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2章 年轻的魔王意气风发
    “神勇我冠军侯,直捣王庭,六军齐出,西收大河,列郡祁连。”

    刘备伸手指着天幕上的画面,笑道:“冠军侯之功,真乃是大丈夫也!”

    诸葛亮摇着羽扇,“后世之人似是颇为重视开疆拓土,夷灭异族之功啊?”

    季汉众人纷纷低头思索。

    “我倒觉得这好像不是什么好事啊。”

    庞统有一股人间清醒的感觉,“我大汉有一汉当五胡的美名,自然是好事。”

    “后世如此盛赞我朝武功,而冠军侯又是天人也,此种种是否表明后世再无此功可以比拟?”

    关羽眯着眼睛,回忆起之前天幕上的历史。

    那异族人都能打到诸夏的国都了。

    “宋朝不就是丧北方后又丧天下吗?”

    此话一出,庞统觉得心中沉沉,隐隐有刺痛感,当他再抬起头时,忽然发现无论是诸葛亮还是主公,皆是云淡风轻的表情。

    刘备却是朗朗笑道:“大丈夫以天下为志,兴复汉室也是兴复汉家天下。”

    庞统恍然,自己作为刘备阵营的后来者,一直想要和孔明争个高低。

    如今人家心中之志,早已从取益州以傍身,携荆州以争北转化为了志在天下。

    庞统啊,你可是自诩凤雏,可千万不能再落后他人了!

    「十七岁,

    不是十六岁,

    也不是十八岁。

    霍去病首战此功时,只有十七岁。

    大家可以想想看,自己的十七岁正在做什么呢?」

    【“吾未壮,壮则变。吾未老,老则变。吾已老,下辈子再说!”

    “阿巴阿巴?”

    “刘邦:???”】

    十七岁!

    原来真的能有人年少成名,在这充满青春感的年纪里功成名就。

    对于许多人而言,十七岁正是人生韶华梦幻的时候。

    圣人言:三十而立。

    所以,人生的起点正是十七八岁的年纪。

    许多人还在求索的阶段时,霍去病就已经完成了人生的高光,之一。

    这只是他的起点,也是芸芸众生一辈子难以企及的终点。

    与此同时,各时空的古人都感到了扎心。

    他们忍不住去想自己的十七八岁在做什么呢?

    村头逗狗。

    勾栏听曲。

    种地翻菜。

    读书求学。

    答案是不一样的,但性质是相似的。

    越是这样去想,他们心中对霍去病彪炳史册的功绩就也感到钦佩。

    不是他们不能以此为目标,去完成。

    而是他们没有这样的十七八岁。

    唯有被点了名字汉太祖本尊,有些不自在。

    刘邦:......

    乃公希望能有人管一下,勿cue,谢谢。

    “乃公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花期,只是绽放的时间不同罢了。”

    刘邦朝着看笑话的吕雉回了个微笑。

    吕雉轻掩着抿了口清酒,“陛下的十七岁在做什么,臣妾属实不知道。”

    “不过,陛下的四十七岁倒是过得挺有意思的。”

    先秦时期

    许多的圣贤名人心潮起伏不断。

    他们学成本事,致力于辅佐君王成就一番事业。

    原以为自己已经是夫子口中的天骄,可以站在时代的顶点。

    却被天幕上的后世,一巴掌拍在了沙滩上。

    匈奴的单于气色灰白,年轻的魔王意气风发。

    唐朝

    贞观时期

    大部分人都是熟读汉朝史书的,就算没有去研究过汉代奠基的大臣,也对那时的名人故事耳熟能详。

    文官们兴许早就练就了厚脸皮的本事,能够以我学文的打仗不在行来宽慰自己。

    或是读书不比习武,没有沉淀是学不完的。

    那些跟随李世民打天下的武将勋臣们,尚能嘻嘻哈哈一下,勉强过得去心里的坎儿。

    你骂就骂吧,反正我都到了颐养天年的年纪了,功勋荣誉都不少。

    勋臣中,位置并不靠前的李靖扯着嘴角,微微一笑。

    老夫一把年纪了,正是创业的时候。

    能不能别提这么敏感的词语?

    李药师年少成名是没错,可成就一番事业的时候都一把年纪了。

    甚至,要没有李世民当初劝着,他两次都差点被李渊砍头。

    汗流浃背了,铁铁。

    李世民眼角含笑,胸膛更是有力气的挺了挺,甘露殿群臣的表现他尽收眼底。

    十七岁很强吗?

    可曾听闻十四岁的太原公子?

    十六岁的唐公子轻骑救隋帝?

    十八岁的晋阳起兵平定天下?

    李世民的心思,人人皆知。

    殿中的群臣看着自己陛下像一只小孔雀一样,一直在“搔头弄耳”引人注意。

    群臣:你能别笑了,行吗?

    李世民饶有兴致的看着天幕里的冠军侯,心中的自信劲儿也越来越大。

    或许,他自己十七岁的成就没有霍去病那么闪耀。

    可霍去病的二十五岁,绝对比不过他的成就。

    “年少有为不过是少数,诸卿可不要太上心啊!”李世民十分的凡尔赛。

    “魏武都曾言大器晚成必有大本事!”

    “诸位,莫要自薄!”

    贞观群臣咧着嘴,呵呵。

    随后,回复了自家陛下一个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

    「其实,大家也不用太伤自尊了。

    霍去病出征之前,在长安城那是叫一个“无恶不作”啊!

    在长安你随便打听,都知道鲜衣怒马少年郎霍去病的名头。

    纨绔子弟这个词甚至可以说是为他量身打造的。

    达官显贵家的子弟?看你不顺眼,揍一顿。

    诸王公主家孩子?看你不乐意,揍一顿。

    我管你是谁,敢惹小爷不开心,就是一个揍。」

    「难道说长安城里的纨绔子弟就对霍去病没一点办法了吗?

    其实不然。

    据说霍去病出征时,五陵少年们欢聚一堂,喜极而笑,奔走相告,庆祝祸害他们多年的大魔头离开了。

    若是说出征前武帝和卫青不太信任霍去病祸害人的本事,这群贵族子弟就不一样了。

    他们坚信,祸害他们多年的霍去病,走到哪都是祸害精。」

    天幕下各朝的贵族显贵家的纨绔们,人都麻了。

    比家世,好像比不过。

    比事业,好像比不过。

    甚至比纨绔能力,居然也搞不过人家。

    你能不能不要六边形战士,给我们留一条活路啊。

    最起码家里老爷子,提起名字时,还能夸一句“我家那小子败家能力不错”。

    汉朝

    长安城里的显贵家子弟们泪目了。

    天老爷,可算有人能为我们发声了!

    谁懂啊家人们!

    霍去病这小子刚开始揍人还找理由。

    后来演都不演了。

    见面了就揍。

    甚至揍完还来一句:都J8哥们,下次再玩记得喊我。

    呜呜呜...

    有你这么交流感情的吗?

    我们挨了打不可气,最可气的是还告不了状。

    长安县的昏官,看见状书上的名字直接把我们给撵出去了。

    家里的老头没他舅舅官位大,而且人家身后还站着个皇帝。

    为我发声!

    为我发声!

    这么多年了,可算有青天大老爷批斗霍去病了。

    ————

    ———

    跪求免费小礼物支持和催更0_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