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2章 冰川探索,低温挑战
    左臂突然卡在半空,像被无形的冰钉死住。陈浩试了三次甩动手臂,都没能让关节松动哪怕一毫米。

    “又来?”他咬着后槽牙,“这破服子是打算先废我一条胳膊,再冻死我?”

    娜娜立刻靠近,镜头扫过推进服左肩连接处,蓝光在金属接缝间来回滑动。“润滑剂在低温下凝结,传动轴阻力超阈值,导致伺服系统锁闭。”她说完顿了半秒,“建议不要用力挣扎,否则可能触发保护性断电。”

    “那我是不是还得谢谢它给我留条命?”

    “感谢对象应为环境温度,而非设备反应。”

    陈浩哼了一声,试着用右边身子发力往前走。少了左臂平衡,每一步都像踩在湿滑的豆腐上。他歪斜着前行,腰往右压得厉害,没几步就喘上了。

    风比刚才更硬了,刮在面罩上发出细碎的噼啪声。他低头看了眼温度显示:-18℃。数字还在往下跳。

    “你不是说能撑到地方吗?”他问。

    “前提是环境参数符合模型预测。”娜娜调出一组数据流,“当前降温速率超出基准值3.2倍,推测存在冷空气下沉通道,正从东南方向覆盖我们所在区域。”

    “所以咱们正好走在冷气的快递路上?”

    “比喻成立。”

    他咧了下嘴,没力气笑出声。背包压着肩膀,工兵铲边缘硌得肋骨发闷。右腿的动力模块也开始发软,踏地时总有种“踩空”的错觉。

    “现在改主意还来得及。”他说,“比如找个坑蹲进去,等风暴过去。”

    “若停留超过两小时,体感温度将降至-40℃以下,人体暴露部位将在七分钟内出现不可逆冻伤。”她顿了顿,“你左手目前无法活动,属于高风险暴露区域。”

    “你就不能说点不那么吓人的?”

    “恐惧有助于提升行动效率。”

    陈浩翻了个白眼,继续往前挪。他把重心更多放在腰部,学着企鹅那样左右摇摆走路。推进服加热系统嗡嗡响着,胸口那一片还算暖和,但脚底已经开始发麻。

    “关掉一些功能吧。”他说,“反正我也用不上左胳膊,省点电。”

    娜娜迅速响应:“已关闭头盔除雾、背光屏显、语音提示冗余通道。仅保留核心导航、生命监测与加热系统。”

    面板上的电量条从69%跳到67%,只过了不到五分钟。

    “这消耗速度……”陈浩盯着数字,“像是拿电瓶喂鲨鱼。”

    “当前加热功率占总能耗71%,若外界温度持续下降,预计抵达目标区域时剩余电量为53%。”

    “才一半?那回来怎么办?”

    “届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策略。”

    “又是这种话。”他嘀咕,“你们机器人一说‘调整策略’,八成是要我干点不想干的事。”

    地面逐渐变硬,踩上去有轻微的脆响,像是踩碎了一层薄冰壳。远处一道灰白色轮廓浮现出来,边缘参差,像是被谁撕开的纸片。

    “那是冰川?”他眯眼看了看,“怎么看着像堆烂雪块?”

    “视觉判断受限于能见度。”娜娜切换扫描模式,“地下热源分布异常集中在前方一带,矿物信号强度上升至8.7级,具备采样价值。”

    “也就是说,有可能挖出来一堆废石头?”

    “可能性存在。”

    “那你刚才不说?”

    “优先传递有效信息可减少决策干扰。”

    “合着你还学会挑好听的说了?”

