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6章 不知我说的可对?
    “第四种猜测,也是我个人稍微认同的一种猜测,”高阳秋神色认真,缓缓说道,“便是太子的死应该是属于正常死亡。不过他之所以如此早逝,或许和陛下您多少脱不了干系。”

    “陛下您自幼未曾接受过系统的教育,成长于乱世之中,历经无数艰难险阻,才打下这万里江山。

    然而,您却用儒家思想来培育自己的太子,希望他能成为一位仁德之君,以礼治国,泽被苍生。长此以往,自然而然,您和太子两个人对待事情的标准就会出现差异。”

    “太子身为储君,本就肩负着沉重的使命和期望。可偏偏,他摊上了您这么一位英明神武且性格强势的父亲。您在朝堂之上雷厉风行,决策果断,行事风格刚猛有力;而太子则心怀仁爱,主张以相对温和的方式治理国家。

    这种执政理念的不同,使得太子在许多事情上与您产生分歧,难免经常受到您给予的各种委屈。”

    “但太子就是太子,以这种身份和责任,即便受了些许委屈,也只能默默憋在肚子里。刚开始的时候,时间尚短,他还能凭借着自己的坚韧和豁达慢慢消化这些负面情绪。

    可偏偏陛下您是个长寿皇帝,这就导致太子一当就是几十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他长时间处于憋屈、郁闷的状态,内心的压力如同雪球一般越滚越大。”

    “而且,太子为了国家和百姓,日夜操劳,长时间劳心劳力。他不仅要处理繁琐的政务,还要应对朝廷中的各种复杂局面。他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只为了不辜负您的期望,让大明王朝繁荣昌盛。

    可话又说回来,您是马上皇帝,可他不是,在如此巨大的压力下,他的身体最终到达了极限。”

    “所以,后世很多人倾向于认为朱标的英年早逝是长期生活在压抑当中,再加上操劳过度导致身心俱疲而亡。”

    等到高阳秋说完,朱元璋眉头紧皱,脸上的神情变得十分凝重。

    他微微低下头,陷入了沉思之中,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和自责。

    说实话,他对于这一种猜测是比较相信的。

    从洪武九年,也就是去年开始,朱元璋便着手开始精心培养朱标这个太子。

    他深知太子将来要继承大统,治理国家,所以对他寄予了厚望。去年,他就给朱标加了不少政务方面的担子,希望他能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

    而且朱元璋这一年来见证了朱标的成长和进步,尤其是他发现自家标儿悟性很不错,才入手政务一年,就已经能够将各项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

    所以从今年,也就是洪武十年开始,朱元璋愈看朱标处理政务越来越得心应手,他的心中也感到十分欣慰的同时,又给朱标加了不少担子。

    前不久,朱标这个好大儿还好一通抱怨呢。当时,朱元璋只觉得朱标有些不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

    可现在沿着这种思路再往深处想想,朱元璋就感到一阵不寒而栗。

    在老朱心中,他一方面不仅是为了培养他的好大儿,希望他能成为一位有能力、有担当的皇帝;还有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赶紧把好大儿培养出来好解放他自己。

    而且,朱元璋与自家好大儿意见相左也闹了不是一次两次了。每次发生分歧时,他总是凭借着自己的威严和强势,让朱标不得不妥协。

    想到因为自己的威压和给标儿加的担子将来有可能会让自家好大儿早薨,朱元璋只觉得一阵心痛,仿佛有一把利刃狠狠地刺进了他的心脏。

    “幸好,幸好啊!”朱元璋在心中暗自庆幸,“现在才洪武十年,还有时间,一切都来得及!”

    就在朱元璋这边做着天人交战,一旁的马皇后则是目光不善地盯着朱元璋。

    马皇后是个聪明人,她其实早就看出了老朱给朱标的压力过大了。

    之前她不是没有跟老朱说过,不过老朱每次都是信誓旦旦地说,他那是给朱标机会,是为了让他能够更快地成长起来。

    看着陷入迷茫中的朱元璋,马皇后怒火中烧,她紧紧地咬着嘴唇,双手不自觉地握成了拳头。

    终于,她咬牙切齿地喊道:“朱重八!”

    被马皇后一声叫醒,朱元璋猛地抬起头,看着自家妹子满脸不善的表情,他顿时心虚了。

    “那个...妹子,咱...咱之后肯定不会苛责标儿,你别生气啊!”他的眼神有些躲闪,不敢直视马皇后的眼睛,结结巴巴地说道。

    事情毕竟还没发生,此时见老朱诚心认错,还保证以后不苛责朱标,马皇后便也不与老朱计较了。

    不过她也不想那么容易原谅老朱,所以直接别过头去不看他。

    朱元璋见状,知道自家妹子并没有真生气,心下也算松了一口气。

    正当他准备问高阳秋方才说过的第三种情况是什么,旋即,他想到了高阳秋瞥向马皇后的那一眼。

    顿时,朱元璋心中一紧,看向马皇后小心翼翼道:

    “妹子,咱方才听这小子说这些也是有些气到了,不然咱先回去休息休息吧,总得缓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朱元璋这话一出口,作为多年枕边人的马皇后就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她轻轻摆了摆手,制止了朱元璋接下来的话,说道:“重八,我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不过我也想知道知道,难道我将来会遭遇到不测?亦或是标儿是因为我的原因那样。”

    见自家妹子猜到了自己的小心思,朱元璋无奈地叹了一口气,对着对面的高阳秋点点头道:“你说吧,咱尽量挺住。”

    其实,对于这第三种猜测,高阳秋一下真不知道怎么说。

    毕竟事情涉及的可不仅是朱标这个大明太子,还有常氏、朱雄英和马皇后。

    说句毫不夸张的话,这算是把老朱家最原始的家庭给一网打尽了!

    因此,这第三种情况,高阳秋觉得并不算是阴谋论。

    相反,这种还是极有可能的事情!

    正当高阳秋脑子里想着该怎么开口的时候,朱元璋不耐烦了,只不过碍于马皇后在侧,以及他还指望着高阳秋这个后世人帮忙扭转结局,这才硬生生压住了自己的脾气。

    察觉出高阳秋的为难,马皇后温柔地说道:“先生,你要是觉得难说,那换我问你个问题吧。”

    “哦?”听到马皇后的话,高阳秋虽感觉诧异,但还是点了点头道:“皇后娘娘请问。”

    “先生,你昨日说我大明第二任皇帝是标儿的庶子朱允炆对吧?

    可即便标儿有不测,重八也只会立我大孙雄英。

    如果重八没有立我大孙当皇帝,我思来想去只有两种可能。

    一种是咱的重八驾崩了,朝中有掌握实权的奸佞支持了朱允炆;

    至于另外一种,就是咱的大孙也出了问题。

    不知我说的可对?还请先生为我解惑!”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