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4章
    许衡麾下张辽、高顺,

    正率军虎视城外。

    郭嘉沉声道:

    \"种辑、吴子兰、王子服、吴硕各部,

    皆可调动。\"

    \"太尉无兵,

    皇叔汝南兵马又远...\"

    刘备猛然醒悟:

    汝南万余将士,

    关羽张飞可带数千精锐。

    剩余兵力...

    不如交由郭嘉!

    \"接印!\"

    刘备解下将印:

    \"如何出城?\"

    郭嘉躬身行礼:

    \"车马已备,

    趁乱从北门走——

    那儿还是许衡旧部。\"

    \"他日重逢,

    必倒履相迎!\"

    刘备紧握郭嘉双手:

    \"若救出逸风...

    定要他来寻我!\"

    车轮碾过青石路,

    许都的乱局,

    此刻才真正掀起。

    刘备脱身出了城门,和简雍二人皆是汗流浃背。

    \"自那日赴曹操宴席,我便察觉必须尽快离开许都,只是没想到事态竟急转直下。\"

    \"若不是许衡相助,恐怕连那场宴会都难以脱身。\"

    \"眼下局面,显然是二人设下的圈套。\"

    \"但这次曹操竟下达七日斩杀之令,看来是动了真格!\"

    刘备攥紧拳头,深知此番能顺利出城,全赖许衡执掌执金吾的要职。若非许衡甘愿以身犯险布局周旋,自己恐怕插翅难逃。

    \"主公,此刻无暇顾念他人。待我将您送出城外,便立即赶往汝南召集云长、翼德前来接应。\"

    \"您北上与袁绍会晤时,最好先联络其谋士许攸。\"

    \"子远与我有旧交,自当寻他相助。\"

    刘备紧握简雍双手,出城后分了一匹战马给他。自己仅带着十三名亲卫向北进发,队伍显得异常冷清。

    谁能想到,最终竟要以逃亡的方式离开许都。终究未能获得天子垂青——如今汉室权柄已牢牢掌握在曹操手中,再难撼动。

    ......

    与此同时,许都各营陆续传来 ** 消息。

    \"许衡的部队 ** 了!\"

    这则情报让朝野震动。公卿大臣们都意识到,这场内乱一旦爆发,就难以轻易平息。

    曹操欲诛许衡,但其麾下精锐岂会坐以待毙?许衡在皇城驻守的上万兵马皆是百战精锐。而曹军分散各地,短时间内难以集结。

    \"反了!许衡当真反了!\"

    \"我早说此子必有异心!大哥,速速发兵吧!\"

    \"立即派兵封锁各处城门,切断许衡部队的进出通道!\"

    \"只要守住要冲,同时快马传令东郡的元让将军......\"

    群将汇聚一堂,于禁、李典等皆在列,众人义愤填膺,却迟迟等不来曹操的军令。

    \"寿春急报!速召子孝将军回援,务必在皇城诛杀许衡!\"

    \"军令未至,不如直接率兵入城!\"

    曹洪猛然抬手:\"且慢!子孝与元让尚未归来,不可擅动。\"

    \"此刻进城只会徒增混乱。\"

    他目光阴鸷地扫过众人:\"区区许衡,难道他麾下士卒真敢犯上作乱不成?\"

    ......

    董府内,噩耗骤至。

    \"金吾卫掌控皇城,曹军围困外城...\"

    董承如遭雷击,手中茶盏砰然落地。

    这与他预想的截然不同!

    原本以为自己才是受苦之人,岂料许衡竟...

