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9章 地笼收获颇丰
    把鱼处理好后,沈行舟把炉子用小木柴给燃起来。

    煲了一锅粥。再挑了些大虾蟹和两条石九公放进粥里。

    一锅营养丰富的海鲜粥很快出锅了。

    两人半夜出去,只带了几块点心和水。

    这会早就饿坏了。

    这一口暖暖又鲜甜的海鲜粥入肚。

    两人都发出幸福的喟叹!

    梁晓悦:“在冬天吃一口暖乎乎的海鲜粥,真幸福!”

    沈行舟:“喜欢吃,我有时间就给你做。”

    “好!”

    其实,这两天,沈行舟做海鲜粥的时候,梁晓悦也在一旁偷师。

    她也大致知道这海鲜粥的做法了。

    前世的梁晓悦只会吃,不会做。

    但是看过不少美食视频 ,让她从旁指点还是不成问题的。

    只不过,做海鲜的方法,她懂的真不多。

    原身虽然没下过厨房,但是平时做点心煲药膳还是时常做的。

    所以,真要她下厨房也不是不会。

    而且,她现在来了海岛后,也不打算工作了。

    家里人留给她的钱票不少,想到前世过劳猝死。

    这辈子她只想过得轻松些。

    家里人目前的情况不明,她什么也做不了。

    只能静待时机。

    现在,她只能听从爸妈和爷爷的吩咐,安静的过好自己的小日子。

    做饭的活,她确实想学。

    沈行舟上班后,她总不能天天去食堂里吃饭吧!

    毕竟目前大环境特殊。

    她全家人又被下放了。

    她可不想在这时候被人扣上资本家小姐的帽子。

    这样不仅对自己不利,对沈行舟也会有影响 。

    吃完早餐,沈行舟让梁晓悦抓紧时间去补个觉。

    等会来吃宴席的人和帮厨的人就该来了。

    梁晓悦这会确实有点困。

    主要是晚上在泥滩上寻找海货很累。

    她计算了一下时间。现在7点,睡到9点能睡两个小时。

    今天幸好听了范嫂子的提议。

    套上雨衣和雨裤,身上的衣服才能干干净净。

    这会脱掉外衣,就窝到床上睡着了。

    沈行舟这会又提着挑着桶和袋子出门了。

    他得去把昨天投下去的地笼给收回来。

    来到礁石滩,就见自己的两个地笼都被浪打到水坑里去了。

    好在站在礁石上,用钩子能钩到浮板。

    把第一个地笼取出水面时,他惊讶得半天不知该做何反应。

    两个15米长的地笼,里面的渔货太多。

    他都拉不动。

    好在海滩边有不少军官带着妻小在赶海。

    这些人也认识沈行舟,因为不是一个舰队的,所以平时接触得少。

    但见面,大家都会打招呼。也能叫出对方的名字。

    大家起先是好奇他这一笼能不能有收获,都围过来看。

    这会见他拉不动,立即主动上前来帮忙拉。

    一个地笼六七个壮汉子合力才给拉上来。

    这一看不得了!

    地笼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条个头匀称的马友鱼。

    目测一条大概在3斤左右。

    地笼里被塞得满满当当的,其中有大半笼是马友鱼。

    拖到底下,可以看到有些大白鲳。

    其间还有些杂鱼和小虾小蟹。

    这一笼鱼大部分都是好货,帮忙拉货的人都惊喜的发出高呼声。

    “沈舰长这运气不得了啊!下个地笼居然能捕到这么多好货。”

    也有人说,“这比渔民用拖网捕的收获还多。”

    沈行舟自己也疑惑道:“这马友鱼是深海鱼,怎么这地笼也能捕到?”

    另一个军官笑道:“咱们这个岛所处的位置也不算浅海。每年咱们海捕的时候,也经常能碰到马友。”

    众人的议论声,把礁石滩上赶海的人都吸引了过来。

    另一个地笼,又是这些人帮忙拉上来的。

    大家也想看看这一笼是不是也跟上一笼一样,都是好货。

    如众人猜想的差不多。

    这一笼上面全部是大白鲳。底下突然出现了金光闪闪的一片。

    再次让帮忙拉地笼的众人发出惊讶的呼喊。

    “天啊!好大的小黄鱼。有半笼子,这不得有上百斤啊!”

    沈行舟也没料到两个地笼,能捕到这么多货。

    平时大家见得最多的小黄鱼都是一二两一条的。

    地笼里的小黄鱼差不多都是一斤左右的。

    无疑,这一地笼又全部是好货。

    每一笼至少有三百斤左右的鱼。

    他带来的两个桶和两个袋子也装不完。

    众人看到他这两笼货,知道他一个人也不好弄回去。

    直接把旁边围观的年轻士兵喊上几个。

    众人提议直接连地笼一起抬回去。

    沈行舟都帮不上忙,只得挑着空桶和袋子在前面引路。

    众人把这些鱼抬家沈行舟家门口,又帮忙倒出来分类。

    大家主要是觉得地笼能捕到这么多好货很稀奇。

    也想看看笼子里还有哪些稀奇货。

    这一翻找,果真在笼子里又找出几条大鳗鱼和两条大黄鱼。

    大黄鱼一条有五斤一两,一条四斤三两。

    这么大的大黄鱼着实罕见。

    大黄鱼是渔民们很喜欢的鱼。

    主要是它的颜色金黄,寓意好!

    另一方面,这鱼的口感也很好!

    以肉质紧实、鲜美细腻着称。

    梁晓悦才睡了一个小时,也被门口的热闹声给吵醒了。

    出来一看,原来这热闹是自家造成的。

    沈行舟给来帮忙的每人分了几条鱼。

    马友、大白鲳和小黄鱼一人一条。

    螃蟹也给他们一人分几只。

    来帮忙的人今天可算是凑上热闹了。

    不仅得了几条好鱼,还看到了沈舰长的漂亮媳妇。

    这边帮忙的人提着鱼走了。

    殊不知,又有一波人这会正陆续往沈行舟家里赶来。

    毕竟,他们十几个人抬着两笼满满的海货回家属院的壮举。

    早已轰动了整个军区。

    许多熟悉的人得知沈行舟捕到了靓(lian)货,都赶来围观。

    沈行舟先把两条大黄鱼放进家里的水缸里养着。

    这鱼倘若在外面放得太久,身上的金黄色会变淡。

    大黄鱼,颜色越深,品质越好!

    沈行舟这会看到这么多鱼也有些头疼了。

    这么多鱼,新鲜的肯定是吃不完。

    他决定把马友全部腌制成鱼干 。

    马友鱼的油脂含量不错,做成鱼干也很美味。

    新鲜鱼头就做成剁椒鱼头吃。

    今天这几样鱼都是很美味的。

    他决定拿一部分来送人。

    今天酒席上的菜也能准备得更丰富些。

    原本,他只打算准备六道菜。

    现在,可以准备十道菜了。

    这些鱼不吃完,也容易放坏。

    做成鱼干味道到底不如新鲜的好。

    心里有了打算后,他就开始劏鱼了。

    来了这里后,梁晓悦知道了,当地人说杀鱼、杀鸡,杀鸭,一律称为劏。

    如:劏鱼、劏鸡、劏鸭。

    沈行舟先把马友给劏出来,梁晓悦在一旁帮忙。

    她把地笼里收回来的十几斤红尾虾全部剥壳。

    今天家里的虾实在是太多了。

    她打算把这些虾肉剁成虾泥,用来做虾滑或是包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