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77章 大唐竟然被逼到这种地步
    听了李承乾的话,大殿里众人纷纷变色,尤其是长孙无忌。

    李世民前几天刚和长孙无忌确认,将在一个月后为李丽质长孙冲两人举办婚事。

    现在李承乾却推荐李丽质这个妹妹,作为和亲的人选。

    长孙无忌愣愣看着李承乾,他有点不认识这个外甥了。

    可他心里又好像觉得,这个外甥原本就该如此。

    李世民扫了一眼长孙无忌,将目光转向李承乾问道:

    “太子,你提出这样的建议真的是在为大唐着想吗?你知不知道长乐和司空之子已经有婚约,下个月就要成婚?”

    李承乾看着长孙无忌道:“孤想问司空,如果让长乐和大秦和亲,能稳固大唐和大秦的关系,避免战事,司空会不会同意?”

    长孙无忌心中一震。

    李世民把问题抛给了李承乾。

    李承乾又把问题抛给了他。

    他躬身徐徐回答道:

    “如果此举对大唐有利,臣自然极力主张。”

    有大臣道:“太子殿下为何非要建议让长乐公主去和亲,难道就不能用别的公主,或者采用册封宗室之女代替?”

    李承乾转头看着这名说话的大臣,又看了眼其他大臣。

    他明白,其实很多人心里早就有了提议和大秦和亲的念头。

    只是碍于赵仙罴原先和大唐并不融洽的关系,怕惹恼皇帝,所以没人敢提。

    可从理性角度,大唐既然短时间内无法打败大秦,也没有办法用较小代价打败大秦,那么和亲就很有必要。

    李承乾道:“如果用宗室之女前去和亲,那有何意义?大秦不是小国,实力不容小觑。

    咱们用宗室之女前去和亲,岂不是让他们以为咱们轻视大秦,弄巧成拙?

    至于别的公主,有年龄、地位合适的吗?”

    有人气愤道:“太子难不成是怕了大秦?别说不能用长乐公主去和亲,就是不和亲又如何?”

    李承乾一眼看出这人是在替他的舅舅长孙无忌说话。

    他看着此人道:“意气的话谁都会说,怕大秦?孤是怕能用一人之取舍去完成的事,却要用无数将士百姓付出生命去达成。

    况且赵——”

    “好了。”

    李世民打断李承乾的话。

    李世民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

    让他最疼爱的嫡长女去和亲,他还没到这个地步,大秦在他心里也没到这个份量。

    李承乾看着李世民。

    他从李世民神色中看出,这个父亲仍旧没有放下对赵仙罴的芥蒂。

    但他此时此刻说的话,全是为大唐着想。

    可这个父亲却还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所以这一次,他胜了。

    李承乾在心里快速盘计着,等待着。

    他今天来到朝会上说出这番话,并不是毫无准备。

    让他重新说一次,他也一定坚持,尽快和大秦和亲,再晚就来不及。

    而且和亲人选,必须是他的亲妹妹李丽质。

    就在李世民打断李承乾的话,准备让和亲这个话题过去时。

    守卫在李世民下方的李君羡看到大门处,有属下做出有急事禀报的动作。

    李君羡当即走了出去,很快又走了回来。

    他的脸上微有些呆滞,朝着李世民躬身道:“陛下,靡州刺史派八百里加急来报,戒日王朝…已尽归大秦管辖。”

    什么!

    仿佛一道惊雷降下,大殿内所有朝臣闻言纷纷睁大双眼,一脸惊愕看着李君羡。

    李世民也猛地从龙榻上站起,眯着眼精光烁烁,不敢置信的看着李君羡。

    “这…”

    “不是说戒日王朝人口千万,又有那么一大片疆域作为抵御退守之地,怎么会…”