    \"荒谬!\"

    他正自惊疑,吴子兰与王子服已疾步闯入。二人身着劲装,神色亢奋。

    \"大人!天赐良机!\"王子服虬髯颤动,\"许都暗探尽出,正往金吾卫营地集结!\"

    \"贾诩已持我将印调兵,大理寺战事已起!\"

    董承攥紧拳头:\"可校事府耳目...\"

    \"给我令信!\"王子服按剑上前,须发皆张,\"由我亲往!\"

    (伸手向董承索要兵符。

    若能取得兵符,便可调遣城外驻军。董承麾下五千精兵就在近郊。

    这些年来不断扩充军备,日夜操练。原本是皇城外围的戍卫部队。

    但众人都心知肚明,董承一直在暗中训练部属,准备伺机攻占许都,迎奉天子迁往他处。

    只要见到兵符,这支军队定会立即响应。

    不仅如此,长水和越骑两校尉麾下还有三千内卫军。

    虽缺乏战马,但武器装备极为精良。徒步进城只需片刻,此刻已开始集结部队。

    \"再等等!\"

    董承断然拒绝。此事关系重大,来得太过突然。一旦起兵便再无退路。

    \"还等什么?!\"

    \"再观望片刻!\"

    董承喝止二人,拒绝交出兵权,反而命人备宴,在家中饮酒等候。

    即便校事府察觉有异,发现家中来了这两位不速之客,他也能自圆其说。

    就这样一直等到夜幕低垂。

    时间流逝许久,城内暗潮汹涌,但金吾卫大营依旧紧闭,无人知晓曹纯生死。

    典韦令全军整装待发,备足粮草,外围布置强弓硬弩,严守各处街巷。

    城外通道已被曹军全面控制,虎豹骑将往来要道围得水泄不通。

    准备断其粮道。

    金吾卫驻地毗邻皇城,存粮有限。真正的粮仓设在数里外的许都另一侧。

    同样重兵把守,严防典韦率军突袭。

    城外的张辽与高顺早已获知城内动向,调兵占据东郡要道,随时准备拦截东来援军。

    大战一触即发。

    这剑拔弩张的态势令所有人神经紧绷,只待有人打破平衡。

    军情如火,瞬间传遍许都内城。

    百官公卿皆已探得风声。

    将至子夜时分。

    一道足以打破微妙平衡的消息骤然传开。

    \"大人!\"

    董宅内,密探疾步闯入,直奔后院,俯身在董承耳畔低语数句。

    话音未落,董承目光骤亮:\"当真?\"

    \"千真万确!校事府已拿人!\"

    报信者匆匆离去。董承转向身旁二人:\"许褚下狱了。听说抓捕时伤了二十余名校事,有人腿骨尽断。最后用铁链锁住,囚车押进了校事府。\"

    \"妙极!\"

    \"即刻行动!许氏兄弟倒台,机不可失。贾诩所言不差,金吾卫只想救出许衡。\"

    \"速速动手!\"

    董承拍案定策,取出令牌递给王子服:\"持我信令,命死士突袭司空府,誓取曹操首级!\"

    城中暗哨已控制多处要道,零星的巷战渐起。死士们潜行至司空府周遭,皇城内外亦有人手蛰伏。未得信令者,只能先据险要。

    午时三刻。

    夜色如墨。

    信令终至。

    各处死士闻风而动。城外大营持将印调兵,直指许营与贾诩会合。

    这一夜,暗潮汹涌。

    ……

    三日后。

    司空府仍无动静。城外三十里处的曹氏亲兵终于按捺不住,挥师直逼许都。

    半日即破城门守军。

    内城百官惶惶不可终日,皆弃宅而逃。皆知宗亲入城,必先寻曹操。若见其安然,恐将血洗公卿以立威。

    他们别无去处。

    只得赶往皇城聚集,依托许衡的龙骑军与金吾卫固守。

    待援军集结完毕,便能 ** 许都,将曹操宗亲兵马困杀于城内。

    届时与金吾卫里应外合,救出许衡,再清算曹操。

    此刻,董承率文武百官立于城门下,将荀彧团团围住。

    “荀令君,城内变故,你当真一无所知?!”

