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01章 又是一年
    何锦花想到之前的时光,情绪稍微有点低落。

    “娘的陪嫁首饰,之前要用银子的时候都给当掉了。”

    何明风怕勾起何锦花的伤心事,赶紧说道:“今天咱们给娘买新的。”

    “嗯!”

    何锦花不再去想之前的事情,用力地点了点头。

    日子总得往前看,而且她们家的日子越过越好了。

    “上次赶集,我见集上有大娘戴了个玉镯子......”

    “瞅着挺漂亮的。”

    何锦花说道。

    “娘素日里干活,银饰最实用。”

    何明风道:“等以后赚了银子,再给娘置金货。”

    “嗯。”

    何锦花点了点头。

    银匠铺的老师傅听到这姐弟俩的对话,会心一笑。

    从后台捧出个木匣子,里头躺着几对银镯子。

    “两位看看这个。”

    老师傅笑呵呵道。

    这俩孩子真孝顺呐。

    “这对镯子好。”

    何锦花眼睛立刻亮了起来,点了点其中的一对镯子。

    上面錾刻蝙蝠。

    何明风翻过镯子内侧瞧了瞧,只见上面刻着‘福寿安康’四个字。

    “就要这一对吧。”

    蝙蝠寓意着“福”。

    是个好寓意。

    何锦花也看中了,兴奋地点了点头。

    这还是她长这么大第一次送娘亲东西。

    何明风又看了看其他东西。

    挑了一个细一点的柳叶银手镯,加上一对桃花耳钉。

    何锦花好奇地看过来:“怎么还要挑东西?”

    “姐,这是给你的。”

    何明风笑眯眯地说道。

    他现在可是整个何家最富裕的人了。

    何家现在稳定的收入来源有三个。

    一个是种地的收入。

    这两年岁成好了,除了何家人自留的粮食之外。

    还能匀出来一部分富余的。

    要是按照之前何家人全体上下勒紧裤腰带供何有业念书的情况来看。

    这部分富余的口粮必定会被何见山卖了换钱用。

    但是现在,这部分口粮何家人就自己留存起来了。

    预备万一后面年岁不好的时候拿出来救急。

    二是何家每年固定的卖茶油的钱。

    也是何家一年之中最大头的收入。

    因为有了马家这个固定的大客户,每年何家卖茶油都能得一百多两银子。

    刨除请陈家大舅带人来打理油茶树的费用,何家还能剩个九十多两。

    就这些,马府的刘管事还频频抱怨茶油不够用的。

    于是何家请了陈大舅带人开始种树养树,争取再把规模扩大一些。

    三就是何家的酱菜作坊的收入类。

    每个月固定去给县里的味香坊送三四次的酱料。

    每次大约能挣个几百文,银钱一月一结。

    每个月能入袋个二三两银子。

    二三两看起来和卖茶油的一百多两银子相比,不算什么。

    但是一年累积起来,也有个二三十两。

    光这一项收入,已经是曾经的何家不敢想象的了。

    至于何明风,他那里可是有自己的小金库的。

    点心铺的分成、火锅的分成、味香坊的分成,还有陈坊主那边书刊的分成。

    何明风已经小攒了一笔钱,有上百两银子了。

    虽然上百两在石塘村看起来轰动极了,但是何明风心里清楚。

    这不过是杯水车薪。

    一百两,在武县县城买套院子都只能买位置不好的。

    看来他还是任重而道远啊!

    “给我的?”

    何锦花闻言惊讶极了,连忙摆手:“之前你已经给我买过东西了,再说了,我在家待着,又不出门。”

    “戴这些东西做什么?”

    “戴不戴是姐你的事儿,买不买是我的事儿。”

    虽然手中银子买房还不太够,但是给姐姐买个小首饰,还是不成问题的。

    何明风掏出一个小银锭,何锦花面上闪过一丝迷茫。

    “小五,你,你哪来的银子?”

    何明风狡黠一笑:“姐,你忘啦?”

    “我现在可是廪生,是有廪米的。”

    “还有,我在书坊帮忙抄书了,也挣了些。”

    何锦花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可千万莫要耽误你念书就好。”

    说着,何锦花也从自己的荷包里掏出一串钱,有些羞赧地递给了何明风。

    “说好的,咱们一起给娘买镯子,这钱你得收下。”

    这是她在酱菜作坊的工钱。

    不过跟小五相比……她出的钱太少了。

    “好,娘知道了一定很高兴。”

    何明风知道这串钱不收,自家姐姐肯定不会安心。

    于是接了过来。

    果然,接过来之后何锦花面上的表情都轻松了。

    姐弟俩出了银匠铺,集市已如煮沸的汤锅。

    何大郎、郑氏、何三郎几个人正提着篮子,背着筐子,逛得火热。

    何四郎踮脚去够灯笼铺最上头的走马灯,被何大郎拎着后领拽回来:“四郎,先帮你嫂子提年货!”

    郑氏蹲在干货摊前挑桂圆干,竹篮里已堆着核桃、红枣。

    “这桂圆干是南货呢,咱们这里可不产这个。”

    “这得选壳薄肉厚的。”

    她剥开一颗塞进何锦花嘴里,“妹妹尝尝,甜不甜?”

    “甜!”

    何锦花嚼着桂圆肉,腮帮子鼓鼓的。

    郑氏转头又对摊主道:“再来两斤,除夕夜蒸八宝饭用。”

    摊主不由得比了个大拇指:“还是这位娘子会吃!”

    何三郎在肉铺前驻足,望着案板上油亮的腊肉咽了咽口水。

    “老板,来块腊肉!”

    他话音未落,何大郎已掏出钱袋,指了指一旁的腊鱼:“再要两条鱼。”

    众人一路买着,日头西斜时,众人肩上扛的、手里提的全是年货。

    何三郎晃着新买的千响爆竹,何四郎抱着一坛清酒。

    何明风揣着两包桂花糕。

    众人回家之后,张氏的眼睛都直了。

    “乖乖!你们怎么买了这么多东西?”

    虽然日子过的阔了些,张氏看着还是不由得有些心疼。

    “这得花了多少钱呐?”

    “老大媳妇,孩子们高兴,花些就花些吧。”

    何见山坐在院子的门槛旁,举着一杆烟枪,悠闲地吞云吐雾。

    “大过年的,花点钱算什么。”

    “爹说的是。”

    张氏一想,新媳妇也在呢,便没再说什么。

    很快,一晃眼,就到除夕了。

    除夕夜,何家小院张灯结彩。

    何有田将老旧的八仙桌擦了又擦,还重新补了掉色的漆。

    张氏把何明风写的春联贴在门上,红底黑字映得满院喜庆。

    何有粮、周氏两口子把家里的牲口早早就喂饱了。

    “嘿,今儿过年,让你也跟着吃顿好的!”

    何有粮给后院的骡子洒下一大把黄豆,拍了拍骡子脑袋。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