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9章
    张角莫说与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相比,就是比起同样以宗教起家的太平天国洪秀全也相形见绌。

    洪秀全至少懂得占据金陵龙兴之地作为根基。

    张角却犯下大忌!

    ** 前夕机密外泄不说。

    竟选择无险可据的冀州巨鹿作为根据地!

    地利尽失尚在其次。

    举事之后竟陷入南北各自为战的困境,着实匪夷所思!

    若百万教众能据守险要州郡——

    大汉官军岂能轻易剿灭?

    若能坚持三五年……

    待董卓祸乱雒阳之时。

    黄巾势力虽会衰减,仍可傲视诸侯。

    届时趁诸候内斗……

    进可效法张鲁割据一方,退可如黑山张燕受降招安,终有立足之地。

    可惜!

    时也命也!

    张角终究福薄,连黄天也不曾庇佑他多活些时日!

    车厢内。

    姜维虽认同诸葛川所言,眼中却闪烁着坚持。

    \"师兄明鉴,张鲁治汉中之策隐患昭然。\"

    \"现有教众尚能割据一方。\"

    \"若将来信徒遍布天下——\"

    \"这江山究竟姓张还是姓刘?\"

    “曹贼岂会不明此理!”

    姜维沉声道。

    他虽未直言“君权”与“神权”之争,但言外之意已显露无疑。

    诸葛川侧目望向姜维,眼底闪过一丝讶异。

    “此言不虚。”他颔首道,“张鲁以‘政教合一’治汉中,乱世尚可苟存,然天下一统时,朝廷岂能容此?”

    “天子眼中,君权至高无上。”

    这番话却让姜维眉头紧锁。

    “师兄方才还说,若张鲁降曹,曹贼必以万户侯相待,”他忍不住追问,“怎的转眼又改了口风?”

    问话间,他暗自将“政教合一”四字铭刻于心——此语用来形容今日汉中,当真精妙绝伦。

    诸葛川闻言失笑。

    “只因曹操尚未称帝啊!”他悠悠道,“一日未登帝位,他便需借道门之势培植威望,自然容忍‘政教合一’。”

    “可若他 ** ……”

    “转瞬便会调转矛头, ** 道门!”

    “纵使留着张鲁的虚名,”

    “也定会迫其信众解甲归田,复为布衣。”

    诸葛川轻拂衣袖。

    此中玄机,恰似佛门浮沉——

    昔日 ** 扶佛抑道,不过权术罢了。

    后世许多统治者始料未及的是,道教教义在佛教面前不堪一击,遭遇全面溃败。

    由此。

    道门式微,佛法昌盛!

    然而。

    独盛非真盛。

    鼎盛之际,往往暗藏衰败之机。

    当佛门势力臻至顶峰时,其致命弊端暴露无遗,引起英明君主的强烈抵触。

    诸如:僧人历来免除赋税。

    不仅免税,更免徭役兵役。

    僧众不事耕作,全赖善男信女供养。

    寺田亦多享免税特权。

    致使百姓争相投献,沦为寺院佃农。

    削发为僧者供奉佛陀,却罔顾生身父母。

    尤悖人伦者,佛门严戒 ** !

    本就人口稀薄的朝代,若无婚配生育,何来家国延续?

    正因佛门鼎盛暴露如此弊端,危及国本,方有着名的\"三武一宗灭佛\"之举。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灭佛!

    北周武帝宇文邕灭佛!

    唐武宗李炎灭佛!

    后周 ** 柴荣灭佛。

    灭佛成效立竿见影:

    国库骤增金银、丁口、兵员及物资。

    鎏金佛像乃寺院最值钱之物!

    今人视若寻常,古时却是顶值钱的宝贝。

    尤其宋明前银两未盛,铜钱当道之际。

    灭佛后僧尼尽数还俗......

    瞬间充实了人口、劳力和兵源。

    还俗婚配后,更能繁衍生息,为国增丁添税。

    庙里和尚少了,他们占的地也得重新算账!

    这下土地兼并的问题能松快些。

    这些道道儿,诸葛川暂时不想跟姜维掰扯。

    太深了!小娃娃还不到琢磨这个的时候。

    等姜维以后问起来,他再好好说道说道宗教对江山社稷的影响。

    眼下嘛......

    \"啪!\"

    诸葛川曲起中指,学着动画里宇智波鼬点佐助脑门儿的架势,在姜维眉心戳了一下。

    \"瞧着吧!\"

    \"张鲁现在风光,等天下太平了有他受的!\"

    \"至于你肚里别的疑问......\"

    \"师兄我困了!\"

    \"下回再说!\"

    说完伸个懒腰,直接在马车里打起盹儿来。

    ......

    几百里外的汉中郡。

    南郑城里,太守府。

    正和功曹阎圃议事的张鲁,忽听属下来报:阳平关守将杨昂派加急信使来了!

    这消息惊得张鲁和阎圃面面相觑。

    两人眼神一对,心里都沉甸甸的。

    阳平关挨着凉州,前儿刚听说马超攻打金城要统一凉州......

    头一个念头就是马超要来打汉中了!

    要不杨昂那个稳当人,怎么会火烧眉毛似的派人来?

