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0章
    曹操没理会他,径自坐上主位,拍着额头道:\"传令元让从黎阳撤军,由许衡与曹纯共同驻守黎阳。准备五万石粮、三千头猪和一千头耕牛,开春后送往邺城。\"

    一千头耕牛?!

    如此之多?!

    \"与其资助,不如促进邺城繁荣。可将贫瘠之地百姓迁往邺城、荡阴、黎阳安置。这些人在数年内能让三地十六座城池耕作产粮,既通商路又筹军资,比持续运输更有利发展。\"

    \"另外,邺城收成归许衡个人所有,仍需资助粮草、军械等物资。每月按时运送,不得延误。再令兵马驻扎东郡、濮阳一带。\"

    \"不得渡河,但要加紧修筑通行桥梁。\"

    \"诺......\"

    荀彧与戏志才相视一眼,心知无需多问。主公已将所有决断安排妥当。

    这些举措既补偿了许衡,又扶持了邺城发展。

    同时将兵马囤积在官渡附近,只要桥梁建成,便可迅速调兵。

    即便开战,也能快速将军队部署到冀州地区。

    行军速度绝不会落后于袁绍,只需注意水路防备即可。

    ......

    \"确实是妙计,只是不知如何联系子和将军,还要尽快送信给逸风,万一他在途中耽搁......\"

    戏志才突然想到某种可能。

    《邺城疑云》

    寒风卷起庭前积雪,曹操独坐案前凝视着邺城传来的军报。那支精锐铁骑没有他与许衡的虎符调令,至今仍按兵不动。

    此刻那二人身在何处?

    若途中踏雪寻梅,或遇封山大雪...只怕子和将军要独自面对棘手的局面了。即便没有天灾阻挠,以许衡的手段,恐怕也会制造些\"意外\"。

    \"啪!\"

    案几突然发出巨响,曹操收回被震麻的手掌,转而将整张檀木案几掀翻在地。

    \"糊涂!\"

    指节敲打着太阳穴,他对着虚空怒吼:\"尔等为何偏要招惹那许子远?!\"发冠歪斜的丞相像困兽般在满地竹简间踱步,\"妙才如此,子和亦是!元让和子孝何时犯过这等错?\"

    暴怒过后,曹操渐渐冷静下来。

    他必须修补许衡与宗亲将领的裂痕。曹氏子弟是最初追随他的根基,而许衡不仅是曹家恩人,更是南征北战的肱股之臣。在这决战前夕,断不可自折臂膀。

    \"传令。\"曹操整理衣冠对门外道:\"加封许子远为督军御史,即日...\"话未说完又摆手补充:\"备快马呈送邺城。\"

    ------------

    再耽搁下去,恐怕要酿成大祸。

    曹操踏入后院居所,发现卞玉儿仍醒着。

    她端坐厅中,明显在等人。

    见到曹操,她微微一笑:\"阿瞒,今日可是惹父亲生气了?\"

    \"些许小事,已经解释清楚了。\"

    \"怕是不简单吧?宪儿当时正在父亲房中陪侍,恰逢逸风与典韦突然造访。\"

    \"后来她听到些风声,为逸风他们抱不平,回家后直掉眼泪,说没想到父亲竟是这样的人。\"

    曹操闻言顿时僵住。

    许衡!!

    竟连我女儿都要牵连,那件事你竟然告诉宪儿了!!

    \"夫人,我...\"

    \"唉,宪儿跟我说完,妾身也明白身为人妇不该多言。但这事确实...\"

    \"有失体统。若传出去,旁人会如何议论?\"

    曹操脸色瞬间煞白。

    宪儿竟也和盘托出了?!

    完了。

    夫妻争执在所难免。

    虽贵为一方之主,曹操却视卞玉儿如珍宝。她为曹家诞下丕、植二子。

    曹操子嗣早年夭折者众,成活者寥寥。

    而这几个孩子天资卓绝,家风严谨,将来必是国家栋梁。

    自此曹操更宠爱这位贤内助。卞玉儿性情温婉,善解人意。

    若让她知晓那些荒唐事,日后如何相对?无论作何解释,都难逃良心谴责!

