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9章 看热闹的不嫌事大
    「事已至此,宋皇后也知道无力回天,直接开摆:

    “吾母子之命,皆托官家。”

    当初,赵匡胤欺负孤儿寡母得来了江山时,绝对没有想到,自己百年之后,弟弟有样学样,欺负他留下的孤儿寡母。

    正所谓太阳底下没新事儿,历史就是好大个轮回也。」

    北宋初年

    赵匡胤从椅子上猛然站起,不管前面斧声烛影是否为真,倘若如正史记载,单单这一条插手宫闱就足够他暴跳如雷了。

    好似天幕的言论:正史你都不信,还信什么?

    纵然青史会被用心之人隐瞒、修改,但正史仍会保持一定的公正性。

    尤其是那刺眼的四个字:孤儿寡母。

    更是挑动了赵匡胤不愿触及的逆鳞。

    别看赵大比宋皇后大了正正二十五岁,两个人可是琴瑟和鸣,夫妻关系好的很:

    “后性柔知礼,贤淑明德,帝每退朝,常具冠帔候接,佐御馔。”

    宋皇后性格很好,人见人爱,赵匡胤上一天班回到后宫时,宋皇后都会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早早迎接皇帝回家,替他更衣,为他递上热口的饭菜,陪他聊天解乏。

    此时的赵大豁然扭头直直的盯着赵光义,额上的青筋不断抽动:

    “好胆!好一个烂怂的小牛汁阿堵臜秽物!”

    “朕三令五申,禁止淫教邪僧,你还敢亲善秃子,好毒医庄客,此乃犯禁之举。”

    “又残害骨肉同胞,迫残天家血亲,尽使阴私手段,可有一点亲亲之心?”

    “养你,如养豺狼也!”

    赵大的胸膛剧烈的起伏着,一双虎目睁得极大。

    殿内鸦雀无声,甚至有人心底羡慕刚才领了差事的小内侍了,起码不用在这文德殿里继续提心吊胆。

    以往玉面春风的晋王爷受着赵大劈头盖脸的臭骂,心中不免失望。

    再想起刚才一连串的命令,皆是针对自己而来,失望也演为了绝望。

    ......

    恰此时,天幕又有了些许的变化,无论秦朝的始皇帝、汉朝的汉武帝、还是唐朝唐太宗等等。

    许多时期的朝堂上,又出现了一个小型的光幕。

    熟悉的只的声音再次响起:

    “天幕聊天室已试投放部分时空,接收到光幕的朝代可进行跨时空聊天。”

    紧接着,又浮有数行小字在其下进行条款注释。

    明朝时空。

    大明的天子朱元璋饶有兴趣的绕着凭空出现在眼前的光幕转了几圈。

    那道光幕略有卧房常用的屏风那般大小,最下方则是一行空白。

    他伸出手指戳了戳,那光幕就像水波一样晃动了一下,而手却没有任何知觉的径直穿过。

    “标儿,拿个剪刀过来。”

    朱标:???

    马皇后没好气的说道:“八八,你要做什么。”

    老朱嘿嘿一笑,看向马皇后严肃的脸,解释道:“咱不是稀奇嘛,嘿嘿。”

    “你们也都过来看看,这小光幕如何使用啊?”

    奉天殿上的众人,像徐达、李善长这般的重臣先凑了过去。

    小朱棣也跟着兴高采烈的向前硬凑。

    就在众人研究“聊天室”要如何使用时,一道文字已经浮现在其上。

    {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大你先别慌,自古便有主少国疑的故事,朕能理解,你们兄弟之间兄终弟及的传统朕也理解,听朕一句劝:赵二小兄弟虽然行为有些僭越,罪不至死,你们兄弟和睦才是最好。}

    北宋初年

    文德殿上,凭空出现的那道小光幕忽然浮现出一段文字。

    众人结合天幕此前言语,很快反应过来,这是唐太宗在贞观年间和他们说话呢。

    群臣又惊又喜,试问唐太宗的名气谁人不知,没有人不是李世民的小迷弟,没有大臣不想当李二的臣子的。

    一边有着线下面基,与偶像有了股莫名牵连的激动。

    一边,听着李二的打趣,众人那叫一个股颤心惊!

    太宗爷,别说了,怕!

    赵匡胤自然瞥见了李二不怀好意的凑热闹,明知是玩笑话,仍是一股怒火涌上心头。

    “豺狼!豺狼!”

    赵二被吓得连连后退。

    怒火中烧的赵匡胤仍在步步紧逼,可怜兮兮的赵二都快被逼到墙角了。

    “陛下,官家,兄长!”

    赵光义身形晃动,语气带有哭颤音:“兄终弟及并不鲜见啊!或是您未来为大宋江山着想,传位于臣弟呢?”

    “后世种种推测,也未有一言明确说臣弟有公然加害您啊!”

    赵匡胤冷笑一声,只是道:

    “如此说来,此三人之事儿你都承认了?”

    那肯定不能认,打死也不会认。

    赵光义嘴硬道:“非也,兄长,那......”

    话还没说完,便听到群臣中有人惊呼:“官家,莫要如此啊!”

    下一秒,赵光义眼冒金星前只感到一股强劲的罡风从右侧袭来......

    明朝,洪武年间

    朱元璋终于弄明白怎么发言了。

    看到唐太宗说了话,不肯让人专美于前的朱元璋立刻着笔墨,在纸上写了句话,向着光幕丢了过去。

    在奉天殿众人的目光下,那团纸触到光幕的一瞬间,一道白光乍现,吞没了纸团。

    小光幕上:

    {明太祖朱元璋:可是唐太宗李世民?你****************}

    贞观时期,君臣众人见到老朱发来的消息,一时摸不着头脑,这和尚说的是什么,看不懂啊。

    但对面是一位恢复中华,建立大一统汉家王朝的开国之君,该给的尊重还是要的。

    李世民便很有礼貌的写了一团纸:“吾正是贞观天子也。”

    明朝

    “爹,你说啥了?怎么都是一些看不懂的画押。”朱棣一脸好奇。

    其余人跟着点了点头,疑惑的看向上位。

    “嘿!”朱元璋惊疑了一声,语气带着稀奇,“咱就想给李二说他死之后,他的儿子把他的小老婆给**了,怎么丢过去变成了鬼画符?”

    闻言的马皇后一脸无语,上前揪着老朱的耳朵,笑骂道:

    “大臣和孩子们都在呢,你这儿老不正经的。”

    光幕此时也浮现了一段文字,“禁止剧透历史!”

    洪武时期的君臣这才恍然大悟。

    他们虽不知“和谐”这词的用意,可光幕讲的规则还是听明白了。

    朱标这时候插话进来道:“爹,你刚才肯定没看完下面那几行小字,里面除了写怎么聊天外,还有聊天规则呢。”

    贞观年间

    “那赵大怎的半天不回话?”李世民蹙着眉言道:

    “太没礼貌了吧?”

    殿中,房玄龄摇了摇头,挂着苦笑道:“陛下,您就不怕大宋朝兄弟反目,亡了国?”

    “嗨!”

    李世民显得十分大气,摆了摆手:

    “赵大肯定是有本事的,朕就是看不惯他们兄弟相争,再生了间隙,这才好言相劝嘛。”

    贞观大臣们面面相觑,自家陛下话虽然说得好听,可表情就差把乐意看到大宋朝兄弟相争的闹剧给尽写脸上了。

    您这儿拱火功夫,炉火纯青。

    虽然半天都没等到赵大的回复,心情不错的李世民一点儿也没怪罪人家。

    肯定是赵大正在忙,没空回朕。

    ...

    ——

    (留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