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65章 劳动节与日新月异的辉腾城
    时间一晃又过去了五天。

    这天正是农历五月初一。

    草原上的风变得柔和起来,吹在脸上不再像小刀子似的,

    冻土彻底化透,荒原上泛起一层若有若无的绿意。

    一大早,额仁塔拉营地中央的空地上就聚满了人。

    男女老少,只要是能走动的,差不多都来了。

    有刚从哨位上下来的士兵,还带着一身露水气;

    有手里拿着纺锤的妇人,一边听着动静,一边手指不停地捻着毛线;

    还有不少半大的孩子,在人群里钻来钻去,被自家大人低声呵斥几句才老实下来。

    人们脸上没什么特别激动的表情,多是日常的模样,

    三三两两凑在一起低声交谈,等着大当家讲话。

    钟擎走到前面一处稍高的土坡上,他环视了一圈底下黑压压的人头,

    清了清嗓子,拿起话筒开始了他的表演:

    “今天,五月一号,放在我来的那个地方,叫国际劳动节。”

    底下的人群安静下来,许多人都露出些微困惑的神情。

    “劳动节”?这是个没听过的词儿。

    钟擎顿了顿,似乎在找更合适的说法。

    “说白了,就是干活儿的人的节日。咱们这儿,有谁是不用干活儿的吗?”

    人群里响起一阵低低的嗡嗡声。

    是啊,在这里,上至他这位大当家,下到刚能跑腿的娃娃,谁不得干活儿?

    钟擎接着往下说,话很朴实:

    “挖坑种树的是劳动,放牧牛羊的是劳动,

    打铁造枪的是劳动,纺线织布的也是劳动。

    咱们吃的每一口饭,穿的每一件衣,

    住的每一间房子,都是靠咱们自己这双手干出来的。

    所以今天,这个节,是咱们自己的节。”

    他告诉众人,这个节不图吃喝享乐,

    而是要大家记着,劳动是根本,是光荣。

    他要求大家把手头的工作做得比平日更仔细些,该学习认字、算数的更不能放松。

    “咱们现在干的每一分活,出的每一把力气,

    都不是给哪个皇帝老爷或者台吉贝勒干的,

    是为了咱们自己,为了咱们脚底下这片正在变样的土地,

    为了往后能过上不挨饿、不受欺侮的安稳日子。”

    他最后说道:

    “辉腾军没有老爷,每个人都是这片土地的主人。

    家园等着咱们去建,好光景等着咱们去挣!”

    话讲完了,没什么慷慨激昂的结尾。

    钟擎从土坡上走下来,人群也渐渐散开。

    但空气中似乎多了点不一样的东西。

    铁匠们的干劲更足了,

    负责垦荒的队伍扛起工具时,有人下意识地把?头柄握得更紧了些。

    几个原本凑在一起闲聊的妇人,也各自转身,加快步子往纺织组走去。

    就连那些玩耍的孩子,也被大人叫住,帮着去拾捡散落的柴火。

    阳光洒在这片忙碌的营地上,新一天的劳作开始了,

    和过去的每一天似乎没什么不同,却又好像有哪里不一样了。

    而在巨大的辉腾城圆形城址上,是一片前所未有的忙碌景象。

    那道标志着内城边界的三公里圆形城墙,是眼下最显眼的工程。

    它的地基早已夯实,此刻,墙体已经用青砖和灰浆砌起了齐腰高的一圈。

    这段初具雏形的矮墙,清晰地勾勒出未来内城的轮廓。

    城墙之内,原先划满白灰线的地面已经变了模样。

    蜿蜒曲折的水系沟渠基本挖通,清澈的额仁塔拉河水被引了进来,在渠道里缓缓流淌。

    一些工匠正站在齐膝深的水里,

    将一捆捆从河边湿地里新挖来的水草,小心地栽种到渠底和岸边,河水映着天光,显得很清亮。

    大片大片的预留空地也不再是光秃秃的黄土。

    新铺的草皮已经泛出连片的嫩绿,虽然草叶还短,但生机勃勃。

    一株株带着土坨的树苗和从远处山沟里移栽过来的果树,

    也被人们扛着、抬着,种到了规划好的位置。

    有些果树已经开过了花,长出了嫩叶,在微风里轻轻晃着。

    在这片初现雏形的绿意之间,那些用石灰标出界限的不同功能区,施工的动静更大了。

    地基坑挖得更深,夯土的声音、工匠的吆喝声和材料的搬运,都在新绿的衬托下显得格外忙碌。

    在圆心处的核心区,一块高地被平整出来,打下了特别深厚的地基。

    旁边,办公区域最深的地基坑已经挖好,民夫们正在挖掘地下区域的轮廓。

    中央广场在夯实,图书档案馆等建筑的地下同样也有各种地下层,并且连贯相通。

    工匠开始用木板支模,准备浇筑钢筋水泥的基座。

    内环带的各个功能区也已动工。

    公共与教育区里,学校和医院的地基坑已经成型,民夫们在坑底铺设碎石。

    附近的空地上,临时棚屋作为临时医院和课堂。

    科研与核心生产区的场地刚平整完,工匠们围着图纸讨论着。

    军事区的范围已划定,司令部、军营和军械库的地基坑正在开挖。

    中环带面积广阔。

    居民区的地块用白灰划出整齐方格,一些示范院落已经开始建设。

    标准化兵营的区域地面平整完毕。

    规划中的各类工厂用地也已腾出。

    外环带紧贴城墙内侧,环形仓储区的地面被加固压实,半地下库房开始挖掘。

    马场入口通道初步成型。

    城墙内侧预留了火炮墩台的地基。

    整个工地,建筑材料堆积如山,主要是青砖、石料和成袋的水泥。

    木料多用作模具和脚手架。

    关键建筑的地基处,用木板支起的方框内已开始浇筑灰扑扑的水泥砂浆。

    为了节省空间,规划中的楼房多是两三层起步,

    核心建筑甚至计划达到四五层,样式上要求工匠参考明朝官式建筑的飞檐斗拱,但用钢筋水泥来实现。

    目光越过矮墙,外城规划区同样忙碌:

    大片荒地在开垦为农田,远处士兵在训练场上操练,更远处河流下风向,砖窑、水泥窑冒着浓烟。

    整个城市就像一个巨大的胚胎,它的水系血脉、建筑骨骼与功能区脏器,

    正同时在数以万计的人们手中,依托水泥钢筋,从这片草原上孕育生长。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