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22章 天水伯约(2)
    齐·临淄宫殿(齐王建时期)

    齐王建听着“起身后向北而望,他真像我的丞相”,好奇地问后胜:“这姜维竟与诸葛亮这般相似?莫非他的才能也与诸葛亮不相上下?”

    【“可青龙偃月没了光

    丈八蛇矛受了伤

    雌雄双股入了仓

    只剩这一把长枪

    岐山外的烽火连

    这一战便是三十年

    横刀立马自阵前

    唯有这一个少年”】

    吴·建业宫殿(孙休时期)

    孙休听“雌雄双股入了仓,只剩这一把长枪”,对濮阳兴叹道:“蜀汉早年人才济济,关羽、张飞、赵云皆是当世名将,如今却只剩姜维孤身作战。

    ‘岐山外的烽火连’,这三十年征战,他怕是从未敢懈怠。”

    濮阳兴躬身道:“主公所言极是。姜维以一己之力延续蜀汉战事,‘唯有这一个少年’(注:此处‘少年’喻其初心不改)的孤勇,纵观天下也少见。

    只叹江东虽有将领,却难有这般为家国拼尽半生的执着。”

    孙休沉默良久,目光扫过殿外:“若江东面临这般绝境,不知有几人能如姜维般挺身而出。”

    【“可惜了长路漫漫

    轮到了魏兵来犯

    他选了向死一战

    仍为的是我大汉

    兵临城下那一日

    我向他传了降字

    毁了他的心中志

    已不知道是几次

    他扔在喊着死战

    我真是无颜去看

    而后的那声长叹”】

    魏·洛阳宫殿(曹奂时期)

    司马孚听歌词“他选了向死一战,仍为的是我大汉”,语气复杂地对曹奂道:

    “姜维到最后一刻仍在死战,即便知晓君主已降,也未放弃。这份对蜀汉的忠诚,连臣都心生敬佩。”

    曹奂轻叹:“‘兵临城下那一日,我向他传了降字’,刘禅此举,不仅毁了姜维的志向,更是断了蜀汉最后的希望。姜维那声长叹,怕是满含不甘与绝望啊。”

    韩·新郑宫殿(韩桓惠王时期)

    张平听“他选了向死一战,仍为的是我大汉”,对韩桓惠王沉声道:“姜维明知大势已去,却仍不肯降,这份对家国的执念,正是我韩国如今最缺的。

    我国常年受秦国欺压,若有臣子能如姜维般‘向死一战’,何惧秦国步步紧逼?”

    韩桓惠王望着天幕,面色凝重:“‘我向他传了降字,毁了他的心中志’,刘禅一句降令,断了蜀汉最后的气数。

    韩国若到了这般境地,寡人纵是想战,怕是也无姜维这般忠勇之臣可用啊!”

    张平垂首叹息:“主公所言极是。如今韩国朝堂人心涣散,多是趋利避害之辈,难寻姜维这般‘宁死不降’的脊梁。”

    【“我听闻亦是断肠

    他早已算到会输

    却还是对着我哭

    说为了那座成都

    甘做那一个匹夫

    我知这天下已定

    便下了最后一令

    我有这一城一命

    勿伤了我的百姓

    我恨我那份猜忌

    没让他用上全力

    我恨那朝中之戏

    辜负了那场知遇

    我怕他拥兵自重

    又怕他是个龙凤

    我怕他也有一个梦

    来把控朕的朝政”】

    齐·临淄宫殿(齐王建时期)

    后胜听“我恨我那份猜忌,没让他用上全力”,躬身对王建分析:“刘禅对姜维的猜忌,是蜀汉亡国的关键。

    姜维‘甘做那一个匹夫’护成都,却因君主疑心难施拳脚,这般境遇,实乃忠臣之悲。”

    齐王建皱眉道:“‘我怕他拥兵自重,又怕他是个龙凤’,君主防臣子夺权,难道不对?若姜维真有反心,蜀汉岂不是更早大乱?”

