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章 万无一失
    那些让她们再去山上看看还有没有地瓜的吩咐让苏眠眠心里一动。

    她连忙打起精神,决定先查下红薯苗。

    手指刚在脑海里轻轻一动,系统界面便自动弹了出来,清晰显示着商品信息。

    页面上写着:十斤优质红薯苗,售价仅需一个积分。

    她眼睛一亮,心跳都快了几分——这也太便宜了吧!

    简直是白菜价!

    她毫不犹豫地在心里默念:“买!”

    刚确认购买,系统便提示她付款。

    紧接着,一个选择窗口跳了出来。

    “物品是直接出现在当前位置,还是存入个人储物格?”

    她略微思索了一下,选择了后者。

    现在家里人多眼杂,突然冒出一堆红薯苗肯定会引起怀疑。

    自动存进储物格才是最稳妥的选择。

    操作完成之后,她闭了闭眼,确认系统提示“交易成功”后,才缓缓睁开。

    苏眠眠深吸一口气,心情好了不少。

    随即转身推开门,从房间里走了出去。

    院子里,阳光正好。

    苏钱氏正弯着腰,小心翼翼地往那台老旧的石磨里倒黄豆。

    与此同时,苏何氏站在旁边,双手紧握磨杆,一圈一圈地推着沉重的石磨。

    她的额角已经渗出细密的汗珠,却依然咬牙坚持着。

    几个孩子围在石磨旁,眼睛睁得圆圆的,像是看什么稀奇宝贝似的。

    他们看着黄豆从上方的磨眼一点点消失。

    然后从磨盘边缘缓缓流出乳白色的浆水,像牛奶一样顺滑。

    那浆水顺着石槽流下,最终落入早已准备好的木桶中,发出轻微的“哗啦”声。

    孩子们忍不住小声议论:“哇,真神奇!豆子变成水啦!”

    就在这时,苏老太从主屋走出来,手里拿着一块半旧但干净的白布。

    她脚步稳健地走向水缸边,准备把布先冲洗一遍。

    苏云楠见状,赶紧快步走过去,脸上带着好奇。

    “奶,这块布是干啥用的呀?”

    “这个呀,等下要用来过滤豆渣的。做豆腐嘛,光有豆浆可不行,还得把渣子滤干净才行。”

    她顿了顿,眼神微微迷离,像是陷入了回忆。

    “一想到要做豆腐,我就想起小时候我娘做的样子了。那时候天还黑着,她就在院子里忙活,热气腾腾的,满屋子都是豆香味……”

    苏云楠一听,顿时来了劲。

    “那咱们今晚能吃上豆腐了?太好了,太好了!我好久都没吃过热乎的豆腐了!”

    苏老太笑了笑,伸手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

    “奶也不敢保证能不能成,这手艺搁下许多年了,手生得很。不过咱们尽量做,用心做,总归能成几分。要是实在不成,至少还能喝上一碗豆腐花,也算是没白忙活。”

    说完这话,她站直身子,提高了声音,招呼三个儿媳和唯一的孙媳妇。

    “都过来都过来!磨好了,咱们赶紧把豆浆滤一遍,趁着热气倒进锅里去煮。”

    众人纷纷应声,围拢过来帮忙。

    苏眠眠也走上前,但她特意放慢脚步,脸上露出一副茫然又好奇的样子。

    她故意装作什么都不懂,时不时地问一句。

    “奶,这布要怎么铺啊?”

    “这豆渣能不能再挤一挤?”

    “煮的时候火大点还是小点?”

    她问得仔细,语气天真。

    其实心里却清醒得很——她这是在变相提醒苏老太步骤,确保整个流程万无一失。

    苏老太也没嫌她烦,反而一一耐心解答。

    时间一点点过去,灶火熊熊燃烧,锅里的豆浆开始咕嘟咕嘟冒泡。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在大家齐心协力之下,终于做出了豆腐花。

    那一碗碗洁白柔嫩、热气腾腾的豆腐花端出来时,苏老太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哎哟,太久没做了,手都生了。”

    她抹了把额头的汗,低声自语。

    “真怕糟蹋了粮食,还好,成了,总算是没白费这二斤豆子。”

    这次试做用了两斤黄豆,结果出乎意料地顺利,竟然做出了整整七板豆腐。

    量虽不多,但对于这个贫困的家来说,已经是难得的丰收了。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脚步声。

    苏大兴带着几个弟弟从外头回来了,每人肩上都背着一小捆干柴。

    他们的脸上沾着灰,衣袖也破了口子,但神情却很满足。

    苏老太一见他们进门,立马笑着说:“快进来快进来,正好刚做好了豆腐花,给你们解解乏。”

    三位苏家媳妇闻言,连忙各自拿来粗瓷碗,一人盛了一碗热腾腾的豆腐花递给孩子们。

    苏大兴捧着碗,顾不上烫,先狠狠吸了一口香气,脸上顿时浮现出满足的笑容。

    可苏眠眠接过碗时,看着那白花花的豆腐脑,鼻子却轻轻皱了皱。

    家里穷,连一勺糖都没有,更别说红糖水或蜜饯了。

    她低头看着碗里,心里叹了口气,觉得有些寡淡。

    心里嘀咕:“还是更爱吃甜的豆腐脑啊……要是能加点糖浆,或者撒点桂花,那该多好。”

    吃完后,三姐妹把剩下的豆腐花都倒进苏老太早已准备好的木框里。

    那木框是早年做豆腐时留下的老物件。

    边角有些发黑,但结实依旧,框底铺着一层干净的纱布,用来滤去多余的水分。

    倒完后,苏老太用木勺轻轻抹平表面。

    又拿来一块厚实的木板盖在上面,接着压上了一块沉甸甸的青石。

    “要压得匀,不能歪,不然豆腐不成型。”

    大家围着看了一会儿,确认一切妥当,便决定先歇一歇。

    等两个多小时后再来揭盖取豆腐。

    大伙儿在院中树荫下坐下,端了碗凉茶慢慢喝着,聊些家长里短,等时间流逝。

    不多时,太阳斜了些,树影拉长,空气里浮着淡淡的豆香。

    苏老太起身,走到木框前,弯下腰,小心翼翼地掀开盖在上面的粗布。

    布一掀开,露出下面一块洁白紧实的豆腐。

    那表面平滑,微微泛着水光。

    她用手指轻轻敲了敲,脸上顿时绽开笑容。

    “成了,成了,这回真做成了!”

    好多年没做这个了,工具也陈旧,手法也不如从前熟练。

    可没想到,竟然一次就成功了。

    她看着那块豆腐,心里涌上一阵复杂的情绪。

    苏老太忍不住想,早该想到重新做豆腐才是。

    以前自家就靠着这门手艺贴补家用。

    若是自己早几年重拾这活计,家里也不至于日子过得那么紧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