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0章 织毛衣
    梁晓悦点了点头。“范嫂子,你要的话也赶紧挑一些。”

    随后,她还偷偷向徐慧琴抬了抬下巴,示意她也来挑。

    两人听了梁晓悦的话后,稍加犹豫,就上前来挑了。

    最近,这两人对于梁晓悦的好运气是深信不疑。

    她做什么,两人都跟着。

    徐慧琴心里想着,她一下子买30斤,我买3斤不要紧吧?

    要亏也就亏三块多钱。一个地笼的渔获就收回来了。

    两人也赶紧上前来挑毛线 。

    站在她们身后的那些人有些懵圈。

    不明白三人是在干嘛?

    这傻病还传染?一下子传染俩!

    这毛线织出来的衣服根本穿不出去。

    花这么多钱买回去确定不会被家里男人捶?

    梁晓悦见自己挑的这些都差不多。

    也懒得挑了,直接对两个售货员道:“两位嫂子,这些都差不多,我懒得挑了。你们直接帮我数150捆吧。”

    袁大花道:“行,这一袋子是50捆,给你拿3袋子。袋子也送你,就不收袋子钱。”

    “好的,谢谢袁嫂子。我还缺一副针,麻烦嫂子帮我拿一副。”

    这时候织毛衣的针是竹制的。

    袁大花直接送了两副针给她。

    算是感谢她帮忙完成任务的谢礼。

    说着,梁晓悦就掏出一个手帕包,从里面数出36块钱递给袁大花。

    众人看到梁晓悦一下子付了36块钱。

    人群再次引起了小小的骚动。

    有人道:“36块钱啊!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就这样祸祸没了。”

    “这婆娘真败家!”

    “是啊!是啊!也不知是哪家的傻媳妇。”

    此时,正在海上巡航的沈行舟打了个大大的喷嚏。

    他擦了擦鼻子,心道:我才离开一天,媳妇就想我了。

    梁晓悦对于这些人的话充耳不闻。

    范桂香见梁晓悦这么爽快,她也学着她懒得挑了。

    又在心里盘算了一下,一家五口人每人一件毛衣大概要7斤左右的毛线。

    她直接对杜盼娣道:“杜同志,我要10斤,我家孩子多,少了不够分的。”

    徐慧琴原本只想买三斤毛线的。

    听梁晓悦跟范桂香都要这么多。她一咬牙也要了10斤。

    心里想着,自己笨,跟着两个聪明嫂子的脚步走肯定错不了。

    三人都不挑了,直接让人一捆捆数好就往袋子里装。

    等她们三人的毛线都装好袋,付完钱。

    袁大花和杜盼娣给范桂香和徐慧琴也一人送了一副针。

    梁晓悦这才对柜台前一脸看傻子的众人道:“这毛线若是织平针,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而且,这里面含羊毛,保暖效果不错!错过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说完,她也不看众人的反应,就提着三个袋子离开了。

    徐慧琴立即上前,帮梁晓悦拿了一袋子。

    还叮嘱儿子跟在自己身后回家。

    范桂香则是一手提着一袋毛线,一手牵着女儿跟在两人身后。

    她们离开不久后,柜台前迟迟不愿离去的人,终于有人出手了。

    这会,袁大花和杜盼娣可忙坏了。

    实在照看不过来,也不让这些人挑,要几捆就给她们拿几捆。

    围在这里的人都是两斤三斤的买。

    虽然没有梁晓悦她们的购买量大,但这些人多啊!

    不多会,柜台里面的十袋毛线就被销售一空。

    两人高兴坏了,立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主任。

    主任把这批毛线拿回来的时候还愁眉苦脸的。

    因为一个跟他要好的朋友偷偷告诉他。

    这些毛线在各处供销社里放了一年都卖不出去。

    这才再次降价,并以分任务的形式。

    给每个供销社以及单位里分派了一批。

    这些毛线他们若是卖不完,不仅要受批评。

    有可能还会影响到年底的先进评选。

    这会,他听说都卖完了,后边还有军嫂也想来买结果还没有了。

    心里也是高兴不已。

    只让两个售货员把还想要毛线的人和数量给记下来。

    他下次上岸的时候,再调一批货回来。

    梁晓悦她们并不知道供销社里的盛况。

    三人径直回到了梁晓悦家里。

    徐慧琴路过自家门口也没有把毛线放下。

    而是来到梁晓悦家。

    进门她就问:“梁嫂子,你买这么多毛线,是不是有特殊的针法织出来会好看?”

    梁晓悦笑道:“我都说了,织最简单的平针就很好看。你若是会织花,也可以尝试一下。

    而且,我买这么多真的只是因为我家里人多。准备给他们一人织一件。

    这毛线的手感真的很好,比腈纶的好太多了。”

    梁晓悦买毛线时,想到家里人如今被下放,也不能穿好的衣服。

    这羊毛衫能保暖,颜色还杂,他们穿在身上也不会让人觉得不妥。

    徐慧琴是个说干就干的性格。

    当即就拆开一捆毛线,让梁晓悦帮忙抻着。

    她把这捆毛线团成球。

    拿出针就开始按照梁晓悦说的平针法,织了一截看成品效果。

    她取了30个线头。织了十几厘米后,效果果然出来了。

    范桂香也凑过来看。

    她也觉得这些不规则的杂色拼在一起,也起到了花样的效果。

    两人这会悬在半空的心也终于踏实了。

    范桂香:“这花色确实很耐看,等我把儿子们的这两件衣服做好,就给他们织毛衣。”

    徐慧琴:“织平针很快,说不定我能赶在过年前把一家三口的毛衣都织出来。过年就有新衣服穿了。”

    这里过年的时候也不会很冷,毛衣和毛线背心在这里也很实用。

    变天或是寒流来的时候都能穿。

    梁晓悦也决定把手里的鞋子做好后,就开始给家里人织毛衣。

    爷爷、爸妈、二叔二婶目前所处的地方都很冷。

    这些毛衣肯定用得上。

    接下来的几天,不能赶海。

    三个女人每天带着孩子聚在梁晓悦家里。

    一起研究织毛衣的方法。

    原身以前没少做这活,所以,梁晓悦也会织很多花样。

    她前世是不会做这些的。

    可她拿起针和毛线的时候,手就会下意识的快速织起来。

    脑子里也能迅速反应出一件衣服的款式以及成品图。

    梁晓悦觉得这种感觉很新奇。

    她织的第一件毛衣是给沈行舟的。

    毕竟,爷爷和爸妈他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联系上。

    所以,先紧着眼前人吧!

    沈行舟185左右的身材。给他织一件毛衣需要2斤左右的毛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