    这羞愧将伴随余生,在子女面前永远抬不起头。

    苍天啊!

    曹操口中泛起苦涩。

    许衡!!你罪孽深重!

    你丧尽天良!

    唉...我真是...怎能让孩子知道这些!

    \"夫人,我...唉!\"曹操重重拍腿,\"那都是鬼迷心窍啊!!\"

    曹操轻描淡写地说道:\"她不过是个寻常女子,如何比得上夫人的风华绝代?只是行军在外诸多不便,这才......\"

    话音未落,卞玉儿手中的锦帕倏然落地。

    \"你...此话何意?\"

    她心头猛地一颤。

    这竟是意外之喜?

    曹操眼睫微颤,喉结滚动:\"怎么...不是说宪儿都知晓了么?\"

    卞玉儿眸光倏暗,嗓音发紧:\"是啊...宪儿说,不曾想父亲会纵容宗亲倾轧外姓功臣。她一直视您为...旷世明君...\"

    \"荒谬!\"

    曹操顿时语塞。

    糟了!原来不是那桩事!

    这下可闹了笑话。

    \"夫人说的原是此事啊,那就无妨了。\"

    \"阿瞒...\"卞玉儿素手抚上他的衣襟,细细整理,\"你在外征战,若寻些红颜解闷,我自然明白...只是如今不比当年,还须保重身体。\"

    柔荑拂过衣领时,眼波似三月 ** 。

    曹操心头一热,正要握住那双玉手。

    \"我倦了。\"卞玉儿却忽然敛去所有神色,盈盈一笑,\"去看看宪儿罢。\"说罢径自移步罗帷,合衣而卧。

    曹操僵立原地,如遭雷殛。

    这便是爱妾的手段?!

    箭在弦上竟......

    月华流转,曹宪院中灯火犹明。

    曹操示意侍女噤声,悄声问道:\"还未歇息?\"

    \"回主公, ** 今日心绪不佳,仍在研读古籍。\"

    纱窗上映出少女执卷的身影,案头竹简泛着岁月微光。

    于是他缓步走近,曹宪或许察觉到了动静又或许浑然未觉,许是故意装作不知,始终不曾抬头。

    凑近后方才看清,那原是许衡往年赠予曹宪的旧籍。

    不过是年节时分相赠的寻常物件,且是钟繇手摹的副本,并非珍本孤册。

    此刻曹宪却读得津津有味。

    曹操驻足观望片刻,轻咳一声。

    少女纤长的睫毛微微颤动,却仍不肯抬起脸来。

    这姑娘生得玉雪可爱,圆润的脸蛋似刚出笼的包子,身量虽不矮却也称不上高挑,赌气时两颊鼓鼓的,嘟着嘴的模样格外招人疼。

    曹操一见便知她正暗自怄气。

    \"听说宪儿觉得为父处事不当?不该纵容宗亲与许衡作对,不该任他受人欺凌?\"

    \"君王当以仁德立世,以信义待人。择才不论亲疏,若任人唯亲,纵容打压贤才,自古衰败之君多由此起。\"

    曹宪并未直言回答,反是引了某册典籍所言。这等事在春秋史册中,犯下类似过错的主君将领实在不胜枚举。

    纵是诸多王室贵胄,亦难逃此窠臼。

    \"呵呵......\"

    曹操忽然笑出声来,语气甚是愉悦,倒未因这番言语着恼,径自在女儿案几对面坐下。

    倾身向前,仔细端详着自家掌上明珠。

    \"当初命你入宫伴驾,为天子妃嫔,你执意不肯。如今......\"

    \"为父倒有个解决这等不公的办法。\"

    曹宪立时有所会意。她本就机敏过人,闻弦歌而知雅意,明白父亲这是在试探自己心思。

    遂羞赧地垂下头去,侧过脸轻声道:\"愿闻其详。\"

    曹操道:\"若是许衡娶了你,便是吾曹家女婿。届时他不再是布衣白身。\"

    \"虽非曹氏宗亲,却也是一家人了。如何?\"

