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9章 攻打代州城
    第二日,天边的启明星才出现在东方天空,

    大顺军营中值更官和哨总们便开始催促睡梦中的士兵起来,

    连日的攻城让这些平日里种地的庄稼汉们一个个都疲惫不堪,骂骂咧咧爬起来套着破袄子。

    其中大部分人都没有制式的号衣,一些投降过来的明军甚至穿的还是明军的号衣,只是为了区分,都用一条白棉布系在左臂上。

    脑子稍有些灵光的士兵打扫战场时偶尔能扒下几件战亡人的棉甲套在身上,

    但一些完好的棉甲都被上级领导给收走了。

    火头军一边低声嘟囔着,一边搅着行军锅里不见浮粒的麦麸粥。

    大顺军各营简单吃过早食,李自成就下令攻城。

    中军营所在的八面战鼓擂得震天响。

    代州城下炮声隆隆,箭矢如雨,大顺军士兵们前赴后继,架起云梯奋死攻城。

    城头上的守军用三眼铳、弓箭、滚石檑木猛击大顺军,

    几门红夷大炮像残喘的老妪,过了老一会儿才“轰隆”发一炮,落在攻城的队伍中,炸起一片血雾。

    东南角的土台上,十门虎蹲炮仰角架在沙包上,这虎蹲炮威力尽管不及红夷大炮,不足以用来轰破城墙,但只要能打到城楼上的,威力依然不容小觑。

    “把炮口全调到亥位,装药加两成!”

    石午阳站在高筑的土台上指挥道。

    “呯!呯!”第一轮试射没能打上城头,在城墙上炸出小坑。

    “仰角抬高三度,装药加三...…!”

    石午阳嘶哑着喉咙大声催促道。

    话城头上突然一股白烟,冯裤子猛地将石午阳扑倒在地,炮弹在土台前沿炸响,灼热的汽浪掀起一片碎石如雨点般落在铠甲上。

    城楼上看来红夷大炮不多,火药应该也不足了,

    东南角这个方向的红夷大炮大概率是移防了,导致弹丸射程够不着石午阳他们这里,要不然昨晚上咋都把他们这炮队给敲了。

    太阳当空的时候,城头上的炮声再也不见响了。

    这时,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从西南角传来,冲天的烟柱里混杂着城墙的青石碎块。

    一队劲装轻骑从雪原中现身,马蹄裹着棉布,一路踏碎薄冰冲向炸塌的城墙缺口。

    那个方向是后营制将军李过的矿兵在连续几夜挖地道,然后埋的火药炸塌了城墙。

    远处传来号角声,黑压压的大顺军撞破城门拥入城内。

    而城内的明军总兵周遇吉留下一部分守军殿后,带余部退守宁武关。

    ……

    二月二十日大顺军占领代州。

    石午阳清点手下弟兄,石字营太原开拔出发时五百人的骑兵队只剩三百七十骑,三千步卒竟折损过千。

    记得刚出太原城那会儿,弟兄们还在马背上开玩笑:“听说山西周总兵是个草包?”

    “可不!听说当年在京城当游击时,不少勋戚子弟都敢笑话他是傻大个。”

    传令兵赵大海往地上啐了一口浓痰。

    这个赵大海原是官军,跟着平阳府的守军投降后就跟了石字营。

    老赵本身是个话痨,刚开始入营时还不咋说话,跟石字营熟络后,话一天比一天多。

    “呵呵!俺们都等着那个周呆子会不会打开代州城门给咱大顺献酒!”

    冯裤子得意洋洋的跟着插上一句。

    可代州一战的现实却狠狠抽了大顺军一记耳光。

    这是石午阳穿越以来石字营最大的一次伤亡。

    ……

    隔日,石字营两千余步骑随着主力来到宁武关城下。

    宁武关坐落在恒山与管涔山结合部陉口地带万寿山上,为恢河北去出山的最后一个地形隘口。

    是偏头、宁武、雁门三关总兵的驻地,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地势险峻,易守难攻。

    两座黑压压的山岭像巨人的膝盖般夹着关城,城墙顺着山势蜿蜒而上,足有七八丈高。

    恢河从宁武关前淌过,河面还漂着冰碴子。

    最要命的是阳方堡,这处前哨卡在入关必经之路上,城头架着三门红夷大炮,黑洞洞的炮口正对着城下。

    李自成身骑一匹乌龙马,马前撑起一柄黄盖伞,银靴金蹬在残阳下格外的耀眼。

    他在马上左手攥着杏黄色的缰绳,右手用马鞭比划着对牛金星、刘宗敏等人冷笑道:“不过是个石头缝里的耗子洞。”

    牛金星习惯性的摸着他那几根山羊须,弯腰拱手,

    “皇上,宁武关要比代州城更为险要,硬取恐难免折兵损将,虽然我大顺将士威武,但若能不战而屈人之兵为上策。”

    说完这几句,牛金星垂眉底眼等李自成的反应。

    李自成虽然狂妄的称宁武关是“耗子洞”,但代州一战的伤亡让东渡黄河以来一直顺风顺水的他心里其实也有些打怵。

    “嗯,额...…孤也想着先礼后兵,给周总兵一个机会。”

    李自成称帝快俩月了,还是不习惯自称为“孤”,老是口误。

    “可这姓周的已经斩了咱一个劝降使,依...…大学士所言该如何?”李自成问道。

    为显正式,李自成每次都文绉绉的称牛金星为大学士。

    “臣以为,经代州一战周总兵见到我大顺兵威,应自知不敌,臣以为,若再次派其同僚劝降可行!”

    牛金星附首回复道,眼神却颇有些得意的斜瞥着旁边的李岩、刘宗敏等人。

    “大学士所言极是,那你觉得派谁去合适呢?”

    李自成继续问道。

    “臣觉得黎学陞可担此大任!”

    这牛金星是一肚子坏水。

    黎学陞是山西提学,相当于是山西的教育厅长,

    太原城陷后投降大顺军,就是个文官,跟周遇吉只不过是同朝为官而已,本就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

    黎学陞如果在现场听牛金星这样举荐他去送死,估计得跳起来骂牛金星好几代祖宗。

    牛金星就喜欢专拿文化人开刀,以独显出就他有文化。

    “好!就依大学士所言。”

    就凭周遇吉这刚勇的性格,李自成这一声“好”相当于是给黎学陞判了死刑。

    ……

    亲兵很快将战战兢兢的黎学陞带了过来,黎学陞哪敢不从。

    黎学陞会骑马,但他爬马鞍时石午阳明显看到他的小腿肚子打着颤。

    没办法,他只能硬着头皮拍着马前往宁武城下。

    身后一名壮硕的掌旗官扛着“黎”字旗紧随其后。

    然而两人两骑刚靠近城门楼子,还没等黎学陞向城头喊话,

    就听“嗖”的一声,一支羽箭擦着黎学陞的官帽飞过。

    黎学陞大惊失色,也顾不上喊话,赶忙勒住马头往回走。

    “嗖”

    第二支箭杆上绑着一块破布的羽箭狠狠地射入黎学陞的后背。

    跟在其身后的这名掌旗官不愧是身经百战之人,

    迅速纵马向前抽鞭往黎学陞的马屁股上一抽。

    总算是把奄奄一息的黎学陞驮在马背上硬给带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