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5章 颜家人聊李俊
    殷氏站在祠堂门口,认真的听着里面的谈话。

    作为一个博古通今的才女,她心里一直以来都十分担心自己好姐妹,留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骨肉。

    这个时候她又听到了自己的丈夫,更让她不知所措的话:

    “你们也是饱读诗书的人,不会看不出来李大郎想干什么吧?

    育德,你说的那两本书,是正德带回来给你看的吧?

    今晚就让他跪祠堂,李大郎愿意给他看这样可以算是屠龙术的书,是他的荣幸。

    他是怎么敢的?他怎么还敢往外传?

    你看过了,记得以后就把看到的东西烂在肚子里,不见诸文字。

    这些东西该现世的时候,自然会现世。

    但是有一点,这东西绝对是不能从我颜家传出来。

    颜氏传承千年,我们从不进入权利中心,是我颜氏的立足之本。

    像李大俊这样头角峥嵘之辈,他的对手就应该是陛下这样的蛟龙。

    孔家是害怕卷入李大郎必定会带来的血雨腥风,这才不惜悔婚,拒绝了把孔家嫡女进三房的门。

    想想也是,才十岁的娃娃,下令杀人就毫不犹豫。

    称得一句:杀伐果断。

    今年才十五岁多,十六岁不到,一举兴兵就五十万,与这天下间的草原至尊厮杀,逼得另外一个中原至尊夜不能寐。

    更是一口气接五姓七望郑,崔贵女进门,加上马上就要进门的凤族贵女,关陇豪族长孙家的贵女。

    呵呵。。。兵强马壮者……天子也。

    现在的李大郎,兵强马壮的让所有人都害怕。

    怪就怪在,没有人相信他想做皇帝。

    事实上,聪明人处在他的位置,都不会坐江山。”

    颜师古焰灭快要烧手指的烟头,正打算拿一根继续抽,就见夫人殷氏进来了。

    顿在半空的手,转一圈便放在自己摘掉了仆头帽的头发上,尴尬的挠挠,呐呐的不知道说些什么了?

    殷氏没有说话,手脚麻利的把供桌上的烟盒装进自己的包包里。

    嗔怪的对两位老祖宗说:“老祖宗,你们今天已经过量了。

    老祖宗也认为李大郎,要争那个位置吗?”

    “以李家娃娃的性格,你让他坐那个位置他也不乐意。

    但是李家娃娃是一个眼光长远,危机意识十分强的人。

    正所谓,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都是头角峥嵘之辈,谁也不愿意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到别人的手里。

    且斗着吧,就看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盖过东风。”

    “兄长说的不错,自从杨广大力推广科举,门阀世家的末日很快就会到来。

    长则五百年,快的话就一两百年。

    虽然门阀世家合力把杨广弄死了,大隋也亡了。

    可是啊,现在的皇帝,包括前太子李建成,都不是省油的灯。

    世家门阀想靠以往的手段传承家族,已经是不可能了。

    这一点李大郎看的很明白,所以就有了“黄浦学堂”,真的是一个厉害的小娃娃。”

    “说起黄浦学堂,孙儿就不得不佩服两位老祖宗。

    当大家都在嘲笑一个十岁的娃娃办学的时候,老祖宗却第一时间把正德丢进去教书。

    现在的正德不光练就了一身能上阵杀敌的本事,重要的是正德学会了为人处世,以及李大郎身上的那种处事的方式。

    唯一可惜的是,正德没有学会李大郎的不要脸精神。”

    颜师古虽然平时很严肃,对子侄的要求也十分严格。

    但是对于儿子的成长,他也是十分在意的。

    儿子的变化,颜师古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同时也十分佩服家里的老祖宗,在李大郎十岁办学,大家都在看笑话的时候,把家里的第四代长孙送过去教书。

    现在颜师古兄弟四个,对于把适龄的子女送到李氏庄子里的黄浦学堂,没有半点儿意见。

    至于女子不能上学的屁话,他们怎么会当回事?

    孔子的母亲就是颜氏先祖,颜氏家族里所有的孩子,都是家里的母亲教导学业的。

    现在颜家的孩都是由殷氏启蒙,并教导学业至今。

    没有人比颜家还清楚,一个优秀的母亲,到底能给家族带来什么。

    “这次李大郎兴陇西李氏上下六房之兵,他目的就是为了抢占河套平原。

    不得不说这真的是一步好棋,时机也把握的恰到好处。

    现在,不管是任何人都没有办法阻拦住他了。

    除非。。。

    除非皇帝现在就和突厥人合作,共同击败李家娃娃。”

    平时话十分少,把沉默如金体现的淋漓尽致的颜勤礼,接着大兄的话,继续发表他的看法:

    “但是这种情况,不可能发生,真的是发生了这种事情,李家娃娃只要打着清君侧的旗帜,把皇帝拉下马,送上断头台的机会更大。。。唉。

    现在的长安城里面的有些人,恐怕就希望这样吧?

    相信现在在李家娃娃那里,扇阴风,点鬼火的人有不少。

    同样的,皇帝的身边也不缺挑拨离间的人。

    没有用的,两个人都是千年不出的老狐狸,小狐狸。

    大兄说的对,且斗着吧。

    陇西李氏现在还行秦法,他想重现西秦之势的想法,天下有识之士都能看明白。

    现在的皇帝,应该是能压住他,起码两个人应该是会斗个旗鼓相当。

    问题是现在李大郎才十五岁,大唐以后的皇帝可不一定是他的对手。”

    “师古,你认为皇帝会怎么做?”

    三兄弟和殷氏正认真的听两位老祖宗说的起劲,没想到被问。

    颜师古沉思了一会儿,才肯定的说:“联姻。”

    他接过老妻递过来的烟,点上抽一口,缓缓的吐出来,接着说:“现在的李唐皇族,说自己出自陇西李氏。

    到底是怎么回事,天下人都知道,更不要说出了五服便可婚嫁。

    而两个李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就算是联姻,天下人也不会说什么。

    只要是联姻的公主给三房涎下血脉,便可有机会掌握三房,从而进一步掌控整个陇西李氏上下六房两百多万族人。

    到时候整个陇西李氏的势力范围内,皇族都有机会插足。

    从隋文帝到现在的皇帝,都在往整个关陇豪族脖子上套绳子。

    可惜的是还没有来的及勒紧,十岁的李大郎就已经感觉到了危险。

    好厉害的小子,从十岁开始筹划,足足五年时间,终于让他找到了机会。

    这个时机,可以说是千载难逢。

    李大郎也十分的果断,更让我佩服的是陇西李氏其他的五房,他们对十岁的李大郎就能够言听计从。

    知道自己不善于把握方向,便对李大郎指的方向全力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