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66章 兄妹一起结婚啊
    “什么想了就去做?三嫂你的意思该不会是……”

    宋瑶用最平稳的声音告诉她,“没错,就是你想的那样。”

    “可是咱们……”

    “你让陈深想办法跟厂里分管设备的老师傅套套近乎,看他们有没有门路能买到机器。二手或者淘汰的不要紧,重要的是门路。”

    “如果能找到门路,一定想办法预定几台,然后你们赶在机器成交前,先熟悉机器的运作和简单小问题的处理。”

    贺元婷喃喃,“这……听起来咋那么难。”

    宋瑶捏捏眉心态,“把电话给陈深,我跟他说。”

    “哦。”

    贺元婷将话筒递给陈深,也不知道宋瑶说了什么,只见陈深神情逐渐变得凝重。

    最后他答应,“我知道怎么做了,三嫂你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半个月后,两人回到京城。

    陈深向宋瑶汇报说,他们回来前已经找人预订了十台二手电车,而且这段时间他们俩学会了如何熟练操作电车。

    等电车一到手,他们就能开工。

    宋瑶对这成果很满意,随后带着他们看地皮。

    “看看吧,这儿比工作室更宽敞,房租费用更低,虽说离市区远了点,但门口适合停车,而且到时机器运作的声音不会惊扰到四周邻居。”

    贺元婷和陈深对视一眼,然后齐齐看向宋瑶,“所以三嫂你真是要办服装厂?”

    “不是我,是我们!”

    “我们?”

    “对,我想跟你们合伙办厂。我负责前期资金投入,小六你负责技术和生产,陈深负责后期成衣销售。所得利益,刨去经营成本后我们三人平分,你们觉得怎么样?”

    陈深最先开口,他傻笑道,“我觉得天上掉馅饼了,嘿嘿。”

    跟他相比,贺元婷迅速冷静下来。

    因为在办厂之前,三嫂跟她已经合作过工作室。

    所以对于宋瑶提出的三人合伙办厂,她一点也不惊讶。

    甚至很激动。

    “我觉得三嫂你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帮助我们,我感谢你还来不及呢,哪可能有意见,我们都听你的。”

    “既然要合伙做生意,一切就该按做生意的规矩来。如果你们对我刚才说的没意见,我马上起草合同,我们白纸黑字的签订合伙协议。”

    “好!”

    合同拟好,三人都在上面签订自己的大名。

    接下来最紧要的便是装修厂房。

    宋瑶让装修队在厂房里,隔出了三个小隔间。

    一个是会客室,一个是设计室,还有一个是办公室。

    这样他们既能分开工作,也能随时聚在一起商量服装厂的决策问题。

    贺元婷和陈深赞同这样的决定,并跟宋瑶说了他们对于厂房布置的意见,宋瑶一一确认,并向装修队一一落实到位。

    然后便是招兵买马。

    工作室原有的几位女工,是冲工作室离家近,不影响照顾家里来的。现在厂房定在城郊,她们往返太花时间,犹豫一番后决定请辞。

    贺元婷也不勉强,毕竟大龄女工操作电车有风险,她安顿好原来的女工,发告示招聘新人。

    宋瑶顺便提醒她,以后条件成熟可以在厂里设有专门的设计部,所以现在她招人可以考虑长远。

    还有她在美院的那些同学,可以多走动往来。

    陈深也没闲着,有了城南那次的经验,他现在已经能熟练应对顾客们的调侃了。

    三个月后,婷婷服装厂正式生产。

    一些京城从未见过的流行款式,风靡京城。男装、女装、老年装、童装应有尽有。

    在宋瑶饥饿营销、预售款、有买有送等相关策略下,衣服销量爆增。

    甚至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家都以买婷婷服装厂的衣服为荣。

    半年后,婷婷服装厂开始营利。

    两年后,婷婷服装厂轻松做到了京城服装行业的top1.

    *

    又是一年国庆,贺元安和贺元婷兄妹俩,相约一起走进婚姻殿堂。

    不同于贺元婷陈深的并肩奋战,贺元安这三年安静而低调。

    每天除了给学生们上课,就是泡在图书馆。

    但也正因为如此,学生们称他是京大校园的活化石。

    他的数学课看似枯燥无趣,但总能让上课的学生不虚此行,时间一长,学生们都喜欢来上他的课。

    很多黄金时间段的课,甚至还得早早占座。学校知道后,特意将他的课都放在公共教室,这样方便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旁听。

    如今的贺元安已经是京大的招牌,职称也是一提再提。

    三年里,明娇一直不离不弃地跟在他身边,哪怕明家人持再大的反对意见,她依旧矢志不渝。

    逐渐懂爱的贺元安,万分珍惜这样的身边人,主动向家里提出想结婚了。

    兄妹俩的婚宴定在十一当天。

    贺建国和王秀梅忙得脚不沾地,贺元婷和陈深倒还好,反正婆家娘家都只有贺家。

    但贺元安不同,明家规矩多。

    因为明娇中意贺元安,贺元安自己也争气,明家父母特意减少了一大部分。但即便是如此,王秀梅和贺建国也还是要准备不少东西。

    为此大舅妈和周珊没少过来帮忙,就连大舅和老爷子也天天过来报到,时不时给贺建国提点意见。

    至于宋瑶,前阵子忙里偷闲,给兄妹俩一人买了套商品房。

    楼上楼下,一样的房型,一样的面积。

    嫁妆也好,新婚礼物也罢,反正按他们自己意愿装修好,当新房正合适。

    就这样到了结婚当天,几家人欢聚一堂,其乐融融。

    席间,贺建国跟旁边的王秀梅低声感叹,“老婆子,这要放在十年前,我哪敢想咱们也能过上这样的日子啊。”

    王秀梅摸了摸脸上宋瑶帮忙化好的喜妆,笑呵呵的点头。

    “谁说不是呢,当初老三打电话让我去西北照顾瑶瑶,我那会心里忐忑的哟,根本睡不着觉,还是你安慰我放宽心,说瑶瑶心胸宽广又读过书见过大世面,肯定不像家里那几个。”

    “如今回过头来看,我觉得这是你说过最正确的话。我们贺家的兴旺,都是从瑶瑶进门后开始的,咱们有福气啊。”

    “当初张县长不止一次说我福气在后头。你看,这不就是后来的福气嘛!”

    “所以咱们好好活着,多享享孩子们的福。”

    “那是!”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