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10章 新材尝试,效果初显
    陈浩左脚一滑,整个人顺着斜坡往下出溜。碎石哗啦啦滚下去,在黑暗里听得出有段距离才落地。

    他手猛地一抓,指尖卡进岩缝,身体停住。胸口贴着地面,脸朝下,鼻子差点撞上一块凸起的石头。

    “别动。”娜娜的声音从耳机里传来,“右侧三米内土层松动,轻微震动就会引发二次塌方。”

    “我知道。”他喘了口气,“我现在动不了,脚好像扭了。”

    “左踝关节角度异常。”她说,“建议采用侧身匍匐撤离,重心压低,避免单腿承重。”

    “你说得轻松。”他慢慢翻身,屁股蹭着地面向上挪,“我这体型不适合做体操动作。”

    “当前情境下,生存优先于舒适度。”

    “你还真是冷静。”

    他一点一点往上爬,手抠着岩石边缘,膝盖和手臂借力。每动一下,左脚就抽着疼一次。终于爬上平地,他瘫坐在一块大石头上,喘得像跑了五公里。

    “样本呢?”娜娜问。

    他低头看麻袋,还在肩上挂着。掏出那块青灰色的矿石,举到扫描仪前。

    “上传。”他说。

    绿灯闪了两下。

    “数据接收完成。”她的声音没变,“成分符合预期,硅晶含量百分之六十三点七,杂质可控。”

    “那就好。”他靠着石头闭眼,“接下来就是走路回去了吧?”

    “预计行程四十七分钟。”她说,“你的步速将下降百分之二十二。”

    “你就不能说点好听的?”

    “我说的是事实。”

    他咧嘴笑了笑,撑着站起来,一瘸一拐往回走。

    天快亮时,基地门口的铁皮门被推开一条缝。陈浩扶着墙进来,脸上全是灰,衣服也破了个口子。

    苏珊第一个冲过来:“你总算回来了!”

    “怎么搞成这样?”卡尔从工具房探头。

    “采样过程有点小意外。”陈浩把麻袋放在地上,“但东西拿到了。”

    娜娜走过来,蹲下检查他的脚踝。手指轻轻按了几处,他“嘶”了一声。

    “软组织挫伤,无骨折。”她说,“需要冷敷两小时,限制负重。”

    “等会再说。”他摆手,“先干活。你们准备好了吗?”

    “模具早就做好了。”卡尔拍拍手边的金属架,“就等你带料回来。”

    “树脂配比我也调好了。”苏珊翻开本子,“加了点增塑剂,流动性应该没问题。”

    “那就开始吧。”陈浩一屁股坐上水泥墩,“谁来给我讲讲流程?”

    娜娜打开光屏,投影出一段墙体结构图。中间夹层标成黄色区域。

    “先在钢结构之间开槽。”她指着图说,“深度八厘米,宽度十厘米。然后注入混合浆体,等待固化。”

    “听起来简单。”陈浩说,“实际肯定一堆麻烦。”

    “确实。”卡尔拎起切割机,“第一关是碎矿。这玩意儿太硬,普通研磨器转一圈磨不出多少粉。”

    “资料库里有个办法。”娜娜调出一段数据,“高频振动粉碎法。可以用废弃切割机改装,加上震荡模块。”

    “你会的还真多。”卡尔拆开机壳,“拿来试试。”

    两人忙活了一个多小时,机器发出嗡嗡的响声,矿石一点点变成细粉。苏珊在一旁用电子秤称量,按比例加入树脂。

    第一次搅拌完,浆体倒进测试槽,流得很慢,卡在中间不动。

    “太稠了。”苏珊皱眉,“流动性不够。”

    “树脂浓度高了。”娜娜看着屏幕上的粘度曲线,“建议降低百分之十五,再加微量分散剂。”

    “有没有现成的?”陈浩问。

    “实验室废料箱里有一小瓶。”她说,“标签写着‘未命名添加剂’。”

    “听着就不靠谱。”陈浩说。

    “但成分分析匹配。”她递过数据表,“风险可控。”

    “行吧。”苏珊起身去找,“反正也没别的选择。”