    文武百官神色呆滞,倒吸着凉气,难以接受这个事实。

    一个多月前,那几名戒日王朝的使者千里迢迢来长安求救。

    当时包括李世民在内,所有人都觉得,戒日王朝情势再危急,也不可能那么大一个国家被一万铁骑打的四分五裂。

    而大秦那边也不可能仅用一万铁骑,就能统治戒日王朝上千万人口。

    最多是劫掠一番物资,就撤回大秦境内。

    哪里想到,这一战竟然已经成为戒日王朝的灭国之战。

    大秦既然吞并了戒日王朝,那么势力和国力就不能再和之前相提并论。

    现在的大秦单论疆域面积,已经远远胜过大唐。

    人口,加上戒日王朝,也胜过了大唐。

    最重要的是物资储备。

    以前大秦最大的短板就是粮食不足,国内主要食物来源,除了少数适合种植农作物地带收割的小麦、粟米,就只剩下牛羊牲畜。

    而这些,还得看天吃饭。

    但是现在,戒日王朝几条大河流域形成的广袤平原,已经变成了大秦后方用之不尽的粮仓。

    整个大殿一片死寂。

    一种极其不祥的感觉涌上所有人心头。

    尽管大秦是怎么在这么短时间内,用这么少的兵力打下整个戒日王朝,仍是个迷。

    可相比较花时间和精力去弄懂这个问题。

    所有人更专注于,现在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新方式、新态度,去对待西面这头獠牙森森日渐强大的猛虎。

    见李承乾一脸平静。

    许多官员顿时明白,李承乾看来早已经得到有关戒日王朝那边的消息。

    长孙无忌也在深深看了一眼李承乾这个外甥后,明白李承乾为什么刚才会提议让长乐去和亲。

    换作是他,他也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龙殿上,李世民同样目光紧紧看着李承乾。

    李承乾这次上朝变化如此之大,目光也如此深远,懂得自己派人去边境打探消息。

    这让李世民在心里既感叹这个儿子成长了不少,又生出一丝对这个儿子的警惕。

    他现在才三十六岁,正值鼎盛,可不想这么早被这个儿子威胁到自己的权力。

    在看到房玄龄魏征两人纷纷以复杂的目光凝视着自己后,长孙无忌明白两人的意思。

    他缓缓站了出来。

    他抬起头看着李世民道:

    “陛下,大秦已强大至此,按太子之前所言,和亲确实刻不容缓,越早和亲越能稳固两国关系,避免战事。

    所以,如果陛下决定和亲,臣提议,让长乐公主前去和亲。”

    长孙无忌这番话说完,大殿里一片哗然。

    众人既感叹那个曾经被迫离开大唐,令无数人感到惋惜的少年。

    一转眼竟然已经强大到这种地步,让大唐都不得不主动采取和亲的政策去修复关系。

    同时他们也对长孙无忌这样大公无私,一心为大唐着想的品格感到敬佩。

    眼见时机成熟,李承乾带头揖身拜道:

    “父皇,儿臣再次提议,为长远计,为边疆百姓安宁着想,尽早与大秦和亲联姻。”

    “臣附议。”

    “臣附议。”

    李承乾话一说完,杜正伦、于志宁、孔颖达等一群东宫属官,连忙附和。

    然后是房玄龄、魏征,以及,长孙无忌。

    “臣也认同太子所言,如果要和亲,长乐公主乃是最佳人选。”

    说这句话的时候,长孙无忌感觉心口像是被扎了一刀。

    他完全能够想象这对他长孙家,对他那个日日盼着把长乐这个表妹娶进门的儿子长孙冲,是怎样巨大的打击。

    见长孙无忌都能放下关乎自己家族未来的婚事,其余官员哪里还有反对的意见。

    他们纷纷站出来表示赞同李承乾的提议。

    “臣等附议,望陛下早做决断。”

    一个被大唐驱离,本应该从此销声匿迹的少年。

    何至于强大到这种地步。

    何至于把大唐逼到这种地步。

    此时此刻,大殿里所有人心里,都忍不住涌出了这个让他们感慨万千的念头。

    李世民心里何曾不是这样想。

    他面色阴沉,冷冷看着躬身站在下方的李承乾。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