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9章 正学书院
    此时日落西山,几人进城之后,立刻打听哪里有客栈。

    所幸辽阳客栈不少,没走多远就找到一家。只不过价格昂贵,此时非年非节,普通客房也要一百文。

    几人一路车马劳顿,也顾不得货比三家,直接开了三间房住下。

    李四白吃饱喝足,用热水烫了脚。美美的睡了一晚。次日醒来终于恢复了精神。

    客栈饭堂里,李家兄妹就着咸菜,大口的吸入小米粥。李四白连喝三碗,终于摸了摸肚皮,抬头看向收碗的伙计:

    “小二哥,你知道正学书院在哪么?”

    店小二满脸带笑:

    “客官您还真问对人了,我家就在书院对面!”

    “从咱家客栈出去,往西二里半就是!”

    李四白大喜,摸出一把铜钱塞进伙计手中:

    “小二哥,不知你家附近可有牙行?”

    店小二手心一攥,感觉起码有十多文。脸上笑容越发灿烂了:

    “客官可是要租房?”

    “其实小人家中就做私牙,学院附近的房源,没有我不知道的!”

    所谓私牙,就是没有官方许可的私人中介。坏处是权威不足,容易遇到骗子。好处就简单了,因为偷漏牙税要便宜的多。

    房屋租赁不算大宗交易,并不强制经过官牙。能省一点李四白也求之不得。

    “那感情好,不过小二哥你这么忙,哪有时间带我看房?”

    伙计解释道:

    “客官到学院对面杂货店,就说是刘三的客人,我家人自会带您去看房子…”

    李四白心说倒省了不少麻烦,当即领着几人套车出门。

    马车西行二里多,果然看到正学书院的大门。对面一排民房中,有家特别小的杂货店。

    李四白让大花和小海去杂货店等候,自己则带李长安进了书院大门。

    正学的规模远盛广宁卫学,竟然有专职的门房。哥俩被看门人拦住,李四白拿出周先生的信才被放行。

    进到学院内部,李四白大开眼界。除了常规的孔庙、讲堂、斋房。正学竟然还设有仓库和永久号房!规模之大足数倍于广宁卫学!

    还好规模虽大,格局大同小异。两人问路都不用,就找到了教谕厅。

    刚好有人从里面出来,李四白连忙拦住:

    “这位先生叨扰了,在下受人之托,给沈从文先生送一封信,不知可在何处寻他?”

    那人看到李长安肩头的整扇猪肉,顿时瞳孔地震。一脸惊讶的往门内一指:

    “左手第二间就是!”

    李四白躬身道谢后,领着堂哥领着堂哥上前敲门。只听身后传来一阵嘟囔:

    “半头猪!好大的手笔!”

    沈从文坐在书案前,正惬意的品着浓茶,听到敲门声顿时皱起眉头。

    “进!”

    哥俩推门而入。一进门李四白就吃了一惊,没想到沈先生竟然有专属办公室!

    沈从文也山羊胡一颤,这俩货什么人,怎么扛了头猪进来?

    李四白立刻躬身行礼:

    “晚生李四白,奉恩师周怀文之命,特来拜望先生!”

    沈从文闻言一愣。周怀文可是犯官,这小子敢公然叫恩师,必是关系极其亲近!

    正发愣时,李四白已经奉上一封信笺:

    “恩师有书信一封,命晚辈转交先生!”

    沈从文终于回过神来:

    “你们先坐,等我看完信再说!”

    哥俩哪里敢坐,只是把猪肉放下便侍立一旁。

    沈从文余光一扫,微不可察的点了点头 ,这才把目光转到信上。

    信里内容不多,沈从文片刻后便明白了原委。脸上立刻露出笑容:

    “都是自家人,何必拘谨?”

    “咱们坐下说!”

    李四白这才坐到先生对面,李长安仍侍立身旁。

    “李四白…四白是吧?”

    沈从文面带欣赏,笑吟吟开始话题:

    “游学是本朝成例,你身为广宁案首就更不是问题!”

    “不过正学束修昂贵,一年20两白银你可能承受?”

    李四白表情淡然:

    “晚生虽不富裕,为了举业倒也能勉力支撑!”

    沈从文大感满意,只要不找他接济,帮这点忙不是问题。

    “很好,借读手续我会帮你办妥。你先去找个地方安顿下来,三日后再来这里见我!”

    李四白没想到会如此顺利,连忙起身拜谢:

    “先生大恩无以为报。一点家乡土产聊表敬意”

    李长安颇有眼力,立刻抱起冻猪肉放到沈先生桌上。

    整扇猪肉虽然观感不佳,但在此时绝对算的上重礼。沈从文竟没半点嫌弃,反倒笑吟吟的说了声:有心了!

    此时上课到钟声响起,哥俩连忙识趣的告辞。

    出了学院到对面的小杂货店。大花正和刘二的妹妹聊天。柜台后还坐着个老太太。

    大花已经和刘三妹谈过了,一共有三处房子符合要求,就等李四白一起去看房了。

    第一处就在这条街上。一共三间正房的小院,虽然便利却小了点。李四白看了一眼就直接否了。

    第二处也是三间正房,位置更接近市中心。位于书院和商业区的中间。

    用刘三姐的话说,这是开买卖最好的地点。然而李四白仍不满意。

    位置虽好却是人多眼杂,在这生产秋露白泄密风险太大。

    刘三姐一脸无奈:

    “李相公,这么好的房子你还不满意,那我就真没辙了!”

    “跟您说句实话,第三处房子虽大,却是极为偏僻,只是说出来凑数的…”

    没有想话音未落,李四白面露喜色:

    “快带我去,我就要看这个!”

    刘三姐吓了一跳,心说这人什么毛病,听到偏僻俩字两眼都放光了…

    马车轱辘轱辘,一路绕过正学书院,来到辽阳城西南角。只见四丈多高的城墙下,一块偌大的荒地上,孤零零的坐落着几处院落。

    此地西面南面都是城墙,东面是定辽中卫的军营,北边被神机库和正学书院隔断。

    远离民宅和商业区。除了离书院近,到城内任何位置都是最远的。难怪刘三妹认为不可能有人看上。

    马车在一处院落前停下,刘三妹敲开大门一看。李四白更加满意了。

    院子虽然和前两处差不多大,却多了四间厢房一间仓房。

    正房有厨房,正房偏房均有火炉火炕。院内自带水井茅房,仓房里一垛木柴堆到房顶免费附赠。

    可以说除了偏僻,没有任何毛病!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