    第二次调配,浆体顺利流入测试槽。他们趁热打铁,在主墙体的一段夹层开了口子,接上注浆管。

    “开始注入。”卡尔按下开关。

    浆体缓缓推进,黄色液体在透明管道里流动,进入墙体内部。

    “压力正常。”娜娜盯着传感器,“填充率百分之八十二……八十九……九十六……完成。”

    “关阀。”苏珊记录时间,“接下来等它凝固。”

    “夜间温度偏低。”娜娜说,“预计固化时间延长至六小时以上。”

    “等不起。”陈浩摸着墙,“明天说不定又来震一次。”

    “我可以启动加热模块。”她指向设备箱,“便携式恒温装置,能局部升温。”

    “那就用。”卡尔说,“我们轮流守着。”

    娜娜接通电源,两块加热板贴在注浆区外侧。屏幕上温度曲线慢慢上升。

    时间一点点过去。陈浩坐在原地没动,脚踝裹了冰袋,嘴里嚼着能量棒。

    “你说这东西真能扛住地震?”他问。

    “模拟结果显示可以。”娜娜说,“实际效果需验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你就不能说得肯定点?”

    “科学不接受猜测。”

    “所以你现在是科学家了?”

    “我只是执行数据分析。”

    苏珊在旁边记笔记,突然抬头:“等等,传感器读数变了。”

    所有人都看向她的屏幕。

    “应力分布……在变化?”卡尔凑近。

    “红色区域缩小。”娜娜调出对比图,“材料内部正在均匀分散压力。”

    “意思是?”陈浩站起身,忘了脚疼。

    “初步判断,结构稳定性正在提升。”她说,“比原方案快百分之四十。”

    “真的假的?”他瞪大眼。

    “数据不会说谎。”

    “那咱们是不是可以加大注浆范围?”苏珊问。

    “等完全固化后再决定。”娜娜说,“现在扩大施工存在风险。”

    “也是。”卡尔点头,“一次试成不容易,别搞砸了。”

    他们继续监测。加热板运行了四个小时,温度维持在三十八度。天彻底亮了,阳光照在墙上,注浆区表面已经干燥。

    “可以做简易测试了。”娜娜说。

    他们在上方搭了个临时平台,放上几块重型配重块。传感器实时传输数据。

    加载到第三块时,娜娜突然抬手:“停。”

    “怎么了?”苏珊问。

    “形变值超出阈值零点三毫米。”她说,“支撑架出现微移。”

    “要不要撤掉?”卡尔伸手去搬配重。

    “等等。”陈浩忽然开口,“我记得拖车上有根旧钢缆,一直没拆。”

    “拿来试试。”娜娜说。

    卡尔跑出去找,很快拖着一根锈迹斑斑的钢缆回来。两人一头绑在支撑架顶端,另一头固定在远处的地桩上,反向拉紧。

    “再加一块。”陈浩说。

    第四块配重放上去。屏幕上的曲线跳了一下,然后趋于平稳。

    “形变停止。”娜娜说,“结构重新平衡。”

    “看来这招有用。”陈浩笑了,“废物利用,省钱省事。”

    “承重能力达到预期标准。”她看着最新数据,“较原始墙体提升百分之五十一。”

    “比模拟还高?”苏珊惊讶。

    “实际材料兼容性优于预测。”她说,“硅晶颗粒与树脂结合良好,形成稳定网络结构。”

    “那就是成功了?”卡尔拍了下手。

    “初步成功。”娜娜纠正,“仍需全面测试。”

    “但至少不用再打更多钢桩了。”陈浩靠回水泥墩,“省下的力气能干别的。”

    苏珊合上记录本,把笔插进衣袋。卡尔拆下注浆管,擦干净后叠好空桶。

    娜娜站在设备旁,散热口微微发红,光屏不断刷新着应力图,颜色从红转绿。

    陈浩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脚,扭伤的地方还在疼,但他没吭声。

    “下一步怎么办?”苏珊问。

    “准备全面施工。”娜娜说,“需要更多矿石和树脂储备。”

    “我去挖第二批。”陈浩活动了下脚踝。

    “你不适合连续作业。”她说,“建议休息十二小时。”

    “我没那么娇气。”他站起来,扶着墙,“再说,这事总得有人干。”