    董承故作询问,实则想观察荀彧的反应。此人背离士族,暗中投靠曹操,早惹众怒。

    若他知晓曹操败局已定,那副神情必有趣得很。

    “在下确不知情。”

    荀彧向董承、杨彪、司马防等老臣郑重行礼,神色肃然:“近来忙于处置各地政务,督察春耕民情,兼与司农核算岁收。”

    “实不知今日何以至此。诸位大人可否为文若解惑?”

    “哈!”

    董承心中忐忑,面上却放声大笑,摇头道:“妙极!你竟不知近日城中明争暗斗,比当年司空入宛城更凶险三分。”

    “争斗?!”

    荀彧面色骤凝,“胜负如何?”

    “尚未可知……”

    董承长叹。

    眼下局势难料。自昨夜起,消息断绝,只知曹操久未现身司空府。

    但曹军驰援迟缓,胜算已倾于己方——许衡尚囚于大理寺,典韦及其部众未被曹纯虎豹骑剿灭。

    更紧要的是,趁许衡与曹操鏖战,死士或已潜入司空府……

    成败,即将揭晓。

    此时,一辆华贵车驾自远方缓缓驶来,渐渐映入众人眼帘。

    原本高谈阔论的人群瞬间安静下来。

    那车驾缓缓靠近,四匹骏马并驾齐驱,气派非凡。车身漆黑,金边勾勒,其中一匹通体雪白,唯四蹄点缀金光,神骏异常。

    此马在仪仗之中最为显赫,城中之人大都知晓。

    世家子弟自幼习骑射之术,更无人不识此马来历——

    爪黄飞电,乃曹操心爱坐骑之一。

    董承脸上的笑意骤然僵住。

    荀彧深深吸了一口气,神色虽未大变,却已在心中默默发问——

    如今,胜负已定否?

    见到司空仪仗的那一刻,答案已不言而喻。

    不多时,车驾停在城门前。

    曹操从容步下车驾。

    身旁侍卫之中,一人持枪紧随,身形魁梧,威势逼人。

    正是许褚!

    许褚毫发无损,目光冷峻环视诸公卿,煞气凛然。众臣若与之对视,但凡心中有鬼者,皆不由自主移开视线,不敢直视。

    “诸位都在啊。”

    曹操笑意更浓,环视一周后扬声道:“入城吧,开城门!”

    皇城大门轰然洞开。

    金吾卫分列两侧,静候曹操驾临。门开瞬间,许衡早已立于城内,金甲熠熠。大理寺卿钟繇亦立于其侧,静默不言。

    典韦身为副统领,率八百龙骑军分立另一侧,长戟森然,肃杀之气弥漫。

    远处城内战马嘶鸣,蹄声如雷,不多时,人影绰绰,已将宫门团团围住。

    军容整肃,正是许营兵马与虎豹骑混编之师。

    许衡抬手示意:“诸位尽可安心,信令皆在我手,人马亦归我调度。”

    “原来如此!”

    许衡咂了咂嘴,旋即朗声道:“两万余兵卒,皆凭信令将印调遣。曹氏旧部,悉数奉还;叛军之众,你我五五分账!”

    曹操抚掌大笑:“甚好,依你之言。”

    皇宫校场内,金吾卫、龙骑军与许氏部曲列阵而立。汉献帝刘协端坐龙榻,身旁侍卫持剑而立,内侍伏地战栗。

    曹操与许衡并肩入内,群臣被迫跟随。董承、杨彪、司马防等保皇重臣皆在其中。司马防虽列席,近日却已鲜少参与密议——这些动向尽在校事府掌握。

    刘协见此阵仗,忆起当年受制于董卓、李郭的惶恐。方得片刻安宁,又陷惶惶之境。

    行进间,曹操忽侧首低语:\"刘备旧部,你也收入囊中了?\"许衡暗惊校事府耳目之灵。两日前他已密遣张辽持印接收关张遗留的数千精锐。这些兵马稍加整训便可征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