    汉中议事厅内。

    张鲁正与谋士阎圃商议军务,忽被传令兵打断,不悦地呵退侍从。

    片刻,杨昂部将杨二入内禀报:\"禀主公!协助马超击败曹操的诸葛川、黄忠率百余人进入汉中地界。杨将军请示该如何处置?\"

    杨二补充道:\"为防生变,杨将军已派人暗中监视,只待主公下令便可擒拿诸葛川。\"

    张鲁闻言稍安——只要不是马超来袭便好。但对如何处置这二人仍举棋不定,转头询问阎圃:\"士通以为当如何?是放行还是暂留?\"

    他刻意避开\"杀\"字,显是对诸葛、黄二人颇为忌惮。

    阎圃并未立即作答,而是踱步沉思。片刻后方道:\"主公欲收此二人为己用,还是欲与马超、刘备为敌?\"

    张鲁连连摆手:\"士通说笑了!\"

    “那诸葛川和黄忠二人,我确有招揽之意,奈何如今二人都已是名扬天下的豪杰。”

    “恐怕……”

    “纵使我这边有意,他们那边却未必领情啊!”

    “至于与马超、刘备结怨……”

    张鲁连连摇头。

    刘备远在千里之外,何必自找麻烦去招惹?

    至于马超——

    不同于不必招惹刘备,而是实在招惹不起。

    谁知道那位敢与曹操叫板的西凉猛将,听闻挚友诸葛川被扣在汉中后,会不会一怒之下发兵来攻?

    想到此处,张鲁顿时明白了阎圃的用意。

    “士通,你是说……放他们离开?”

    见张鲁这样说,阎圃点头答道:

    “正是。主公既然明知留不住此二人,何必强做恶人?”

    “依属下之见,诸葛川与黄忠定是在关中助马超大败曹军后,欲借道汉中、西川返回益州。”

    “他们想借路,放行便是。”

    “若主公想结个善缘,只需命沿途官员妥善款待,略表诚意足矣。”

    “其余之事,不必多此一举。”

    听完阎圃的话,张鲁心中已有决断。

    不过,这番分析倒让他灵光一闪——

    “士通,你说我亲自去会会诸葛川和黄忠如何?”

    “如此岂不更显我汉中之主的诚意?”

    阎圃没料到主公会突发此想,微微一愣,随即坚决摇头:

    “主公,恐怕来不及了!”

    “若派快马拦截,或许能在他们转向葭萌关前追上。”

    “但若您亲自从南郑赶去相见……”

    “除非像军中哨骑般日夜兼程,否则绝无可能!”

    “若耽搁下去,待您行至汉中和葭萌关交界处时,诸葛川一众人恐怕早已离去。”

    阎圃言罢,余光掠过主公近来憔悴的面容。

    心底对杨松那厮的荒唐行径愈发恼火。

    若非这佞臣屡献 ** ,主公岂会这般形容枯槁?

    可叹。

    闺帷私事,终究不便多言。

    果然——

    张鲁听闻需快马加鞭方能截住诸葛川时,

    方才显出的一丝热切,转瞬消散。

    这几日光应付府中那群小妖精已是力不从心,

    若再策马疾驰百里,怕是要搭上半条老命。

    遂摆手道:“传令沿途官员好生款待,平安送出边境便是!”

    略作沉吟,

    又补充道:“再遣人告知马超,就说黄忠一行已过益州。”

    “免得……”

    “这西凉蛮子哪天提刀杀来!”

    阎圃深以为然,拱手应诺:“主公英明!”

    ……

    两日后。

    汉中南境。

    受尽礼遇的诸葛川目送杨秀清率骑兵远去,

    眼中掠过一丝讶异。

    “张鲁竟始终未现踪影?”

    “倒是出乎意料。”

    “也省去诸多周折,若他强留我等盘桓,反难应对。”

    轻笑间回首,

    但见徐庶、姜维、向朗、马钧、马谡、刘莹、刘玉、王异及稚女赵英等人相继下车。

    “诸君,趁尚未入葭萌关,不妨在此稍歇。”

    “吐纳清新,舒展筋骨。”

    ---

    **684**

    “私事自行处理。”

    “兴国、伯济,你二人在外围戒备。”

    “定国,亮出当初入关中的糜家商牌!”

    诸葛川沉声道:“自此低调行事。”

    “张鲁未强留,刘季玉未必。”

    他冷笑:“若被‘请’去成都,徒增周折。”

    过葭萌关后,可直渡汉水南下,经巴西郡至巴郡,顺流抵长江交汇处。转东向,经巴东永安即入荆州。

    若乘舟至南郡,水路最捷。

    但若入刘璋辖地,必先绕道西南,经梓潼、涪城至成都。届时归程艰难,耗时难料。

    张苞、关平闻言即应:

    “伯治放心!”

    “伯治,必不负命!”

    稍歇半时辰,队伍易装启程。

    黄忠褪去戎装,化作寻常老翁;诸葛川复扮富家公子,匿于马车内。糜氏商队重操旧业,暗中联络蜀中旧部,以钱财铺路。

    ---

    (

    顺利通过益州葭萌关的盘查后,诸葛川等人乘坐悬挂糜家商号的货船,顺汉水而下。

    次日,商船停靠巴西郡阆中。

    又过四日,抵达巴郡江州,在此转换航向。

    第九日清晨,船队已驶过巴东永安。

    建安十六年冬,十一月初二。

    诸葛川一行相继经过长江沿岸的秭归、故市、猇亭等地,距南郡已不足五十里。

    不出半日,便能抵达南郡治所江陵。

    先行一步的张苞早已按捺不住,派快船提前赶往南郡报信。

    诸葛川默许了这个举动。

    他并非贪慕虚名,而是要为队伍中一位特殊人物——徐元直准备盛大的归乡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