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7章
    **

    张飞一听见那个名字,猛地拍案而起,抄起桌上的酒碗,仰头灌了个干净。

    “呸!都姓许,那许逸风给你提鞋都不配!老子越想越窝火,搁以前,非捅他个千疮百孔不可!那下作玩意儿…… ** !”

    “哐!”

    他越说越恼,双眼瞪得滚圆,活像一对铜铃,一掌砸在案几上,震得酒碗都蹦了起来。

    刘备当即厉声呵斥:“三弟!休得放肆!你可知逸风为咱们拼上了性命?没有他,我怕是至今还困在许都!他是咱的恩人!”

    话音落地,满堂肃然。

    这些日子,刘备总念着许衡的好——当初煮酒论英雄时替他解围,后又冒险入狱,暗中联络郭奉孝助他脱身,更替他统领汝南兵马抗敌。虽南方音讯全无,但他能想到战况何等惨烈。典韦、郭嘉、贾诩、张辽、高顺,还有许衡的兄长许褚,皆是当世顶尖的将才,排兵布阵所向披靡,威名赫赫,岂会惧曹操?只怕许都早被掀了个底朝天。眼下三弟却在这儿破口大骂,实在不该。

    “不过三万石粮草罢了!往后你若再辱逸风半句,休怪我不讲情面。他日重逢,我必倾心相待,绝无虚言!”

    张飞被骂得缩了缩脖子,支吾道:“大哥……你莫非还不知道?”

    刘备一愣:“知道什么?”

    ——老子刚逃到这儿,能知道个屁!

    “许衡那是和曹操合谋设局,专为逼汉室老臣交出私藏的兵马!”

    「结杲他俩分走两万余精锐死士,白捡大批军马,还顺道肃清内患。咱汝南那八千子弟兵,当晚就被许衡眉开眼笑地编入自家营中。」

    「那厮不仅带着全副武装的甲士,掠走四千匹战马,数万石粮草,竟还打着您汝南太守的旗号,向百姓强征了两万多石军粮。」

    话音未落,刘备如遭雷击。

    泥塑般僵在原地。

    春日暖意骤然化作烈焰灼身,面皮 ** 辣发烫,恨不得立时遁地而逃。

    「绝无可能!!」瓷碗砸地迸裂,刘备踉跄起身却腿脚发软,连退数步跌坐在地。

    天旋地转间视线模糊。

    八千精兵,拱手送人?!

    那些挑灯夜训的心血......

    更要命的是,那贼子竟盗用本官印信!

    强征民粮!

    此般恶行,百姓的怨毒岂不尽数算在我刘备头上?!

    「啊啊啊——」

    嘶吼声中,刘备只觉脸颊似被连环掌掴。

    终究按捺不住,左右开弓自扇耳光。

    「直娘贼!!兄长!」关羽酒盏未搁便扑来阻拦,「何至如此!」

    「玄德公万万使不得啊!」许攸强忍笑意劝道。

    没成想这场酒宴,竟能瞧见这般好戏。

    素来持重的刘皇叔,也会着此恶当!

    当真......妙极。

    此刻刘备颅中嗡嗡作响。

    又上当矣,又中奸计矣!!

    许逸风老匹夫!

    尔又骗我!!

    ......

    东郡濮阳。

    许衡行军神速,转眼已逼近濮阳地界。官渡、白马渡与延津三处,多年来与曹军呈拉锯之势。

    如今大军压境,个中深意不言自明。

    夏侯惇正在堂中,满脸狐疑地打量着许衡。

    “逸风,这诏书真是发往邺城的?”

    “没错。”

    许衡漫不经心地站在那儿,“元让兄不必担忧,我此行只是返回封地,绝无挑衅之意。”

    “袁绍在黎阳驻军不多,待我先行通过,自会与他商议。”

    “这......”

    夏侯惇瞪圆了双眼,一时语塞。

    老天爷啊,你是真不明白还是装糊涂?

    这一去能不兵戈相见?

    还说什么商议,你真当袁绍是吃素的?

