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80章 新矿脉:可持续的未来
    陈浩蹲在那块银灰色的石头边上,手指蹭了蹭表面。冷得刺手,但摸着踏实。他咧了下嘴,回头看了眼娜娜。

    “这玩意儿要是能一车一车往回拉,咱基地以后是不是想造啥就造啥?”

    娜娜站在雪橇旁,机械臂正把折叠板展开扣进电源接口。“理论可行。前提是开采效率大于运输损耗。”

    “哎,你能不能别说这种话?”陈浩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泥,“我现在满脑子都是新零件、新设备、新沙发——我那个旧的坐塌了,早该换了。”

    “当前优先事项是搭建临时营地。”娜娜没看他,光学镜扫过四周地形,“燃料剩余百分之二十八,不足以支持明日返程后再来。建议原地驻留,启动初步采掘。”

    陈浩叹了口气,从后备箱翻出保温毯裹在身上。湿衣服贴着皮肤,冷得他直哆嗦。他一边抖一边说:“行吧,反正也没别的选择。先搞个遮风的地方,再想办法撬石头。”

    两人动作很快。娜娜架起便携太阳能板,连上照明灯和通讯模块。微弱的蓝光亮起来,照出一片小小的干燥区。陈浩则拖出工具包,拿出最硬的凿子和锤子,蹲回矿脉边缘。

    他抡了一锤。

    “当”一声,火星蹦出来,石头纹丝不动。

    他又砸了两下,手震得发麻。

    “这什么硬度?比食堂铁锅还扛打?”他甩了甩手腕,“咱带的工具怕是不够用。”

    娜娜走过来,蹲下扫描岩面。“检测结果显示为铁铝钛复合岩层,平均莫氏硬度七点三。常规手工工具破拆效率低于每小时零点五公斤。”

    “那就是说,我砸一天也弄不出一块砖?”

    “准确来说,你需连续工作三十七小时才能获取十公斤可加工原料。”

    陈浩把凿子扔地上。“那不如回去睡觉。”

    “还有一个方案。”

    “说。”

    “利用热胀冷缩原理破碎岩石。加热表层至六百度以上,迅速冷却,可引发内部裂解。”

    陈浩眼睛亮了。“火枪?我们有!”

    他翻出火焰喷枪,检查燃料罐。“还有半罐气,够烧一阵。”

    娜娜补充:“注意操作距离,避免高温反射伤及自身。”

    “知道知道,我又不是第一次玩火。”

    他打开喷枪,火舌“呼”地窜出来。对准岩石一角开始烘烤。火焰舔着灰白的岩面,几秒后颜色变深,石屑开始剥落。

    十五分钟后,整片区域都被烧得发红。

    “差不多了。”陈浩关掉火枪,拎起水壶往上面泼冷水。

    “嗤——!”

    大量白汽猛地冒出来,地面轻微震动。

    “反应来了!”陈浩往后退了两步。

    可下一秒,一声闷响从岩层内部传来。

    紧接着,一股高压蒸汽从裂缝里喷出,像刀一样横扫过来。

    陈浩没反应过来,袖子被掀飞半截,手臂一烫,整个人往后跌坐在地。

    “危险!”娜娜一步跨上前,机械臂展开合金挡板,“砰”地立在两人前方。蒸汽撞在板上,发出尖锐的嘶鸣。

    陈浩喘着气坐起来,看着自己冒烟的袖口。“靠……差点熟了。”

    “建议立即终止当前操作模式。”娜娜的声音没变调,“蒸汽压力仍在上升,存在二次喷发风险。”

    陈浩揉了揉胳膊,疼得龇牙。“谁想到这石头里面还藏了个高压锅。”

    他抬头看那股持续喷出的白汽,忽然不说话了。

    盯着看了五秒,猛地站起来。

    “等等……这蒸汽……能不能用?”

    娜娜转头看他。

    “你说沼气池。”

    “对啊!”陈浩一拍大腿,“咱们之前搞发酵,温度上不去产气慢。现在好了,天然加热源送上门!”

