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23章 乔公献图归汉室,三杰定计安江淮
    大将军府,正堂。

    今夜的宴席,并未请太多外客,只为给远道而来的乔公一行接风洗尘。

    堂内灯火通明,气氛融洽。

    刘景居于主位,左手边是乔公,再往下便是乔莹、乔霜二女。

    郭嘉、戏忠、荀攸等几位核心谋主作陪。

    席间的菜肴并不追求奢靡,但道道精致,皆是北方难得一见的时令鲜蔬,更有几样是乔公闻所未闻的菜式,滋味绝佳。

    “此乃我常山官营所产的葡萄酒,以西域之法酿造,滋味醇厚,乔公尝尝。”

    刘景举杯示意,亲卫立刻为乔公满上。

    那酒液色泽殷红,倒入琉璃杯中,宛如流动的红玉,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果香。

    乔公端起酒杯,浅酌一口,只觉一股醇厚甘美的滋味在舌尖绽放,远胜寻常米酒。

    不由得赞叹道:“好酒!大将军治下,竟有此等佳酿,老朽今日算是开了眼界。”

    酒过三巡,刘景并未谈及任何军国大事,反而与乔公聊起了经义文章。

    从《尚书》的治国大道,到《诗经》的风雅意境,刘景信手拈来,见解独到,其学识之渊博,完全不像一个常年征战沙场的武将。

    乔公越聊越是心惊,也越发钦佩。

    他本以为刘景只是武功盖世的英雄,却不想其文采风流,亦是当世罕见。

    一旁的乔莹和乔霜姐妹,更是听得美目涟涟,异彩闪动。

    她们看着主位上那个谈笑风生、挥洒自如的年轻男子,心中那传说中杀伐果断的大将军形象,早已被眼前这个温文尔雅、气度恢弘的儒雅王侯所取代。

    尤其是乔霜,小脸红扑扑的,一双眼睛几乎就没离开过刘景的身上。

    宴席的气氛,在刘景的刻意引导下,达到了顶峰。

    就在此时,乔公忽然放下了手中的酒杯。

    他缓缓站起身,整了整身上的儒袍,脸上的醉意和笑容瞬间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肃穆与庄重。

    堂内的笑语声戛然而止。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他的身上。

    在众人惊愕的注视下,乔公手捧一个早已备好的木匣,缓步走到大堂中央,对着刘景的方向,双膝一软,竟要跪倒在地!

    “乔公,万万不可!”

    刘景反应极快,一个箭步上前,双手死死托住了乔公的臂膀,不让他跪下去。

    “公乃海内名士,何故行此大礼!”

    乔公老泪纵横,声音哽咽,坚持道:

    “大将军,此礼非为老朽而行,乃为庐江郡生民而拜!”

    他用力挣开刘景的搀扶,砰的一声,双膝重重跪在了冰凉坚硬的地板上。

    “爹爹!”

    乔莹和乔霜惊呼出声,想要上前,却被眼前的景象震慑得不敢动弹。

    郭嘉、戏忠等人也纷纷起身,神情凝重。

    乔公高高举起手中的木匣,将其打开。

    里面并非什么金银珠宝,而是数卷泛黄的绢帛。

    “大将军!”

    乔公泣声说道:

    “袁术倒行逆施,残暴不仁,庐江已是危在旦夕!太守陆康大人心向汉室,忠于大将军。”

    “特遣老朽冒死前来,献上庐江郡户籍、田亩、钱粮、舆图!”

    “恳请大将军垂怜,庇护庐江数十万生民,免遭袁贼荼毒!”

    “庐江上下,愿为大将军之马前卒,为大汉镇守南疆!”

    一番话,字字泣血,声声恳切。

    整个大堂,落针可闻。

    刘景的面色无比严肃,他亲自上前,双手接过那沉甸甸的木匣,然后再次用力将乔公从地上搀扶起来。

    “乔公快快请起!”

    他看着眼前这位为民请命、风骨凛然的老者,沉声说道:

    “陆太守忠义可嘉,公不避艰险,其心可昭日月。此事,景绝不会坐视不理!”

    刘景将乔公安顿在席位上,转身回到主位,目光扫过自己的三位核心谋主。

    他的声音在大堂内回响。

    “诸位先生也都听到了。”

    刘景将木匣中的舆图在案几上缓缓展开,那上面清晰地标注着庐江的山川、城池与道路。

    “庐江,孤悬于南,远离我等治下,中间更有袁术、刘表之流阻隔。如今陆太守心向于我,我等当如何施以援手,解此困局?”

    他看着郭嘉、戏忠、荀攸三人,郑重道。

    “但讲无妨,我向来闻过则喜!”

    郭嘉轻摇羽扇,第一个站了出来,嘴角带着一丝智珠在握的笑意。

    “主公勿忧。”

    “袁术新败于我军之手,兵马钱粮折损大半,如今不过是惊弓之鸟,色厉内荏罢了。”

    “可立即传令徐州高顺将军,尽起徐州之兵,于边境陈兵,做出大举进犯寿春之势。袁术首尾不能相顾,必不敢再全力攻打庐江。”

    刘景微微颔首,郭嘉此计,乃是围魏救赵之策,直击袁术软肋。

    此时,一旁戏忠也开口了。

    “奉孝之策,善。”

    “但军事威慑之外,还需大义加身。可再加一道,以太后之名义,下诏昭告天下,言庐江太守陆康忠心王事,特将庐江郡划归大将军节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如此一来,我军便师出有名。袁术也好,曹操也罢,他们刚在我军手上吃了大亏,心有余悸,在没有绝对把握之前,必不敢公然与我军为敌,违抗诏令。”

    此言一出,众人皆是眼睛一亮。

    军事威逼,加上政治宣告,双管齐下,足以让袁术投鼠忌器。

    最后,一直沉默不语的荀攸,上前一步,做出了总结。

    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

    “郭军师与戏军师之策,可解庐江燃眉之急,令其暂时无忧。但若要长治久安,还需釜底抽薪。”

    荀攸的手指,点在了地图上的两个位置。

    “丹阳郡已在我等掌控,若能再得庐江,则两郡便可连成一片,如同一柄尖刀,狠狠插入江东与荆州腹地!”

    荀攸的眼中透出强大的自信。

    “攸建议,当以此为契机,遣一员大将,率一支精兵,以雷霆之势南下,整合丹阳、庐江两郡兵马钱粮,彻底为我军在南方,打下一块坚实的基业!”

    军事威慑、政治宣告、实际占领!

    一个比一个深入,一个比一个狠辣!

    三位顶级谋主,你一言我一语,一套完美的连环计,便在顷刻间浮出水面。

    乔公在一旁听得目瞪口呆,心中早已是翻江倒海。

    他原以为自己此行只是求援,却万万没想到,竟直接促成了大将军南下的大战略!

    “哈哈哈哈!”

    刘景听完三人的计策,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豪情,抚掌大笑起来。

    笑声响彻整个厅堂,充满了无与伦比的自信与霸气。

    “好!好!好!”

    他连道三声好,目光灼灼地看着自己的三位臂膀。

    “有三位先生在,何愁天下不定!”

    刘景猛地一拍案几,霍然起身,下达了命令。

    “就依此计行事!”

    他的目光扫过堂下,最终落在了侍立在侧的几位将领身上,眼神锐利,仿佛在思索着什么。

    计策已定,但谁,将成为率领这支关键奇兵,为他开辟南方战场的执剑人?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