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6章
    \"此乃韦康麾下官吏名录,我已粗略分判。\"

    \"未圈者如谄媚别驾苏权之流,可留用。\"

    \"但凡画圈之人——\"

    \"皆为其死忠,若换作我,必斩草除根!\"

    诸葛川刻意未提姜叙、姜隐之名。

    欲先观情势,再决是否为其求情。

    马超从未见诸葛川如此肃杀,神色骤凛。

    接过名录,

    细细审阅起来。

    片刻之后。

    马孟起缓缓吐出一口浊气,将手中物件轻轻放下。

    \"伯治贤弟之意,为兄已了然。\"

    \"杨阜、姜叙、尹奉等人此刻盘踞金城,倒易处置。只是那些统兵在外的韦康旧部,又当如何?\"

    马超毫不迟疑地向诸葛川讨教良策。

    \"使韦康下一道军令便可。\"

    \"愿来金城谒见将军者暂留,抗命不遵者即刻发兵讨伐。\"

    \"待那些抗命之徒伏诛后......\"

    \"再回头处置城中诸人。此事不必将军亲为,交由别驾苏权处置便是。\"

    \"在下确信,此人心思玲珑。\"

    \"定会替将军将这些人心服口服地处置妥当。\"

    诸葛川再度提及别驾苏权之名,令马超不由得眉头微蹙。

    今日宴席之上,苏权谄媚之态实在令人侧目。

    纵是马超这般心气高傲之人,亦觉其过分。

    马超正要应允,

    忽闻诸葛川又道:\"其实在下倒希望,那些在外统兵的韦康旧部接到军令后......\"

    \"拒不奉命!\"

    \"如此正好名正言顺举兵讨伐。\"

    \"无非多费些周折。\"

    \"以马家军新胜之威,何足挂齿。\"

    \"曹军虎狼之师尚且不敌,何况这等乌合之众。\"

    \"在下真正忧虑的是......\"

    \"若彼等接到军令后即刻动身入城,惟韦康之命是从。\"

    \"当真如此......\"

    \"反倒必须立即铲除,因其心仍在韦康。\"

    马超素来行事果决。

    既听诸葛川如此剖析,当即拍案。

    \"善!\"

    \"就依伯治之计行事!\"

    《凉州风云》

    “某定要赶在你离去前,肃清凉州所有的暗流。”

    ……

    光阴似箭。

    转眼已过半月有余。

    随着武威、酒泉、安定、敦煌、张掖等地将士奉韦康之命陆续抵达金城……

    十月初十,夜幕下的金城骤生异变。

    杀声震天,血火彻夜不休。

    直至十一日拂晓,街头巡卫才向惊惶的百姓宣告——

    昨夜刺史韦康麾下杨阜、姜叙、姜隐、尹奉、赵衢、姚琼、孔信、李俊、王灵等十二将,因抗拒马超执掌金城,阴谋行刺。

    更欲推举毫不知情的韦康重掌凉州。

    幸得韦康旧部别驾苏权密报,马超先发制人。

    一夜鏖战后,叛乱终被平定。

    所有参与谋逆者皆血溅三尺。

    首恶杨阜更遭灭门之祸。

    听闻“内情”的百姓唏嘘不已,暗叹韦康无辜受累——

    谁曾想主官尚无二心,部属反倒兴风作浪?

    所幸马超虽雷霆震怒,却未波及素有贤名的韦康。

    仅遣人护送其至槐里城安居。

    加之投诚的苏权出面安抚,金城迅即恢复平静。

    当马超忙于整编叛军旧部、调遣将领驻防各郡时……

    诸葛川正在府中,

    会见应召前来接任凉州长史的天水功曹姜囧。

    初逢诸葛川时,姜囧心中暗生忐忑。

    天水姜氏族人中,姜叙、姜隐刚受惩处未久。

    或许在寻常百姓眼中,杨阜、姜叙等人不过是自取 ** 。

    但姜囧心里清楚,凉州刺史韦康被逐出金城,杨阜、姜叙、尹奉等韦康旧部相继殒命,背后皆有这位年轻人的筹谋。

    唯有此人,方能既助马超稳固金城大权,又不失民心。

    令人意外的是,诸葛川久久审视姜囧后,目光却掠过他,落在院中读书的孩童身上——那是马超特意下诏要他携来的幼子姜维。

    更让姜囧震惊的是,诸葛川竟蹲在孩子面前温言道:\"你叫姜维?\"

