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28章 奇兵天降,锋指庐江
    兖州与徐州交界的水域,一支庞大的船队正借着夜色与晨雾,无声疾行。

    数百艘大小不一的漕船,组成一条不见首尾的水上长龙。

    船上没有喧哗,没有号角,只有船桨划破水面的哗哗声。

    船头之上,戏忠身披厚氅,迎着江风,旁边伴有私人医师。

    他身形单薄,看起来与这肃杀的军旅格格不入。

    然而,他身后的副将张济与张绣,两位沙场宿将,看向他的眼神却充满了敬畏。

    无人能想到,军师祭酒竟能将三万大军的南下,安排得如此神鬼不觉。

    他们绕开了袁术重兵布防的正面,利用刘景数年来疏通的河道漕运体系,一路从洛阳东出,沿黄河、济水,直入徐州腹地。

    高顺在寿春城外的巨大军事压力,吸引了袁术所有的注意力,为他们创造了完美的战略掩护。

    船队在徐州南部一处隐秘的渡口靠岸。

    没有丝毫的混乱。

    早已等候在此的民夫与辅兵,在各级军官的调度下,开始高效地卸载物资。

    一箱箱封装完好的神臂弩,一捆捆锋锐的长矛,以及堆积如山的粮草,被迅速搬上岸。

    岸边,五百辆崭新的四轮运输车整齐排列。

    这种拥有转向连杆装置的新式马车,一辆便能抵得上过去数辆牛车的运力,极大地解放了人力与畜力。

    一名陷阵营的老兵看着这流畅得令人发指的后勤转运,忍不住对身边的同袍低声感叹。

    “乖乖,咱们这哪是行军,简直跟搬家一样利索。”

    三万大军与海量物资,在短短一日之内,便完成了从水路到陆路的转换。

    当大军开拔,向着丹阳郡方向进发时,袁术的耳目,对此仍旧一无所知。

    丹阳郡,宛陵城。

    太守陈群早已接到大将军府的密令,此刻正率领郡中大小官吏,立于城外十里长亭,翘首以盼。

    当远方地平线上出现那面巨大的刘字帅旗时,陈群整了整衣冠,神情肃穆。

    很快,黑色的洪流滚滚而来。

    三万精兵,步伐整齐划一,甲胄鲜明,杀气冲霄。

    那股百战雄师的威势,让前来迎接的丹阳官吏们心头发颤,不自觉地屏住了呼吸。

    戏忠在张济、张绣的护卫下,催马来到近前。

    “军师祭酒戏忠,奉大将军令,前来交接军务!”

    陈群躬身长揖。

    “下官丹阳太守陈群,恭迎军师祭酒,恭迎王师!”

    没有过多的寒暄。

    戏忠入城之后,立刻着手与陈群交接军务。

    陈群将丹阳郡之前带来的三千士兵和新募的七千郡兵兵符与名册,恭敬地呈上。

    “军师,此乃下官月余之内,于丹阳境内招募的七千士卒和原有的三千士兵,只是尚未操练纯熟,装备也多有不齐。”

    戏忠接过兵符,点了点头。

    “陈太守辛苦了。”

    次日,宛陵城外校场。

    新募的丹阳郡兵,与戏忠带来的三万精锐,泾渭分明地列于两侧。

    一边衣甲杂乱,神情忐忑。

    另一边则是甲胄精良,气势如虹。

    对比鲜明。

    戏忠没有多言,只是挥了挥手。

    命令下达,后方的四轮马车被拉了上来。

    一箱箱崭新的锁鳞甲,一杆杆闪着寒光的长矛,还有那令人生畏的神臂弩,被流水般分发到丹阳郡兵的手中。

    “将军有令!所有丹阳郡兵,换装!”

    老将张济亲自监督,对着那些手捧新装备而目瞪口呆的士卒们大声吼道。

    “都给老子精神点、别丢份!”

    “从今天起,你们也是大将军的兵!穿上这身盔甲,就要有大将军麾下士卒的样子!”

    新兵们激动地抚摸着冰凉坚实的铠甲,感受着手中兵刃沉甸甸的分量,眼中的忐忑与不安,迅速被一股炙热的荣耀感所取代。

    仅仅数日,戏忠便将这一万新兵与三万精锐合编一处。

    虽然战力尚有差距,但军容军纪,已然焕然一新。

    一支四万人的大军,正式成型。

    郡守府内,军事会议紧急召开。

    戏忠手指舆图,目光落在庐江的位置。

    “高顺将军兵围寿春,袁术自顾不暇,孙策已成孤军。”

    “但陆太守困守孤城,日久必生变数,我等必须立刻驰援。”

    他的目光转向一旁的张绣。

    “张绣将军!”

    “末将在!”

    年轻的北地枪王上前一步,眼中闪烁着昂扬的战意。

    “命你率陷阵营步卒两千,精锐骑兵三千,合计五千兵马,即刻出发,作为先锋,火速北上!”

    张绣闻令,兴奋地抱拳。

    “主帅放心!孙策那小子去得,我张绣也去得!”

    戏忠微微颔首,语气变得异常严肃。

    “记住,你的任务,不是与孙策决战,而是要用最快的速度,出现在庐江城外!”

    他伸出手指,在舆图上从丹阳到庐江,重重一划。

    “你要让陆太守看到援军,让城中军民稳住人心!”

    “更要让孙策看到我大汉的王师!让他知道,他面对的,不再是一座孤城!”

    “遵命!”

    张绣领命而去,雷厉风行。

    半日之后,五千精锐先锋便已集结完毕。

    这些骑兵,无一不是装备了最新的高桥马鞍与双边马镫的百战老兵。

    一人双马,机动力达到了这个时代的巅峰。

    随着张绣一声令下,这支骑兵,如同一柄出鞘的利剑,卷起漫天烟尘,向着庐江方向疾速穿插而去。

    戏忠坐镇丹阳,遥控全局。

    他手中已握有四万大军,加上尚在坚守的庐江郡兵,一个总兵力近五万人的南方兵团,已然初具雏形。

    ……

    庐江城头。

    连日的围困,让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年迈的陆康扶着城垛,满是皱纹的脸上写满了疲惫与焦虑。

    城外,孙策的营寨连绵,旌旗蔽日。

    虽然对方没有即刻攻城,但那股兵临城下的压力,却一天比一天沉重。

    城内的粮食还能支撑,但人心,快要撑不住了。

    向洛阳献土求援,真的有用吗?

    千里之遥,远水真能救得了近火?

    就在陆康心神不宁之际,一名负责了望的士卒,突然发出了惊恐的尖叫。

    “敌袭!南面!南面有大股烟尘!”

    “什么?”

    陆康心中猛地一沉,手脚冰凉。

    南面?

    难道是孙策的援军到了?

    只见地平线的尽头,一股浓密的烟尘正冲天而起,迅速向庐江城靠近。

    烟尘之下,无数骑兵的身影若隐若现,汇成一股势不可挡的洪流。

    城头的守军一片哗然,绝望的情绪瞬间蔓延开来。

    “完了……是孙策的援兵……”

    “天要亡我庐江啊!”

    陆康的嘴唇哆嗦着,几乎要站立不稳。

    然而,当那支骑兵越来越近。

    旗帜中央,一个龙飞凤舞的刘字,在风中猎猎作响!

    不是孙家的旗!

    是大将军的旗!

    是朝廷的王师!

    陆康死死地盯着那面越来越清晰的帅旗,浑浊的老眼中,两行滚烫的热泪,汹涌而出。

    援军。

    真的到了!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