    黎阳虽兵力有限,却是魏郡门户,驻守着万余精锐防备我东郡大军。

    “黎阳可是袁绍的精锐所在,逸风当真要去?”

    “精锐?”许衡剑眉一竖,“我专打精锐!袁绍如今根本无暇顾及魏郡南部。”

    “再说这封地乃天子所赐,邺城本就该归我所有。他袁绍霸占我邺城设治所,天子听闻都要叹息。可知当日受封时,天子含泪对我说了什么?”

    夏侯惇茫然地眨着眼睛:“不知。”

    许衡长叹一声,语重心长道:“天子说,我命途多舛,苦似车辙下的野草,又像无人采撷的黄连...明明得了封地,却年损十余万金,情何以堪?你说这世上还有比我更苦的人么?”

    夏侯惇陷入长久的沉默,只觉后背如有蚁爬。

    为何我所闻与你所言截然不同?

    太荒谬了,你还命苦?!

    这命也叫苦?!

    亏你说得出口!!

    要脸不要?!

    简直恬不知耻!!你名望在手,兵权在握,既是执金吾又是颍川太守!!

    堂堂君侯,官居二千石,这还不够?!

    你那兵强马壮我可是亲眼所见,那般精锐富足,连我都未尝打过如此富裕的仗。

    我夏侯元让驻守东郡四载,年年扩军,日夜操练,从不敢有半分懈怠。

    修水利,理内政,宵衣旰食...

    军力强横不及你十之一二!

    瞧瞧你的龙骑营,何等精良装备!

    通体精钢锻造的全身铠甲,镶金精铁长戟,随便一件都价值连城!

    连战马都清一色换作雪白骏马!

    你当自己是白马义从吗?!纯粹为了摆场面!

    这般奢靡究竟从何而来!

    夏侯惇内心惊涛骇浪,此刻再看到许衡那副哭穷卖惨的嘴脸,只觉气血翻涌。

    血压瞬间冲破天际.

    \"哎哟我的将军啊......\"

    许衡立刻摆出苦瓜脸继续道:\"您就快批道手令吧,末将今夜悄悄渡河,真不是要偷袭黎阳,纯粹是思乡心切啊。堂堂县侯总得有块封地不是?\"

    夏侯惇再度被噎得无言以对。

    趁夜渡河就为回家?

    你管这叫回家?

    我都不稀得拆穿你!

    \"罢了罢了,随你去......\"

    夏侯惇挥手写下军令,开放渡口桥梁。

    许衡登时眉开眼笑,抓着夏侯惇的手连连拍打:\"谢将军成全!等末将回乡置办产业,定不忘将军大恩!典韦,快给将军磕头!\"

    典韦:\"???\"

    干我何事?