    \"我给你找位天下无双的师父,教你排兵布阵可好?\"

    庭院里,捧读竹简的小姜维闻声抬头。

    诸葛川看清了这孩子:剑眉星目尚未长开,明眸流转着慧光,白净面庞透着超乎年龄的沉稳。刹那间诸葛川恍然失神——若换上父亲诸葛亮少时的衣冠,说眼前少年是幼年卧龙也不为过。

    这般气度,这般神韵,与少年时代的诸葛亮何其相似!难怪史书所载,武侯初见姜维便决意收归门下。

    诸葛川心中暗想,此刻看到眼前的情景,就像见到了年轻时的自己从军时的模样。

    姜维忽然开口,抬眼望向诸葛川,微微颔首道:\"明白了。\"言罢便重新捧起竹简继续阅读。

    姜维对师承来历毫不追问的态度,反倒激起了诸葛川的好奇。\"你难道就不想知道我将带你去见哪位老师?\"

    少年姜维依旧专注于手中竹简,头也不抬道:\"先生既从荆州而来,尊师自然居于荆州。\"

    \"若我真要带你去往荆州呢?\"

    \"自当相随。\"

    \"若你父亲不愿放行呢?\"

    听到这个问题,姜维稚嫩的面庞掠过一丝无奈:\"先生,家父可有选择余地?\"

    见姜维这般神情,诸葛川不禁展颜一笑。他坦率地摊开双手:\"确实...他别无选择。\"说罢伸手捏了捏少年故作老成的脸蛋。

    \"无需忧虑,为你择定的这位师尊绝不会辱没于你——他正是家父诸葛亮,字孔明。若你听闻过赤壁之战,当知其名。当年八十万曹军顷刻覆灭,正是家父与周瑜共同谋划。\"

    当然,诸葛川不会仅让姜维研习谋略之道。他心知历史长河中的姜维武艺超群,足以与魏延比肩而立。

    在这个后三国时期,能兼备文武全才、各项能力出众的人才实属罕见。

    诸葛川心中思量。

    必须为姜维寻找一位擅长武艺的师父,避免他过于侧重文略。

    否则在父亲诸葛亮的影响下,这位未来将领恐将成为纯粹的儒将!

    \"从我父亲那里,你最多只能习得兵法策略、治国理政的本领。若要学习冲锋陷阵的武艺,还需另寻高明老师。\"

    \"倘若你对武道有兴趣...\"

    \"我可以为你引荐当世名将,比如长坂坡扬名的赵子龙如何?\"

    \"他那闻名天下的枪法——百鸟朝凤与七探盘蛇,灵动玄妙,与你气质颇为相合!\"

    \"关云长、张翼德、黄汉升三位将军虽也可任教,但其武学风格过于刚猛,不太适合你。\"

    文承卧龙,武学子龙!

    诸葛川深信不疑。

    如此培养出来的姜伯约,将来定能与司马懿一较高下。

    集卧龙与子龙两大\"神龙\"之长,若还不能培养出一位\"麒麟之才\",那才是天大笑话。

    届时,谁还敢说刘禅扶不起?

    他与姜维这两位蜀汉新星,只需各扶少主一边肩膀,就能让这位\"斗哥\"稳稳当当!

    即便搀扶费力。

    难道制作担架抬着走还不行?

    他在前引路,姜维在后护持。

    让\"斗哥\"舒舒服服躺着继位便是!

