躲远些——别让敌军弩箭误伤了。\"

    这番故弄玄虚的说辞,倒勾得马谡心痒难耐。

    不过能被史上诸葛亮倚重之人,终究非比寻常。

    他虽参不透其中玄机,却敏锐捕捉到\"强弩\"二字。

    敌方弃弓箭改用强弩......

    这得是多招恨的计策?

    揣着这份揣测,马谡改道直奔辕门。

    黄忠见状抱拳:\"幼常不通武艺,老夫去照应。\"

    ......

    晷影移过一刻。

    阵前突现奇景——

    关平领着百余名士卒,竟抬着腰粗的\"编钟\"压上前线。

    若那堆铜疙瘩还能称作编钟的话。

    **

    这些曾是完整的礼器,如今却只剩残缺不全的模样。

    为何会如此?

    答案很简单。

    眼前的编钟已被“改造”得彻底通透,底部甚至能透出光来。

    其形状,活似路边丛生的紫色野花。

    “定国,你这是……”

    马谡迟疑地上前,向关平询问。

    不料,关平却是一副兴致勃勃的神情。

    “幼常,仔细看着,我给你演示一番,你就明白这些编钟……不,伯治所说的‘扩音喇叭’有何妙用了。”

    说罢,关平将最近也是最大的那口编钟横放在木架上。

    自己则站到编钟尾部——那被凿穿的位置。

    他深吸一口气,猛然大喝——

    “曹洪!汝母,某曾入之,甚爽!!!”

    刹那间,空气中炸开一道闷雷般的巨响。

    经改造后的编钟,将关平的声音扩大了十倍不止。

    霎时间,天地间回荡着经久不息的余音——

    “甚爽!”

    “甚爽!!”

    “甚爽……”

    **余音袅袅,如置身深谷幽山。

    震耳的回响不仅让马谡愣在原地,连关平自己都久久未能回神。

    “我的声音经此物加持,竟能如此洪亮?”

    “恐怕……”

    “当年张叔父在当阳桥喝退曹军、震死敌将的威势……”

    “也不过如此吧。”

    最先回过神来的,是先前在关下对着曹家老小污言秽语的联军骂阵士兵。

    当他们听见关平的声音经过\"编钟\"传扬,变得如同闷雷炸响时,这些兵痞顿时按捺不住。随着一声怪叫,这群人争先恐后扑向其他闲置的汉末版扩声器前,学着关平的模样深吸气,扯着嗓子咆哮:\"曹洪!你爹和祖宗在此,还不速来跪拜!\"

    一声起,百声应。

    霎时间污言秽语的声浪暴涨十倍,层层叠叠的回音震得人耳膜生疼。关墙内侧,刚被徐晃劝下城头,正蒙着被褥歇息的曹洪,听得这般清晰入耳的辱骂,猛地掀被坐起。\"啊呀!狗贼安敢!\"他双目赤红地嘶吼,\"马超小儿,吾誓要啖汝血肉,剥汝皮骨,令汝满门女眷永世为奴!\"

    曹洪气得浑身发抖,甚至没注意到这咒骂声竟能穿透关墙。而城头上巡视的徐晃听得更为真切,他阴沉着脸俯视那些由编钟改造的扩音装置,心中愈发沉重——这预示着整个关隘的曹军将士将永无宁日,对暴脾气的曹洪更是一场酷刑。

    \"速去曹将军处守着。\"徐晃突然对亲兵下令,\"他要敢出城迎战,就是用命也得拦住,等我赶到。\"亲卫不敢怠慢,立即带着十余名士卒冲下城墙。此刻城关内外,徐晃的忧虑与曹洪的暴怒,形成了鲜明反差。

    踏步而来的马超与韩遂,满脸新奇地打量着眼前这个形状怪异的铜器。

    韩遂忍不住开口问道:\"关小将军,你说这些从编钟改造的传声筒,是卧龙先生的主意?\"他忍不住伸手抚摸着冰凉的铜器表面。

    关平拱手回答:\"回禀韩将军,正是如此。伯治见攻城将士喊话费劲,便命我去辎重营找来废旧编钟,改制成了这扩音器物。\"

    他稍作停顿,又补充道:\"其实这还不是最好的。伯治说若能用铁皮卷成喇叭形状,一头大一头小,既轻便又响亮。只是这编钟终归太过笨重,搬运实在不便。\"

    韩遂听罢,立即转头对亲兵下令:\"速速记下!传信给长安的张横、梁兴,让他们按此原理打造铁皮喇叭,尽快送来前线。\"

    他目光灼灼地望着城墙方向,冷笑道:\"待此物运到,定叫曹军夜不能寐。\"想到曹军困守孤城的窘境,韩遂不禁抚掌赞叹:\"诸葛先生真乃神机妙算!\"

    此时,老者忽感此前对方自称统领百万雄师之言……

    似有几分可信。

    其智谋韬略,足抵百万大军。

    至于那位与孟起战得难分伯仲的黄将军……

    亦能抵十万精兵。

    这般算来。

    岂不正合百万之数!!!

    马超听闻韩遂盛赞诸葛川,冷笑道:“叔父未免过于抬举他了。”

    “某承认他那三条计策和眼前这些机关造物确有可取之处。”

    “但至多说明此人机敏善变,精通些奇巧之术罢了。”

    “抵百万大军?”

    “若真遇上百万雄师,怕不是要吓得屁滚尿流。”

    提及与诸葛川初次相见的情形,马超言语间尽是轻蔑。

    韩遂闻言笑而不语。

    他深知这位义侄的脾性——

    死要面子。

    嘴硬心傲。

    别看马超此刻口口声声否认诸葛川的才能,动辄扬言要取其性命。

    实则心底……

    恐怕早已对那少年心服口服。

    若非如此——

    马超怎会采用诸葛川所献的中策?

    这情形……

    便是最好的证明。

    “孟起将军对在下似有颇多误解。”

    “若真遇百万敌军……”

    “在下定然比将军跑得更快些,总好过站在原地尿裤子。”

    正当韩遂感慨马超性情之际——

    不远处忽传来清朗笑声。

    抬眼望去,诸葛川不知何时已立于数丈之外,正似笑非笑望着背后说人长短的马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