    此言一出,曹宪顿时怔住。她虽隐约猜到父亲所指,当真听他说出口时,仍觉面红耳赤。

    一时间竟不知如何作答。

    曹操见状,不由抚掌大笑。

    \"哈哈!如今可算看明白了,我家这颗明珠啊,怕是留不住喽。\"

    曹宪低声唤道,脸颊泛红:\"父亲...\"

    \"送你去许都皇宫你不肯,去邺城反倒害羞起来,好好好...\"

    \"为了不让父亲被人说昏聩,只能委屈女儿了?\"

    \"不委屈...\"曹宪脱口而出,随即意识到失言,耳根更红了。

    邺城。

    许衡当日抵达官渡,连夜渡河,在河面与典韦 ** 言欢。带着两坛酒、一盒酥饼、烧鸡和狗肉火锅,整夜泛舟倒也惬意。次日便率龙骑军进城,刚到衙署就收到清河郡来信。

    郭嘉已收到信件数日,专等许衡归来。拆开信后,许衡饶有兴致道:\"袁绍祝贺我封邺侯,要赠礼安抚百姓、扩建城池,还邀我去清河赴宴。\"

    郭嘉皱眉:\"断不可去。他手握重兵,在清河有恃无恐。\"

    \"有趣的是这个,\"许衡笑道,\"袁绍说我夺取邺城反倒助他收服幽州,要记我功劳。你们说这是何意?\"

    郭嘉立即会意:\"想拉拢君侯。\"袁绍确实财力雄厚,但麾下势力错综复杂。若得他扶持,许衡地位必将提升。

    在袁绍帐下立足,倒也并非坏事。

    角落里传来贾诩沙哑的声音:\"此乃离间之计。\"

    他蜷在火盆旁,低声道:\"袁绍意在挑拨君侯与丞相。真要归顺,君侯反受冷落;可若引得曹操生疑,宗室怨恨,我等在邺城便危如累卵。\"

    \"故而这份'功劳'不但要接,还得讨些实惠。\"

    郭嘉:\"???\"

    **!

    简直荒谬!

    徐庶尚未参透其中关窍,直言问道:\"此话怎讲?\"

    这些时 ** 在邺城已摸清贾诩脾性——寡言少语却手段狠辣,每每献策皆鞭辟入里。但今日这番言论,实在令人费解。

    受这份功劳?岂非自认与袁绍勾结?届时百口莫辩,处境必将艰难。

    \"况且各要道皆驻重兵,\"徐庶眉头紧锁,\"若再收袁绍钱粮......\"

    贾诩轻笑:\"元直终究年轻。\"

    \"君侯素来见利必争,袁绍既送上厚礼,他岂会推辞?只怕嫌少呢。\"

    徐庶顿悟——确实疏忽了君侯脾性。依其作风,这等好处断无拒收之理。袁绍若知君侯秉性,怕也不敢如此行事。

    思及此,徐庶反倒庆幸。正因君侯这般性情,如今收受厚赐竟无半分踌躇。

    \"那......我便收下?\"

    许衡眨了眨眼。

    两人刚踏入正殿饮了盏茶,许衡的衣衫已被汗水浸透,典韦同样仰头豪饮,闻言立即嚷道:\"收下!必须收下!\"

    \"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若是推辞岂非愚不可及!\"

    喘息稍定,许衡抚掌而笑:\"就这么回复本初吧。\"

    郭嘉淡然拱手:\"不知主公欲求何物?\"

    许衡眼中精光一闪,朗声笑道:\"我已有计较!速速修书!\"

    ......

    数日后。

    清河郡守府内,袁绍展阅回信时,笑纹深深堆在眼角。

    \"早料定这许逸风定会领情!子远!\"

    许攸趋步上前,躬身道:\"此乃意料中事。据探,许氏不过是汝南商贾之家,如今主公雄踞幽冀,威震河北,他自然要留条后路。\"

    \"纵不立即归顺,也会暗中示好。待曹贼败亡之日,也好在冀州谋个安身之所。\"

    袁绍捻须颔首:\"甚善。此事便交由卿处置。\"说着将信笺递出,\"他所求封赏甚是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