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59章 火髓草溯源·太乙冤现
    我站在宫道拐角,雨水顺着檐角滴落,打湿了袖口。冰匣贴在胸前,尚存一丝凉意,而唇上裂口又渗出血来,被冷风一激,微微发麻。

    金銮殿的灯火已熄,可我知道,这场对峙远未结束。

    礼部尚书虽被押下,但他背后那张网,还缠得更深。火髓草每月百斤送往公主殿,却从未入册登记,这等规模的药材流转,绝非一人之力可遮掩。而真正让我心头压石的,是那账册上“火髓草”三字——它不该出现在皇供录里,更不该以这般方式出现。

    我转身没入雨幕,绕过太医院偏门。守夜太监提着灯笼踱步,见我走近,脚步顿住。

    “驸马?这么晚……”

    “奉旨查核历年药典遗档。”我抬手出示腰间令牌,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迟疑的冷硬,“若有阻拦,明日你便去刑狱司解释。”

    他嘴唇动了动,终究低头退开。

    我步入外院,穿过两重回廊,直奔旧药典库。门上三重铜锁横贯,锁面泛着水光。指尖凝出一缕寒气,沿着锁芯缓缓渗入,片刻后轻响一声,第一道锁应声而落。第二、第三亦随之开启。

    推门进去,药香混着陈年霉味扑面而来。柜架林立,层层叠叠堆满残卷与废弃药方。我逐层翻找,指尖掠过泛黄纸页,终于在最底层一个暗格中触到一本薄册——封皮斑驳,墨字几近褪色:《火髓草购销录·天启三年》。

    翻开第一页,我的心跳慢了一拍。

    记录清晰列明:当年火髓草采买皆由户部与太医院联合签押,用量精确至两,用途标注为“调和阳脉,辅治虚寒”,受药者姓名栏赫然写着“灵汐公主生母,淑妃娘娘”。

    而批注最后一行,小字写道:“天启三年冬,淑妃服药后神志错乱,暴毙于寝宫。太医署会诊定论:火毒入脑,妄施猛药者,罪在主诊之人——终南山太乙真人。”

    我手指一顿。

    太乙真人……

    师父的名字,竟以这种方式,刻在这本尘封的账册之上。

    身后忽然传来一声轻咳。

    我迅速将册子藏入袖中,转身时已敛去气息。昏暗柜影间,一名老太医拄杖立着,白发散乱,眼窝深陷,手中油灯摇曳不定。

    是许伯。

    先帝御医,当年参与会诊的七人之一。传闻他因愧疚辞官,只愿守这废药房度余生。

    他盯着我,嘴唇颤抖:“你……也来查这个?”

    我没有回答,只将袖底冰晶微露一线,冷光映在他脸上。

    “你知道我是谁。”

    他忽然跪了下来,膝盖砸在木地板上发出闷响。从怀中哆嗦着掏出半块玉佩,递向我。

    “拿着……这是……他留下的。”

    我接过。

    玉质温润,断裂处参差,纹样是一株火焰状草叶,环绕太极双鱼。我呼吸一滞。

    ——和师父当年佩戴的那一块,一模一样。

    “二十年前,”许伯声音沙哑,“礼部尚书带兵闯入太医院,逼我们七人联名签署伪证。说淑妃之死,全因太乙真人擅自增用火髓草三倍剂量,致药性逆行,焚心丧智。若不签字,便以‘包庇逆修’论罪,满门流放。”

    他抬起浑浊的眼:“可真相是……那日用药,确经太医院核准。剂量、时辰、配伍,皆无差错。真正的问题,从来不是药,而是……服用之后,有人暗中加了别的东西。”

    我喉头发紧:“什么东西?”

    “我不知道。”他摇头,“但我知道,火髓草本身无毒,唯有与某种禁方合炼,才会生出蚀魂之效。而那禁方……只有皇室秘阁才藏有残卷。”

    我握紧玉佩,指节泛白。

    原来如此。

    师父并非误诊,而是替人顶罪。他明知自己会被污蔑,仍赴京会诊,只为保下那些真正知情的医者性命。所以他临行前,解下玉佩一分为二,留下半块给我,说:“若有一日,你见此纹重现人间,便是冤案将雪之时。”

    那时我不懂。

    如今,它就在我掌心。

    “你们后来销毁了原始记录?”我问。

    许伯点头:“所有相关药典、会诊笔录,尽数焚毁。唯独这一本购销录,我偷偷藏下,藏在这柜底七年。直到昨夜,有人来翻过这里。”

    我眼神一凛:“谁?”

    “我没看清脸。”他低声,“但他的靴印留在泥地上——左脚略拖,像是旧伤未愈。这种步态……我在礼部侍郎身上见过两次。”

    我默然。

    线索开始收拢。

    火髓草不断供应公主殿,不是为了治病,而是延续某种仪式所需的药引。而当年淑妃之死,极可能正是因为她察觉了什么,试图中断这个过程,因而被灭口。师父成了替罪羊,背负“妄用烈药”的罪名黯然归山,直至含恨离世。

    而今,同样的药材,再次流向灵汐公主。

    她们母女之间,究竟隔着怎样的宿命?

    窗外惊雷炸响,照亮屋内尘埃飞舞。我将《购销录》封入冰匣,贴身收好。半块玉佩也被我紧紧攥住,仿佛握住师父最后的气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许伯颤巍巍想扶墙起身,却被我一把按住肩膀。

    “接下来的话,你若不说完,活不过明日。”

    他浑身一抖。

    “当年联名作证的七位太医,如今还在世的,还有几人?”

    他咽了口唾沫:“三个……除了我,还有东市悬壶堂的老孙,以及……宫外慈安庵带发修行的林娘子。她们都改了姓,换了名,不敢再提旧事。”

    “她们可曾提起,那份禁方的名字?”

    许伯闭上眼,许久,吐出两个字:

    “焚心引。”

    我瞳孔骤缩。

    这个名字,曾在师父的残卷笔记中出现过一次。彼时我不解其意,只知其列为“禁忌之术,逆夺天命,损人阳寿以续他人生机”。

    难道……

    有人想借灵汐公主的火命血脉,炼制此药?

    正欲再问,忽听远处传来巡夜梆子声,两记短敲,正是子时交接。

    不能再留。

    我起身欲走,许伯却突然抓住我的衣角:“驸马……若您真要查到底,请务必小心。那晚签署伪证时,礼部尚书曾冷笑一句——‘太乙不过是个开端,真正要清的账,还在后头’。”

    我回头看他。

    “他还说了什么?”

    许伯脸色惨白:“他说……‘只要火髓草不断,凤命就永远醒不了’。”

    我猛地僵住。

    凤命?

    谁的凤命?

    师父曾说我本是凤命,难绝于世。难道……这一切,从二十年前就开始布局,只为压制某个注定觉醒的命运?

    我再不多言,转身推开后窗,跃入雨夜。

    宫道幽长,积水倒映着零星灯火。我贴着墙根疾行,每一步都踏在记忆的裂痕之上。

    师父,您当年是否也走过这条路,明知前方是局,却仍选择踏入?

    雨水顺着额发滑下,混着不知何时流下的血丝。

    现在,轮到我来拆这个局了。

    我摸了摸怀中的冰匣与玉佩,脚步不停,直奔金銮殿侧阁。

    明日朝会,我要让所有人听见,那个被埋葬了二十年的声音。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