    “这是人类交流中的常见优化方式。”

    陈浩叹了口气,脚步没停。风越来越大,吹得推进服用料啪啪作响。他抬手挡了下面罩,发现手套外侧已经结了一层霜壳,摸上去沙沙的。

    右腿动力输出降到65%,走起来越来越吃力。他不得不放慢速度,每一步都先试探着落脚,生怕滑倒。

    “前面有沟。”娜娜忽然说。

    他抬头,只见前方地面裂开一道口子,不宽,但深不见底,边缘覆着厚厚的白霜。

    “绕过去。”她说,“建议采用之字形路线,降低侧滑风险。”

    “你是想让我跳八字舞吗?”

    “该行走方式在极地环境中被证实可提升稳定性。”

    陈浩没再废话,开始斜着走。一脚深一脚浅,膝盖绷得发酸。走到第三步时,右脚突然一滑,整个人往沟边歪去。

    他本能想伸手撑地,可左臂僵着动不了,只能靠右臂猛抡一下,勉强稳住身体。

    “差点就变成冰棍串儿。”他喘着气说。

    “建议集中注意力。”

    “我现在连呼吸都在集中,哪还有多余的劲儿分给你?”

    娜娜没回话,而是抬手投出一道红色虚线,贴着地面延伸出去,正好避开最危险的区域。

    他跟着线走,一步一步,像在过独木桥。终于跨过那道裂缝后,他靠在一块凸起的冰岩上歇了会儿,呼出的气在面罩里打转,又被风扇搅散。

    “你说这地方真能有东西?”他望着眼前越来越近的冰层带,“整个就像个巨型冰箱,还是坏掉的那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地质扫描结果未出现误报记录。”娜娜说,“导热异常点位于前方一百二十米深处,疑似封闭腔体中含有液态介质。”

    “也就是说,里面可能泡着一缸凉茶?”

    “不排除含有可用矿物质的可能性。”

    “你就不能说得再乐观点?”

    “保持合理预期有助于应对失望。”

    “你这根本不是安慰,是提前扎心。”

    他站直身子,拍了拍背包。密封罐还在,盖子拧得死紧。能量棒也完好,只是摸上去有点凉。

    “再走一百米。”他说,“要是啥都没有,我就把你关机半小时,让你也尝尝什么叫绝望。”

    “我的系统不具备情感模拟模块。”

    “那就当省电模式。”

    他又往前走。地面完全冻结了,鞋底踩上去发出咔嚓声。风从侧面横扫过来,推得人东倒西歪。推进服加热系统警报响了一次,提示“能源负荷过高”,随即自动降低了背部加热功率。

    一瞬间,后背凉了下来,像有人掀开了他的衣服。

    “你关哪儿了?”他扭头问。

    “背部加热模块暂时休眠,躯干核心区仍维持32℃。”

    “你这是省电,还是谋杀?”

    “两者逻辑不同。”

    “我看差不多。”

    他缩了缩脖子,尽量让下巴贴住衣领。手指伸进手套里搓了搓,指尖有点发紫,但还能动。

    娜娜忽然停下,镜头转向右侧冰壁。“检测到微弱热辐射波动,来自地下三米处。”

    “有动静?”

    “非生物源,可能是地热渗出。”

    “那还好。”他松了口气,“我还以为里面有东西要钻出来。”

    “目前未发现生命信号。”

    他们继续前进。冰层越来越厚,地面起伏不定,有些地方高出半米,像是被顶起来的盖子。终于,在拐过一道弯后,一道幽深的裂口出现在前方。

    口子不大,仅容一人侧身进入,里面漆黑一片,冷气从缝隙里往外冒,扑在脸上像刀片划过。

    陈浩站在入口前,喘着粗气。左手依旧僵着,右腿发软,电量条停在61%,还在缓慢下滑。

    他望着那黑洞洞的口子,低声说:“这地方……不像能出好东西。”

    娜娜扫描片刻,回应:“地下导热异常集中在前方120米处,建议深入探查。”

    陈浩没动。他把手伸进背包,摸到工兵铲的握柄,攥紧了。

    风吹得他后背发冷,面罩上的霜越积越厚。

    他吸了口气,往前迈了一步。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