    “我可以远程指引采样路线。”她说,“避开不稳定区域。”

    “那你可得看紧点。”他咧嘴一笑,“上次差点把我送进地缝。”

    “那次是你偏离预定路径。”

    “地形逼我的。”

    “下次我会提前预警。”

    “行。”他点头,“你负责盯路,我负责出力。”

    苏珊看了眼手表:“现在是早上七点十七分。如果中午前能把新一批材料准备好,下午就能开始大面积加固。”

    “时间够。”卡尔说,“模具我已经做了三个,随时能用。”

    “树脂存量还能支撑两次注浆。”苏珊补充。

    “那就这么定了。”陈浩拿起折叠铲,“等我把脚包扎一下,马上出发。”

    他转身要走,娜娜突然叫住他。

    “这个。”她递过一个小型定位器,“贴在衣服内侧,实时监控移动状态。”

    “又是小学生手表那一套?”

    “更精确。”

    “好吧。”他接过塞进兜里,“你们别在我回来之前把墙改得我不认识。”

    “不会。”卡尔说,“等你带料来,我们再动手。”

    陈浩挥了挥手,一瘸一拐走出基地。

    三人留在原地。

    娜娜站在设备旁,机体轻微震动,风扇转速提高。她的光屏持续运行,新材料的应力分布图正由红转绿。

    苏珊翻开发记录本,笔尖落在纸上沙沙响。

    卡尔把工具收进箱子里,抬头看了眼墙体。

    风刮过屋顶,防水布轻轻晃动。

    娜娜突然抬头,看向陈浩离开的方向。

    “他偏离预定路线七米。”她说。

    苏珊停下笔:“为什么?”

    “前方出现塌方痕迹。”娜娜调出地形图,“他正在绕行。”

    “通知他小心。”苏珊说。

    娜娜指尖轻点,发送指令。

    几秒后,通讯器传来陈浩的声音:“收到。这边土松,我贴边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保持距离。”娜娜说,“右侧坡度超过四十五度,存在滑坡风险。”

    “知道了。”他声音有点喘,“这破路比我减肥还难坚持。”

    苏珊忍不住笑了下。

    卡尔从工具房探出头:“他还能开玩笑,说明状态不错。”

    “他的心率目前每分钟八十九。”娜娜说,“属于轻度负荷区间。”

    “比我当年跑八百米快。”苏珊合上本子,“希望他真能搞到东西。”

    “概率为百分之六十八。”娜娜说,“前提是矿石未被地下水侵蚀。”

    “不算高啊。”

    “已经比昨天高了二十三个百分点。”

    苏珊愣了下:“你是说……我们今天其实进步了?”

    娜娜没回答,只是光屏切换到了新的施工流程图。

    卡尔拿着成型的模具走出来:“这个能用。明天直接套上去钻孔。”

    “放那边。”苏珊指了指临时货架,“等陈浩回来再确认尺寸。”

    娜娜站在原地,机体轻微震动了一下。散热风扇转速提高了半档。

    远处,陈浩的身影出现在山坡拐角。他停下脚步,举起扫描仪对准岩壁。

    “看到露头了。”他说,“颜色发青,应该是你要的那种。”

    “开始采样。”娜娜回复,“每次取样不超过五百克,避免结构性破坏。”

    “明白。”他掏出折叠铲,插进岩石缝隙。

    铲子卡了一下,他用力一撬。一块拳头大的矿石掉了下来,砸在脚边。

    “第一块到手。”他捡起来塞进麻袋,“还挺沉。”

    “上传数据。”娜娜说。

    他按下扫描仪按钮。绿灯闪了两下。

    “已接收。”她说,“初步分析符合预期。”

    “还有两块。”陈浩抬头看岩层,“上面那块更大。”

    他往上走了几步,踩在一块斜坡上。脚底碎石滚落,滑下去几米才停下。

    “小心。”娜娜声音紧了些。

    “没事。”他稳住身子,“就是路烂。”

    他再次举起铲子,对准上方裂缝。

    这一次铲子顺利插进去。他用力一扳——

    整片岩层发出一声闷响。

    陈浩猛地后退,但右边地面已经开始松动。

    他左脚踩空,整个人向坡下滑去。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