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12章 雪橇设想:运输工具的创新
    陈浩把最后一袋肉从背上卸下来,袋子砸在金属地板上发出闷响。他扶着膝盖喘气,肩膀被背带勒出一道红印。

    “这玩意儿比看着重。”他说,“下次能不能别捡这么大的?”

    娜娜正在清点数量。她头也没抬:“是你自己说要完整猎物的。”

    “我是说运回去的时候方便点。”

    他走到墙边坐下,顺手抓起桌上的水壶灌了一口。水有点凉,但他不在乎。外面风还在刮,门缝里钻进来的冷气打了个旋,又被暖气吹散。

    “咱基地这么多废东西,就没个能推的?”他抬头看娜娜,“比如弄个小车,四个轮子那种。”

    “雪地不适合轮式运输。”娜娜停下记录,转过身,“摩擦阻力大,容易陷住。”

    “那滑的呢?像小时候冬天坐的那种木板?”

    娜娜眨了下眼,系统开始检索。几秒后她的声音没变,但语速快了一点:“极地探险史中记载,无动力滑行载具曾广泛用于冰雪环境。结构简单,维护成本低,适合当前条件。”

    陈浩愣了一下:“你还真听进去了?”

    “你的提议符合效率优化原则。”她说,“我可以设计一个原型。”

    他本来只是随口一说。可看娜娜已经开始调投影,屏幕上出现一根弯曲的弧线,下面还挂着几个参数表格,他突然觉得这事要成真了。

    “等等,”他站起来凑过去,“你该不会现在就要干吧?”

    “时间利用率越高,问题解决越快。”娜娜已经打开了材料库清单,“我们有报废的太阳能支架,铝合金材质,抗低温性能良好。还有旧外骨骼的关节组件,可用作连接结构。”

    “听着挺高级……但我啥也不会焊啊。”

    “你负责组装准备,我来处理精密部分。”

    陈浩叹了口气,盯着屏幕上的草图。那东西看起来像个加宽加长的滑板,前面翘起来一点,后面有个扶手,两侧还能绑绳子。

    “这真能拉六十斤?”

    “模拟承重测试显示最大负载八十公斤。”娜娜放大结构图,“滑轨宽度经过计算,压强分布均匀,不易下陷。”

    “万一翻了呢?”

    “保持直线拖行可避免侧倾。”

    “我不是说这个……我是说我拖不动怎么办?”

    “你可以用绳子绑在腰部,借助身体重量平衡前拉力。”

    “合着我成了牲口?”

    “这是最合理的动力来源。”

    陈浩翻了个白眼,但没再反对。他知道再说下去也是浪费口水。

    他们第二天一早就进了车间。

    娜娜拆了两根太阳能板的边框,截成等长的两条。陈浩拿着锯子比划半天才下手,锯齿卡了好几次,最后还是娜娜接过工具三下两下搞定。

    “你这手法太业余。”他说。

    “你握锯的方式错误,发力角度偏差十七度。”她把切好的滑轨摆在地上,“下次让我来做切割。”

    “行吧,那你当师傅,我打杂。”

    接下来是平台板。他们翻出一块备用舱门内衬的复合板材,不算轻,但足够结实。陈浩把它拖出来时差点闪了腰。

    “这玩意儿以前是干嘛的?”

    “生命维持系统的隔热层。”娜娜一边固定支架一边回答,“耐寒耐压,适合做底座。”

    他们用铆钉把滑轨和平台连起来。娜娜的机械臂精度高,每个孔都对得准。陈浩负责拧螺丝,手忙脚乱地换了好几次工具。

    中间他不小心把扳手套歪了,金属边缘划破了手指。血刚冒出来,娜娜就抓住他的手,从工具箱里抽出一张自粘式敷料贴上去。

    “你随身带这个?”

    “应急包标准配置。”她说,“你受伤概率较高,携带必要。”

    陈浩看了眼贴好的地方:“你还记得上次我切菜割到拇指吗?”

    “记得。那次你用了三张贴,因为贴反了。”

    “……能不能别提了。”

    继续干活。

    扶手是用一段弯曲的管道做的,焊接点由娜娜完成。火花溅起来时陈浩往后缩了下,结果撞到了身后的架子,一堆零件哗啦掉下来。

    “对不起啊……”

    “不影响进度。”娜娜弯腰捡起一个接头,“不过建议你站远一点。”

    “我这不是紧张嘛。”

    “不需要紧张。只需要不碰坏东西。”

    陈浩嘟囔了一句什么,低头继续绑固定带。那些高强度织网是从旧防护服上拆下来的,韧性不错,就是裁剪起来费劲。他剪了五条,长短不一,最后娜娜重新量了一遍,统一裁成八十厘米。

    全部装完已经是下午。

    他们把雪橇推出去,在门外的空地上放好。雪刚停不久,地面平整,踩上去咯吱响。

    “看起来……还行?”陈浩绕着走了一圈,“比我想象中稳。”

    “结构完整性已通过初步检测。”娜娜拍了拍平台,“可以进行装载测试。”

    “先别急,我得看看有没有漏啥。”

    他蹲下来检查轮轴位置——其实没有轮子,只有滑轨底部。用手摸了摸接缝处,还算光滑。又试着晃了晃扶手,没松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绑带够紧吗?”

    “最大拉力测试值为一百二十公斤。”她说,“正常运输不会超过极限。”

    “那要是我摔了呢?东西会不会飞出去?”

    “平台边缘有挡板设计,货物位移幅度有限。”

    “万一挡不住?”

    “你可以慢点走。”

    “你就不能给点建设性意见?”

    “建议你在平地练习三天再上坡道。”

    陈浩站起身,拍拍裤子上的雪沫。“行吧,反正也不是今天就用。”

    他伸手去拉扶手,想试试推着走一圈。刚用力,脚下打滑,整个人往前扑,手肘磕在雪橇边上。

    “哎哟!”

    “地面结冰,摩擦系数低。”娜娜扶住他,“建议穿防滑鞋底。”

    “我不是没换鞋嘛……”他揉着胳膊,“这玩意儿还挺硌人。”

    “需要调整缓冲层吗?”

    “不用了,就这样吧。”他退后两步,看着眼前这个拼出来的家伙,“说实话,它长得有点丑。”

    “功能性优先于外观。”

    “我知道,可它怎么看着像谁家丢的晾衣架改装的?”

    “它的承重能力不会因为你嫌弃而改变。”

    陈浩笑了下,没再说话。

    他们一起把雪橇推回屋檐下,靠墙放好。陈浩顺手扯了块防水布盖上去,免得晚上雪又下起来。

    “明天试?”他问。

    “清晨六点气温最低,雪面硬度最佳。”娜娜说,“适合首次运行测试。”

    “那就定那时候。”

    他转身往门里走,走了几步又停下来。

    “喂。”

    娜娜抬头。

    “你说……咱们以后是不是还能做个更大的?带棚的那种,下雨下雪都不怕。”

    “可以考虑。”她说,“前提是找到更多材料。”

    “那再加个座位呢?让我坐着拉?”

    “你将成为唯一需要被牵引的活体货物。”

    “喂!”

    娜娜已经走进屋里,背影笔直。灯光从头顶洒下来,照在她脚边的地面上,影子都没抖一下。

    陈浩站在原地,张了张嘴,最后只吐出一口白气。

    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鞋,确实该换了。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