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94章 吃上尚书长女软饭的那个书生32
    不一会儿,环佩轻响,香气微拂。

    孟枕月在丫鬟的陪伴下,袅袅婷婷地走入正厅。

    她今日显然是精心打扮过。

    穿着一身藕荷色绣折枝玉兰的襦裙,梳着精致的发髻,戴着相配的首饰。

    淡扫蛾眉,轻点朱唇,既不过分艳丽,又衬托出她的清雅气质。

    她微微垂着眼睫,脸颊泛着淡淡的红晕。

    走到厅中,对着纪父纪母盈盈下拜:

    “枕月见过纪伯父,纪伯母。”

    声音轻柔婉转,如同出谷黄莺。

    纪父纪母一见,更是喜得合不拢嘴,连声夸赞。

    忙让丫鬟扶起,送上早已备好的丰厚见面礼。

    孟枕月又转向纪黎明,飞快地抬眸看了他一眼。

    见他正目光灼灼地看着自己,唤了一声:

    “纪...纪公子。”

    纪黎明含笑回礼:“大小姐。”

    双方家长看着这对璧人,皆是满心欢喜,觉得再般配不过。

    求亲一事,消息很快从尚书府传出。

    才子佳人,佳偶天成。

    不日将行六礼。

    ———

    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

    纪黎明被元宝哭喊着叫起来了。

    他一摸脸,看着带着雾气的窗外。

    庆幸自己不用上朝,又庆幸自家有钱。

    因为有资格上朝的大官们还得早起起码一个时辰,也就是说两个小时。

    他家有钱,官职一确定下来,连忙蹭着岳父大人的势力,又在翰林院附近买了个三进的大宅子。

    再加上马车,也就一炷香的时间就到了。

    这要是住得离得远的,还得算上通勤时间。

    轻则半个时辰,重则两个时辰,都是有可能的。

    这是上班吗?

    这简直就是要命啊。

    好在他就是一个刚入官场的小官,能背靠着岳父“狐假虎威”。

    稍微迟到早退一点什么的,应该没什么大不了?

    完全不知道他岳父大人对他寄予厚望。

    纪黎明庆幸不已。

    在元宝的伺候下,他换上了那身代表着清贵与荣耀的深绿色翰林院修撰官服。

    官服裁剪合体,以银线绣着精致的云雁补子,衬得他身姿愈发挺拔,少了几分状元服的耀眼夺目,却多了几分沉静内敛的威仪。

    “我儿穿这身官服,真是好看!”

    用完了早膳,纪母亲自为他整理衣襟,眼眶微红,满是骄傲与不舍。

    纪父也叮嘱。

    “黎明,翰林院虽清贵,却也非等闲之地,谨言慎行,多看多学,少说少错。”

    “爹娘放心,我知道。”

    翰林院位于紫禁城外围,虽在宫墙之内,却自成一格。

    朱红大门略显陈旧,却透着百年积淀的庄严肃穆。

    门前古柏参天,鸦雀无声,只有身着各色官服的官员们低声交谈,步履匆匆地进出。

    纪黎明在门前验过官凭文书,由一名身穿青袍的小吏引着,踏入这座无数文人心中的圣地。

    他被引至掌院学士值房外等候。

    不多时,便被传唤进去。

    掌院学士是一位年约五旬、面容清癯、目光锐利的老者。

    姓周,是朝中颇有名望的老臣。

    他端坐案后,看着眼前这位风头正劲的新科状元。

    神色平淡,并无太多热络。

    三年一个状元郎,他都习惯了。

    何况他本人就是那一期的。

    顶多眼前这位是六元及第。

    “下官纪黎明,参见周大人。”

    纪黎明依足礼数,躬身行礼,态度不卑不亢。

    周学士淡淡应了一声。

    例行公事般地训诫了几句“翰林清要,当勤勉王事、恪尽职守、戒骄戒躁”之类的话。

    随后便吩咐一名姓王的修撰,带他熟悉环境并安排具体事务。

    王修撰年纪稍长,态度还算和气。

    他领着纪黎明在翰林院内转了一圈,大致介绍了各堂署的职能。

    制诰房负责起草诏书敕令,起居注馆负责记录皇帝言行,国史馆负责修撰史书,藏书楼则汗牛充栋......

    最后,将纪黎明带至一间宽敞的廨房内。

    这里便是修撰、编修们平日办公之所。

    屋内陈设简单,数张宽大的书案整齐排列,上面堆满了各类典籍文书。

    几名同样穿着绿色或青色官袍的官员正伏案疾书。

    听到动静,纷纷抬起头来。

    目光交汇的瞬间,纪黎明能清晰地感受到各种复杂的情绪。

    有好奇,有审视,有不易察觉的嫉妒,也有几分冷淡的疏离。

    他这位“六元及第”的状元郎,又是尚书府的准女婿。

    甫一入院便注定无法平凡。

    王修撰简单介绍了几句:

    “诸位,这位便是新科状元纪黎明纪修撰,今日起便与诸位一同当值了。”

    纪黎明上前一步,对着众人拱手一圈,语气平和:

    “在下纪黎明,初来乍到,于翰林事务诸多不解,日后还需向诸位前辈同僚多多请教,望各位不吝赐教。”

    他的态度谦逊而得体,几位同僚见状,也纷纷起身还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表面上的客气还是维持住了。

    只是那笑容底下有几分真心,就未可知了。

    王修撰给他指了一张靠窗的空书案,又搬来一摞厚厚的过往诏令文书和馆藏条例:

    “纪修撰初来,可先熟悉一下院中旧例和文书格式。”

    “若有不明之处,可来问我或请教其他同僚。”

    “多谢王大人。”

    纪黎明谢过,便安然坐下,开始翻阅那些枯燥的文书。

    他心知肚明,这是新人必经的过程,也是一种无形的下马威和观察。

    纪黎明并不急躁,沉下心来,一字一句看得极为认真。

    偶尔提笔做些笔记,神态专注,仿佛手中是什么了不得的经典巨着。

    浑水摸鱼,不是纪黎明自夸,而是在场的各位就真没有能打的。

    午间大家在翰林院的公厨用饭。

    纪黎明胡乱吃了两口,就琢磨着以后还得回家吃饭了。

    这实在不太好吃啊!

    显然不止他一个人这么想,因为还有人是家里送饭过来。

    味道香得勒......

    纪黎明在翰林院的日子,在其他人看来挺枯燥的。

    其实他本人过得还挺充实。

    每天将分派的文书工作处理好。

    他就泡在藏书楼中。

    明面上看的是前朝档案、地方志书,甚至是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官员笔记杂谈。

    全是工作上的事情。

    实际上,趁人没注意的时候,他发现这里好多志怪小说。

    全部都是他没看过的,又新奇又有趣,简直让他乐不思蜀。

    纪黎明算了一下,就以藏书楼的储备量,等他看完了这些,起码得到一年后了。

    而且,这些志怪小说还在不停地补充。

    这里就是他的天堂啊!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