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4章 黄友兵
    要出门的家属们知道轮渡早上7点钟出发,都是早早来到了码头。

    船长见码头上没有等船的人了。让大家坐好扶稳后。

    渡轮缓缓驶离码头,带着满船的欢声笑语往镇上而去。

    三个小时的航程,即使有座位也挺累人的。

    梁晓悦坐累了,就会起身来到甲板上走动一会。

    顺便看看海景,每当这时候,沈行舟都会陪着媳妇一起来到甲板上。

    梁晓悦来到甲板上的时候,听到有人喊她。

    转头,就看到黄小琴坐在最外边的座位上。

    黄小琴主动跟她打招呼。“梁嫂子,你去镇上趁圩吗?”

    在当地,“趁圩”就是赶集的意思。

    她见黄小琴身边还坐着她丈夫和三个孩子。

    最小的儿子大宝被他丈夫朱子诚抱着。

    她笑着应道:“是啊!我们去趁圩,你们这是回娘家?”

    黄小琴笑着点头,“大宝出生后还没有去过外婆家,今天趁着我爱人休息送我们回去住几天。”

    “娘家离得近挺好!回去也方便。”

    一旁的朱子诚跟沈行舟也聊了起来。

    梁晓悦救了他家大宝的事,只有两家人知道。

    但是,朱子诚跟他娘特意上门道过谢。

    从那之后,两家人见面都会热络的聊天。

    黄小琴笑道回道:“跟你们比,我离娘家算近的。跟我们村里的姑娘比,这隔山渡水的也不是很方便。”

    梁晓悦一想到三个小时的渡轮也笑了。确实不方便!

    这附近也有姑娘嫁到岛上的,但没有他们这个岛偏僻。

    人家坐半个小时或是一个小时的渡轮就能到岸上。

    也只有他们这里要坐三个小时的渡轮。

    冬季海上的风大,沈行舟陪着梁晓悦在外面逗留几分钟,便会拉着她回到座位上。

    三个小时后,船终于到了淡水湾码头。

    沈行舟没让媳妇跟着大家挤,而是等船上的人下得差不多了。

    他们才挑着自己的东西上岸。

    令梁晓悦没想到的是,黄小琴一家人还在码头上等着她。

    见她上岸后,黄小琴拉着她到一旁道:“梁嫂子,你的海货不想卖给供销社的话,我堂哥可以帮你卖。

    我家里亲戚多好东西都不够分的。价格你放心,肯定比你在供销社里高,而且当面给现金。

    若是你不想出岛,可以把东西过秤后交给我,我让船长带到码头,我哥来码头取货就行。”

    “还可以这样?”

    黄小琴点了点头。

    “我前些日子听家属院里的嫂子们说你捡的海货多,在供销社里还存了几十块钱。

    倘若你量小,我也不跟你说这事。若是你要卖的东西多,总不能一直在供销社里存钱吧!”

    梁晓悦点头道:“今天带了几十斤大青蟹,个头都是半斤以上的。我跟范嫂子约好了去集市上卖。不知道我们这些挑到集市上能不能卖得掉?”

    “若是一大早去的话,问题不大。这会都十点半了,到集市上已经是中午了。

    想全部卖完可能有点困难。若是你信任我的话,可以直接把这些货都我哥。

    今天,正好我哥来码头接我,要不你们可以谈谈价格。若是你们觉得价格不合适,也可以不卖给他。”

    “这个会不会太麻烦你哥了。”

    “梁嫂子,不麻烦,我哥也能赚点跑腿费。”

    话说到这里,梁晓悦就明白了。

    黄小琴的哥哥要不是做采购的,要不就是混黑市的。

    至于是什么身份,她不会去打听,只要不会给她带来麻烦就行。

    想到这里,她也直接问道:“这样的话,对我们双方都不会有影响吧?”

    黄小琴笑:“放心吧!梁嫂子,你可是我家的救命恩人,我坑谁也不会坑你。”

    “行,那劳烦黄大哥帮我们看看货。”

    说完,黄小琴就去找一旁来接她的堂哥了。

    而梁晓悦也来到等着她的沈行舟等人身边。

    她们几人围在一起,她便把黄小琴的话转述给大家听。

    范桂香道:“我觉得黄同志这个提议不错!我们对于外面的行情也不了解。

    只要比供销社里的价格高就行。人家还能给现金。

    关键是,以后卖货不需要亲自上岸来卖,这就很方便。”

    李斯同道:“只要不会给我们带来麻烦就行。”

    范桂香:“这有什么麻烦。人家小黄给她家亲戚买的。我们卖给谁不是卖。”

    一句话,把这件事情定性了。

    确实牵扯不到她们。

    范桂香跟徐慧琴都觉得可以让黄大哥给个价。

    反正码头附近换货的人也不少,这属于合法的。

    他们这群人在这里看货,也不会引起怀疑。

    不多会,黄小琴带着一个身高175左右的年轻人过来了。

    只见他推着一辆自行车。

    自行车的后座上还绑了两个箩筐,一看就是平时运东西用的。

    这人上来就热情的跟大家打着招呼。还拿出一盒香烟散给在场的男同志们。

    他们三个男人里,只有李斯同抽烟。

    沈行舟跟刘海华都不抽烟。

    黄大哥散完烟首先做自我介绍。

    “我叫黄友兵,子诚是我堂妹夫。我也是帮家里的亲戚们收的货。

    你们的货给我,肯定不会给你们带来麻烦。你们若是信任我,我就看下货,给你们报个价。

    你们觉得价格合适,我们可以现场换货。若是觉得价格不合适,我们就当是交个朋友,不存在强买强卖一说。”

    众人点头,把带来的物资都打开让黄友兵验货。

    黄友兵看完后,满意的点头。

    “嫂子们这些货都晒得很好,品质不错!这些新鲜海货一看就是挑过的。都属于上品。”

    于是,他当即把价格一报。

    范桂香和徐慧琴当即惊讶得发出低呼。

    只有梁晓悦淡定些。

    因为,黄友兵报的价格比供销社高许多。

    以前最便宜的淡菜干0.1元\/斤,黄友兵收0.3元\/斤。

    螺干蛤蜊干:供销社里0.8元\/斤,黄友兵收1.2元\/斤。

    这还是最便宜最常见的海货。新鲜的价格更高,是供销社里报价的两倍。

    几人当场就把货卖给了黄友兵。

    梁晓悦的螃蟹按一块钱一斤卖的。

    两只小青龙都是两斤左右,直接按5块钱一只卖给黄友兵。

    黄友兵当即把钱点好,再用红纸包好交给她们的。

    随后,他压低声音道:“倘若几位嫂子有好货,都可以联系我。哪怕量小我也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