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13章 惊骇欲绝的天启皇帝
    四月初三,寅时刚过,天色未明。

    紫禁城乾清宫的灯火却已通明。

    年轻的天启皇帝朱由校并未如外界臆测的那般在沉迷木工,也未在任何一位后妃宫中。

    他正坐在东暖阁的御案后,眉头微蹙,翻阅着司礼监昨日经过贴黄摘要的奏章。

    已经提前回来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王体乾垂手侍立在侧,

    另一侧,则是奉圣夫人客氏正亲自为皇帝调理着一碗羹汤。

    殿内熏香袅袅,气氛静谧而压抑。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阵急促却刻意放轻的脚步声,随侍太监低声禀报:

    “万岁爷,司礼监秉笔、提督东厂太监魏公公有十万火急之事,恳请即刻面圣!”

    天启皇帝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魏忠贤深夜求见,必有惊天大事。

    他放下朱笔,沉声道:“宣。”

    魏忠贤几乎是躬着身子小步快趋进殿,脸色在宫灯下显得异常凝重,甚至带着几分未曾有过的惊惶。

    他拂尘一甩,噗通一声跪倒在地,随即以头跄地哭嚎道:

    “奴婢魏忠贤,惊扰圣驾,罪该万死!然……然山西大同……塌天了!”

    天启皇帝身子微微前倾:

    “大同?前几日不是奏报兵变吗?何事惊慌至此?”

    他记得前几天确实有关于大同兵变的奏报,只说乱兵围城,他已下令兵部商议调兵。

    魏忠贤泣声道:

    “万岁爷!奴婢刚接到大同镇守太监刘文忠冒死发出的密奏……兵变……兵变只是开端!

    三月二十一日,乱兵勾连不知从何而来的域外魔鬼,已……已攻破代王府!

    代王千岁……与世子……俱已罹难!

    王首……王首被悬于东门之上!

    王府、巡抚衙门、总兵衙门……尽被夷为平地!

    那伙魔鬼已于三月二十八日,裹挟乱兵及数万军民、钱粮北窜!

    大同……大同镇城已空了啊!”

    “什么?!”天启皇帝猛然从御座上站起,脸色瞬间煞白,身体跟着晃了一晃。

    王体乾和客氏同时惊呼出声,客氏手中的汤碗险些跌落。

    “你……你再说一遍!”

    皇帝只觉得脑袋“嗡”的一声,一阵眩晕袭来,

    他下意识地用手撑住御案,胸口剧烈起伏,喘着粗气:

    “代王……朕的王叔……怎么了?!”

    魏忠贤跪伏在地,将刘文忠密信中最骇人听闻的部分一字一句地重复了一遍,

    每一个字都像刀子一样扎在年轻皇帝的心上。

    “噗——”天启皇帝跌坐回龙椅,一手死死抓住御案的边缘。

    他眼中先是茫然,随即涌起滔天的怒火和一种近乎屈辱的惊恐。

    藩王被杀,悬首示众,王府被毁……这是大明开国二百年来从未有过的奇耻大辱!

    这不仅仅是边患,这是对朱明皇权的公然践踏!

    “魔鬼……是什么样的魔鬼?!”

    皇帝的声音因愤怒而变的嘶哑高亢,

    “是蒙古?还是建奴?!”

    “回万岁爷,”魏忠贤抬头,脸上老泪纵横,

    “刘文忠信中只说,装束诡异,面色骇人,凶残无比,火铳难伤……来去如风,实非寻常军队。

    奴婢……奴婢也不敢妄断其来历啊!”

    “废物!都是一群废物!”

    天启皇帝更加暴怒,他一掌击在御案上,震得笔砚乱跳,

    “堂堂九边重镇,亲王驻跸之地,竟让一伙来历不明的魔鬼来去自如!

    宣大总督冯嘉善是干什么吃的!总兵、巡抚都死绝了吗?!”

