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96章 吃上尚书长女软饭的那个书生34
    新婚燕尔,自是浓情蜜意。

    一日晚膳后,纪黎明屏退左右,携孟枕月步入书房。

    他取出一个紫檀木匣,郑重地放到她面前。

    “娘子,此物交由你保管。”

    纪黎明语气温和却坚定。

    孟枕月疑惑地打开木匣。

    里面并非金银珠宝,而是一叠厚厚的账册、地契、房契以及数枚代表着各地商铺管事权限的印信。

    她美眸圆睁,惊讶地抬头:

    “夫君,这是......”

    “这是我纪家几乎全部的产业明细。”

    纪黎明握住她的手,目光坦诚:

    “我志在朝堂,于经济庶务一则无心深究,二则官身亦不便过多插手商事,父亲年事渐高,母亲亦不堪劳碌。我思来想去,唯有托付于你,我最是放心。”

    他顿了顿,眼中充满信任:

    “我知你自幼受岳母教导,于管家理事,经济算计上极有天赋,纪家这些产业,交到你手中,我自然放心,即便...即便有所亏损,亦无妨,万事有我。”

    这份沉甸甸的信任,瞬间击中了孟枕月内心最柔软也最坚韧的地方。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眼眶的微热,郑重点头:

    “夫君信我,我必不负所托。枕月定当竭尽所能,为夫君守好这份家业,绝不让它成为你的后顾之忧!”

    接下来的两个月,孟枕月几乎足不出户,终日埋首于书房那堆积如山的账册之中。

    她不仅看总账,更细查每一处铺面、田庄、作坊的细分账目,不放过任何一丝疑点。

    同时,她以主母的名义,分批召见各地赶回的大掌柜和管事。

    她并不急于立威,而是以请教的态度,细细询问每一处产业的经营细节、市场行情、对手情况、人手构成,甚至当地的风俗人情。

    她问的问题往往切中要害,让那些积年的老掌柜都不敢小觑这位年轻貌美的新主母。

    在孟枕月的精心打理下,纪家的产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蓬勃发展起来。

    原本只是中等规模的绸缎庄,成了京城贵妇小姐们最爱光顾的“锦绣纪”。

    原本利润微薄的书坊印书铺,因着“状元”“翰林”的名头,出版的书籍变得洛阳纸贵。

    原本普通的粮油铺子,因为她精准地判断和囤积策略,利润翻了几番。

    甚至连那些原本不被看好的田庄,也因她引入了新的作物和更高效的管理方式,收成大增。

    一年下来,纪父纪母查看年终总账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家族整体的利润,竟然比去年增长了近一倍!

    那些原本需要不断贴补的亏损点早已消失不见。

    处处都是盈利的喜报。

    “这...这真是......”

    纪父激动得手都有些抖,看着儿媳的眼神充满了惊叹和欣慰:

    “枕月啊,你真是我纪家的福星,黎明能娶到你,是我纪家祖上积德!”

    纪母更是拉着孟枕月的手,心疼又骄傲:

    “好孩子,真是辛苦你了,没想到你竟有这般大的本事!快歇歇,别累坏了身子。”

    ———

    这日,府中又添一桩喜事。

    二小姐纪明澜与秦余的婚事也正式提上了日程。

    秦余自脱离秦家,得纪黎明相助拿回生母嫁妆后,便在京中安稳下来。

    他并未倚仗纪家的势力坐享其成,而是用那笔钱,在纪黎明的暗中指点下,于文人墨客常聚集的琉璃厂附近,盘下了一间不大的铺面,开了间名为“余墨斋”的书画铺子。

    他本就学识不俗,眼光也好,为人又诚恳可靠。

    纪黎明暗中让同僚好友们常去光顾,渐渐带动了人气。

    秦余经营得用心,装裱手艺出色,小店生意颇为红火。

    虽不能与纪家庞大产业相比,但也足够小两口富足安稳地过日子。

    更重要的是,秦余找到了安身立命之本,恢复了自信与从容。

    纪父纪母见秦余踏实肯干,对明澜又是一片真心,且如今身家清白,欣然同意了这门亲事。

    婚事虽不及纪黎明迎娶尚书千金那般轰动全城,但也办得热热闹闹,体面风光。

    纪明澜一身红妆,嫁给了这个历经波折,终得圆满的如意郎君,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光彩。

    二姐出嫁后,纪府似乎一下子安静了不少。

    最不适应的,反倒是年纪最小的纪灵犀。

    她自幼与二姐感情最好,如今姐姐出嫁,她顿觉寂寞了许多。

    小姑娘及笄之后,出落得越发娇俏灵动,眉眼间继承了纪家的好样貌,性格却比二姐更添几分天真烂漫。

    纪黎明对这个古灵精怪的小妹一向疼爱有加。

    他纪黎明的妹妹,自然要千挑万选,觅得一个真正可靠,有前途的良配。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