    后胜摇头:“姜维‘早已算到会输,却还是对着我哭’,其心只为家国,毫无二志。君主当知‘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若如刘禅这般既倚重又猜忌,再好的臣子也难成大事。齐国若想安稳,主公需以此为戒。”

    齐王建沉默点头,目光落在天幕上,似在思索。

    【“他随我降了曹魏

    却降的很不干脆

    他见我只一跪

    更让我甚是惭愧

    眼中的这个家国

    是我二人的心魔

    他不是败在剑阁

    而是的我想苟活”】

    蜀·成都宫殿(刘禅时期)

    郤正听“他不是败在剑阁,而是的我想苟活”,伏地痛哭:“主公!您终于道破了啊!当年剑阁天险,姜将军本可再守数月,若您能坚守待援,未必没有转机!

    可您为了苟活,一纸降令断送了所有,将军是败在您的懦弱上啊!”

    刘禅瘫坐在王座上,泪水决堤,再也无法维持往日的平静,声音嘶哑:

    “孤知道……孤知道……可当年魏兵压境,孤怕……怕成都百姓遭难,怕……怕自己性命不保……”

    话未说完,已泣不成声,满是悔恨与怯懦。

    赵·邯郸宫殿(赵孝成王时期)

    赵胜听“他不是败在剑阁,而是的我想苟活”,对赵孝成王道:“剑阁之险,天下闻名,姜维若得君主支持,未必不能挡住魏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禅为苟活弃国,实在不配为君。当年赵国邯郸被围,主公若如刘禅般怯懦,赵国早已亡了。”

    赵孝成王面色凝重:“君主的抉择,关乎一国存亡。

    刘禅‘想苟活’,却让无数将士流血牺牲,让百姓沦为亡国之民,这般罪过,永世难赎。

    赵国当铭记此训,君主需有死战之心,臣子才有死战之力。”

    【“我被锁在了宫墙

    已认了胜者为王

    那日却收了字一行

    方知道他是诈降

    我望着那封秘奏

    藏到了阁楼之后

    他还是想要斗一斗

    没认这成王败寇”】

    魏·洛阳宫殿(曹奂时期)

    曹奂盯着天幕中“诈降秘奏”的画面,眼中满是震惊,转头对司马孚道:“姜维竟有这般胆量!降了我大魏,仍想着颠覆局势,他就不怕败露后万劫不复吗?”

    司马孚躬身叹道:“姜维心中装的全是蜀汉,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他这‘诈降’,是赌上了自己的性命,只为圆诸葛亮当年的嘱托、圆蜀汉的复国之梦啊!只可惜,终究未能如愿。”

    曹奂沉默良久,轻声道:“这般忠烈之人,即便身为敌将,也叫人敬佩。若他生在我大魏,定能成就一番大业。”

    【“我汉室还是有望

    至少是有人没忘

    我记得他的模样

    天水的那个小将

    我四百年的国运

    还剩这一份密信

    我等着三军来进

    却来了他的死讯”】

    蜀·成都宫殿(刘禅时期)

    刘禅听到“我汉室还是有望,至少是有人没忘”,身子猛地一震,泪水再次涌出,双手紧紧攥着衣角,声音颤抖:“有人没忘……可孤……可孤却忘了啊!”

    燕·蓟城宫殿(燕王喜时期)

    燕王喜听到“却来了他的死讯”,重重叹了口气,对将渠道:“姜维一生为蜀汉鞠躬尽瘁,到最后却落得这般下场,实在可惜!他若生在燕国,定能成为寡人麾下的栋梁之臣,助燕国抵御强秦。”

    将渠道:“主公,姜维的忠诚与执着,是乱世中难得的亮色。

    只可惜,他辅佐的君主懦弱无能,纵有天大的本事,也难改亡国之祸。

    如今燕国面临秦国威胁,更需招揽如姜维般的忠勇之士,方能自保。”

    燕王喜点头,眼中满是怅然:“可如今燕国人才凋零,想要寻得这般臣子,难啊!”

    【“朕最后一个将军

    最后的一段名勋

    我不悔到了如今

    独负了这份衷心

    邓艾想要个首功

    钟会的冒死一争

    就差了一陈东风

    他死在那片雨中

    可惜了文武双全

    可惜了他的忠言

    那天水来的少年

    以身死害了三贤

    遥敬了一杯浊酒

    朕三十年的好友

    将军慢走

    皆怪我这个阿斗”】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