    校场 ** 。

    少年姜维听闻自己将要师从诸葛亮、赵云,眼中闪过惊异之色。

    显然。

    这两位的大名他早有耳闻。

    他再次郑重颔首:\"好!\"

    \"我随你去荆州!\"

    少年姜维并不确定未经父亲允许就与诸葛川定下约定是否妥当。

    但。

    他清楚地知道。

    当听说自己可能拜那位号称\"卧龙\"的诸葛亮为师时...

    姜维内心深处有个清晰的预感:诸葛亮将成为传授他毕生所学、助他成就理想的那个人。

    真遗憾。

    诸葛川并不知晓这个年轻人的心思。

    不然。

    他定会发出\"师徒缘分天注定姜维果然和孔明有缘此子必将继承丞相遗志\"之类的感叹。

    见姜维爽快应允,诸葛川起身转向新任长史姜囧。

    \"姜大人意下如何?\"

    姜囧内心十分无奈。

    正如儿子所言。

    他哪有选择的余地?

    且不说他已投效马超麾下。

    光是诸葛川提出让儿子跟随诸葛亮、赵云学习的条件,就让人难以拒绝。

    姜维已到拜师年纪。

    以天水姜家的门第和他的人脉,根本无缘为儿子寻得名师。

    既然诸葛川如此看重自己儿子,作为父亲更没理由推辞。

    \"今后犬子就劳烦先生在荆州多多照拂了。\"

    姜囧很明事理,没让诸葛川为难。

    诸葛川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放心,今日之选定不会让您失望!\"

    \"好好辅佐马将军!\"

    \"待刘皇叔复兴汉室之时,你们姜家或许会因这个决定——不,会因小姜维而名垂青史。\"

    诸葛川向姜囧透露了未来的可能:马超或将归顺刘备。

    不顾震惊中的姜囧,办妥此事的诸葛川向外走去。

    \"今 ** 们父子好好话别。\"

    \"明日启程时我会带上姜维,如果可以的话......\"

    诸葛川回想起刘备赐名的往事,转头说道:\"临行前得给姜维取个字!\"

    \"权当是给他在荆州留个念想。\"

    \"免得将来忘了你这个凉州的老父!\"

    姜维与姜囧相顾无言。

    辞别姜氏父子后,诸葛川返回城主府。

    刚进府门,便见黄忠在前院校场上指点郭淮武艺。

    不得不说,能在史册留名之人确有独到之处。

    郭淮武艺精进之速,连黄忠都动了收徒之念。

    望着黄忠悉心教导的模样......

    诸葛川驻足观望许久。

    他走到张苞身旁道:\"兴国。\"

    \"让黄老将军收郭淮为义子如何?\"

    \"我看......\"

    \"老将军待郭淮着实不同寻常。\"

    张苞闻言讶然。

    \"原来伯治也看出来了?我还当是自己多心呢。\"

    \"你是不知道......\"

    \"黄老将军不但亲自传授武艺,竟还说动徐叔父教他兵法韬略。\"

    \"这待遇简直视如己出!\"

    \"我家那老父亲都没这般待过我!\"

    诸葛川略过张苞对张飞的抱怨,难掩惊讶:

    \"你先探探郭淮口风。\"

    \"黄老将军那边......\"

    \"由我去说!\"

    \"若合适,便成全这段父子缘。\"

    \"老将军年事已高,自黄叙故去后,膝下一直空虚。\"

    诸葛川低声与张苞交谈,见张苞应允,便不再停留,转身前往后院书房寻马超。

    书房内。

    诸葛川直视马超,沉声道:

    “孟起,聚散终有时!”

    “如今金城大局已定,你我分别之日已至。”

    “明日——”

    “川儿将启程!”

    马超闻言,目光微微一滞。

    终究到了这一刻?

    他压下心头怅然,朗声笑道:

    “何必作此儿女情态!”

    “来日方长,自有重逢之时。”

    “明日某亲送你等出城!”

    “虽需坐镇金城,不便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