    无辜躺枪的典韦眉头紧锁,隐约察觉事情并不单纯。

    夏侯惇连连摆手催促,生怕再多说半句就要当场昏厥。

    事实证明这个决定确有先见之明——许衡部队离开不到半个时辰,许都急报便至。

    曹操已调集三州大军向渡口集结,意图不言自明。袁绍多次错失偷袭许都的良机,此番再不敢轻举妄动。

    **

    此刻,曹操显然不愿错失良机。

    袁绍与公孙瓒的对抗已至生死关头,公孙瓒节节败退,仅余易京等偏远地带苟延残喘。

    然而,冀州与幽州境内仍有大量黑山军盘踞。

    这支军队虽无悍将统领,但人数众多,战力亦不容小觑。

    若袁绍腹背受敌,纵有雄兵猛将,也难免损兵折将。

    更遑论其子袁谭在青州根基未稳,仅囤积数万粮草兵马,尚不成气候。

    夏侯惇领会曹操意图后,立即增派战船协助渡河,并连夜调遣数千人力赶造桥梁,待许衡大军抵达即可快速通行。

    大军自白马渡、延津两处渡河,直扑黎阳。

    ……

    当夜,龙骑军率先出击,连破四道关卡,轻易占据要地。

    主力随后集结,闪电攻向荡阴。守军五千人猝不及防,城墙未固,军报尚未传遍,城池已陷。

    许衡率军入驻后,将营寨扎于城外,严令戒备,布防直抵邺城外围。

    大军驻守,意在诱邺城主动出击。

    同时,诏书遍发百姓,言明邺城乃执金吾许衡封邑,许衡受封邺城侯多年,而袁绍未依制向许都缴纳赋税,累计欠金二十六万斤,故率军讨债。

    此讯一出,举城哗然。

    天子诏书公告天下,数千抄本顺流而下,直飘邺城周边。

    许衡麾下三万精锐列阵,龙骑军军容肃杀,观者无不忆及当年飞熊军之威。若围城劫商,此渡口恐永无宁日。

    然欲集结兵力 ** ,邺城至少需五万兵马方能一战。

    眼下城中,何来如此兵力?

    ### 袁绍调兵围剿公孙瓒

    袁绍为铲除公孙瓒,早将麾下数十员大将及主力部队调往北方,集结重兵准备一举攻占幽州。

    **誓要将公孙瓒悬尸于**码头。

    清晨时分,邺城守军遣一偏将策马至许衡营前挑衅,未料典韦挥戟迎战,仅一合便将其斩 ** 下。

    邺城上下闻讯愈加惶恐。

    各路军报与求援文书如雪片般飞传。

    ......

    荡阴县衙内,许衡正展开县令呈上的详实地图,指尖停在卧牛山处。

    \"此地当真藏有**?\"

    \"千真万确!就在通往邺城的要道上。不过他们从不劫掠百姓,反倒与周边庄园多有往来。商队经过都需缴纳重金,因他们守规矩,官府便未出兵清剿。\"县令抹着汗补充道,\"但传闻其首领武艺盖世,君侯若去需多带精锐!\"

    许衡拍案而起:\"就是这里!\"

    既能位列当世猛将,又做过绿林却不扰民的,除那人还有谁?

    \"哈哈哈!\"许衡仰天大笑,\"神枪营主将有着落了!典韦!\"

    \"在!\"

    帐门掀动间,典韦擦着脸走进来。他刚从前线折返,战甲上还沾着尘土。

    \"叫高顺整备虎豹营,随我踏平卧牛山!\"

    \"得令!\"

    典韦丢下布巾利索披甲。许衡令张辽留守大营,若遇邺城挑衅暂避锋芒。

    \"让流言再多发酵几日。\"

    千八百龙骑顶着细雨疾驰,马蹄踏碎泥泞。这些跟随许衡南征北战的战马早已习惯恶劣天气,此刻披着金吾卫金甲,朝地图标记处奔袭而去。

    每个人各自照料战马,队伍行进间依然井然有序,丝毫不乱。

    卧牛山紧邻主路,依山势修筑两道关隘,林间箭楼高耸,隐现于葱郁树影间,扼守入山要道。

    山间营寨连绵,粮道与驰道纵横交错。

    巡哨发现许衡部队,立即吹响号角,又有节奏的钟声在山谷回荡。

    不多时,关门缓缓升起,一队骑兵整齐列阵而出。

    领头将领骑乘雪白骏马,手握银枪,铁盔上白色盔缨迎风飘动。

    银甲耀眼,白袍翻飞,那人策马下山如履平地,身手矫健非常。

    直至营寨大门前,在两山夹峙的关墙下勒马,银枪横指,目光如炬盯着许衡许久。

    这支骑兵装备之精良,竟胜过当年白马义从全盛时期。

    那时汇聚四方豪杰,人人自备战马兵器。

    虽以白马银甲为制,却各按喜好打造维护。

    历经多年征战积累,竟都不及眼前这支铁骑。

    全套精铁铠甲镶金饰纹,设计考究整齐划一,士兵手持长戟,帽檐头盔下尽显肃杀之气。

    这般气势,绝非邺城驻军。

    所幸人数不多,尚可一战。

    瞬息间赵云已有计较,虽警惕却不畏惧。

    正盘算若交战,能否速破敌阵直取那白衣文士。

    观其未着甲胄,必非将领,且文弱模样,近身当可一举擒获。

    汉末奇缘:白马银枪遇明主

    许衡朗声应答:\"正是!阁下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