    “技术上可行。”娜娜快速调取数据,“沼气微生物最适活性温度为三十至四十度。当前蒸汽温度一百二十度,需降压降温处理。”

    “那就接根管子导过去!”

    “现场无耐高温软管。”

    “废管道呢?雪橇底下那堆锈铁管!”

    娜娜沉默一秒,转身走向雪橇。她从底部拖出一根弯曲的金属管,检查接口。“可改造。但需手动固定导流方向,防止偏移。”

    “我来。”陈浩活动了下手腕,“反正我已经半熟了,再多烫一点也没差。”

    两人动手拆改管道。陈浩用扳手锯断弯头,娜娜焊接接口。十分钟不到,一条歪歪扭扭的导流槽拼好了。

    “接进沼气池进料口。”陈浩扛起管子往山坡上走,“你帮我看着角度,别让蒸汽冲到人。”

    娜娜跟在他后面,机械臂随时准备支起挡板。

    陈浩把管子一头插进岩缝喷口,另一头斜着指向山下的沼气池入口。

    “成了!”他刚松手,一股更强的蒸汽突然爆发,管子剧烈晃动。

    “要飞了!”

    他扑上去抱住管身,整个人压在上面稳住。滚烫的气流擦着手背掠过,皮肤立刻泛红。

    “娜娜!锁死支架!”

    “正在执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合金卡扣从侧面弹出,咔的一声咬住岩体。管子终于稳住,蒸汽顺着预定路线喷向远处的沼气池。

    几分钟后,池体观测窗内开始冒出密集气泡。

    娜娜扫描数据:“发酵舱温度由二十三度升至三十六度,甲烷生成速率提升百分之二百一十七。”

    陈浩瘫坐在地上,喘着气笑出声。“你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逻辑成立。”娜娜看着读数,“但你的皮肤组织损伤程度已达二级,建议停止暴露作业。”

    “没事。”他摆摆手,“等会儿回去抹点药就行。现在要紧的是怎么继续挖。”

    娜娜分析道:“问题在于热量积聚速度超过释放能力。若持续加热,蒸汽压力将持续升高,威胁操作安全。”

    陈浩靠着石头坐下,想了想。“那就别一次性全烧。分块来,一小片一小片加热,裂了就清掉,再烧下一块。”

    “合理。”娜娜点头,“同时可优化导流系统密封性,加装简易阀门控制流量。”

    “阀门好办。”陈浩从工具包翻出一个废弃的压力调节钮,“这个还能用,装在管子中间就行。”

    两人再次投入工作。

    这次节奏放慢了。

    陈浩负责划定加热区域,每次只烧手掌大的一块。娜娜监控温度变化,及时提醒停止加热。蒸汽产生后通过改装管道稳定导入沼气池,全程未再发生喷溅事故。

    两个小时后,第一块完整矿石被撬了下来。

    拳头大小,沉甸甸的。

    陈浩拿在手里掂了掂。“虽然不多,但总算开了个头。”

    娜娜记录下开采参数:“累计获取样本三点八公斤,能耗比优于预期。若维持当前节奏,四十八小时内可积累足够原料用于初步加工测试。”

    “不错。”陈浩打了个哈欠,眼皮有点打架。夜风越来越冷,他裹紧保温毯,蹲在岩边继续记录矿石特征。

    娜娜站在一旁,光学镜持续扫描岩层断面。机械臂外层因多次高温接触出现轻微变形,内部自检程序已启动修复流程。

    营地灯光还亮着。

    雪橇停在侧翼,充当临时储物平台。

    陈浩写完最后一行数据,抬头看了看那条还在工作的导流管。白汽缓缓流动,在夜色里划出一道清晰的轨迹。

    他忽然问:“你说这矿脉要是越挖越大,咱们以后是不是不用回基地了?直接在这儿建个分站?”

    娜娜没有回答。

    她的光学镜转向北方地平线,扫描波悄然延伸出去。

    远处的地表下,某种结构异常正在缓慢移动。

    陈浩抓了把灰泥搓着手,觉得有点痒。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