    魏忠贤趁机叩头道:

    “万岁爷明鉴!据刘文忠报,巡抚张翼明早在乱起之初便弃城逃往宣府,

    总兵朱万良拥兵自保,坐视不理!

    冯嘉善远在阳和,调度无方,援兵迟迟不至,以致酿此滔天大祸!

    奴婢……奴婢监管厂卫,未能及早洞察,亦有失察之罪,请万岁爷重处!”

    他巧妙地将主要责任引向了地方文武官员。

    天启皇帝剧烈地喘息着,目光扫过魏忠贤,又看向王体乾和一脸惊惧的客氏。

    客氏颤声道:“皇上,保重龙体啊……”

    代王叔父悬首、王府被毁的惨状,如同最尖锐的匕首,刺穿了他年轻的心脏。

    皇室尊严扫地,京师屏障洞开,若此事处置不当,天下藩王和边镇将士将会如何看他这个皇帝?

    一股混杂着震怒、耻辱和隐隐恐惧的火焰在他胸中灼烧。

    他必须用最严厉的手段报复,必须用鲜血来洗刷这份耻辱,否则无以面对宗庙社稷!

    他闭上眼,强压下几乎要冲破胸膛的狂暴情绪,连续深吸了几口气。

    再睁开眼时,那双平日略显温和的眼中,只剩下冰冷的杀意。

    他张了张嘴,喉咙里发出破风箱般的嗬嗬声,

    用尽力气从牙缝里挤出话来:

    “传朕口谕:即刻鸣钟,召阁臣部院、五军都督府、锦衣卫堂上官,平台见驾!”

    他喘着粗气,血红的眼睛死死盯住魏忠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告诉诸臣……代王殉国,大同沦陷,此乃开国未有之奇祸!

    剿抚并用,查清元凶,必诛首恶!朕……要一个交代!”

    “奴婢遵旨!”魏忠贤重重叩首,眼底深处闪过一丝难以抑制的兴奋。

    皇帝的反应和这种定调,完全在他的预料之中。

    这场滔天风波的主导权,已然落入了他的掌中。

    王体乾急忙躬身领命,快步出殿安排传旨事宜。

    片刻之后,急促的钟声便划破了紫禁城黎明前的寂静,

    一声声,如同敲在每一个被惊醒的朝臣心上。

    天启皇帝慢慢坐回龙椅,背脊不再挺直,像是被抽掉了骨头。

    他没有再看任何人,只是怔怔地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

    看着看着,两行眼泪毫无征兆地滑落,滴在御案那摊开的密信上,墨迹顿时晕开一团。

    “朕…朕对不起列祖列宗……”他开始呜咽起来,

    “父皇临终时,拉着朕的手,说…说要守好朱家的江山……

    可如今,王叔死了,死在乱臣贼子手里,连个全尸都没留下……

    大同也丢了,朕…朕有何面目去见地下的祖宗……”

    他一直强撑着的帝王威仪,在这一刻彻底垮了。

    此刻的他,不像皇帝,更像个无助的孩子。

    一直默默守在旁边的客氏,这时才轻轻走上前。

    她没有说话,只是拿出自己的绢帕,动作轻柔地替他擦去脸上的泪痕。

    “哥儿莫要太过自责,”

    她唤着天启幼时的称呼,声音又轻又软,就像母亲般的安抚着,

    “这不是你的过错。是那起子杀千刀的乱臣贼子,

    是那些没心肝的边将枉食君禄,是臣子们无能,才酿出这等塌天大祸。”

    她轻轻拍着天启的后背,像小时候哄他睡觉那样。

    “哥儿是天子,是万民之主,如今不是哭的时候。

    你得打起精神来,拿出天子的决断,该杀的杀,该罚的罚,

    把这烂摊子收拾干净,才能告慰代王在天之灵,才对得起太祖爷爷打下的基业啊。”

    天启没有说话,只是任由客氏替他擦拭,肩膀微微颤抖。

    在这深宫之中,或许只有这个从小将他带大的“客妈妈”,

    才能让他短暂地卸下重担,流露出一丝真实的脆弱。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