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77章 苏珊加工提效率,燃料问题有转机
    井盖掀开的动静还没散去,卡尔已经伸手往下掏了一阵,拽出几截黑乎乎的线缆。外皮硬得像树根,一掰就咔咔响。

    “这玩意儿能烧吗?”他甩了甩手里的东西,冲陈浩晃了晃。

    陈浩皱着脸凑近看了一眼,“你拿它点火,怕是先把自己呛死。”

    苏珊却没说话,接过那截电缆在手里揉了揉,又掰下一小块放进嘴里嚼了两下,立刻吐出来。

    “不是纯塑料。”她说,“里面有玻璃纤维,耐高温。要是磨成粉混进燃料里,说不定能压得更实。”

    娜娜站在旁边,数据终端刚打开,光屏一闪,调出一组材料参数。“绝缘层熔点二百三十度,碳化后残留物结构稳定。建议粉碎粒径控制在零点五毫米以下。”

    “听不懂。”陈浩摆手,“但你意思是——这破皮子真能用?”

    “可以尝试复合成型。”娜娜点头。

    当天下午,实验室门口支起了铁皮炉子。苏珊把晒干的火藤茎秆碾成粉末,再掺上磨碎的电缆外皮,比例试了三次,最后按一比一点二配好。

    第一次压模失败,燃料棒出炉时裂成两半。

    “温度不够。”苏珊盯着炉口,“水分没排净。”

    第二次升温到一百八十度,压制时间延长到五分钟,拿出来的时候表面发亮,敲起来有脆响。

    “这个行。”卡尔拿起来看了看,“比之前那个结实。”

    他们等不及冷却,直接拿到激光设备旁做测试。旧燃料罐还剩一点底,勉强够点火。新燃料棒塞进燃烧室,点火开关按下。

    火焰蹿起,黄中带蓝,稳稳地烧着。

    可激光头刚闪出红光,火苗突然一抖,紧接着熄了。

    “又来了。”陈浩一屁股坐在箱子上,“白忙半天。”

    苏珊盯着燃烧室看了会儿,“供氧不够。火憋住了。”

    娜娜调出数据,“空气流量偏低百分之三十七。燃烧不充分导致能量输出中断。”

    “那就吹风。”苏珊转身走进仓库,翻出一台老旧风扇,外壳锈了一圈,插上电居然还能转。

    她拆掉前罩,接上一段弯折的铁管,通到燃烧室进气口。重新装入燃料棒,再次点火。

    这次火焰一下窜高,颜色变白,持续稳定。

    激光束“嗡”地一声刺出,打在废钢板上,瞬间烫穿一个圆孔。

    “成了!”卡尔跳起来,差点撞翻风扇。

    陈浩咧嘴笑了,“你这哪是搞燃料,简直是炼丹成仙!”

    “以后叫你‘火神娘娘’得了。”他拍着苏珊肩膀。

    苏珊没笑,只是低头看着还在运转的机器,手指轻轻碰了碰终端屏幕,“关键是能用了,咱们可以继续挖地道了。”

    傍晚前,他们又做了六根燃料棒,全部通过点火测试。娜娜记录下完整流程,把每个步骤拆开,写在一块白板上:

    原料筛选 → 烘干脱水 → 粉碎混合 → 压制成型 → 冷却封装

    “一个人干不完。”她说,“必须分工。”

    第二天一早,四人围在实验台前重新安排任务。

    陈浩负责去外围采火藤,顺便捡能用的废料。他背着个麻袋,边走边嘟囔:“我这不成了拾荒的?”

    “你是原料主管。”苏珊递给他一副手套,“别偷懒。”

    卡尔管设备维护和搬运,顺带守夜看炉子。他蹲在压模机旁边调试压力阀,嘴里念叨:“这玩意儿比我命还金贵。”

    苏珊自己守住最关键的一环——配方调配和压制监控。每次开炉她都守着,温度差五度都不行。

    娜娜全程盯数据,每隔两小时生成一份质量报告,发现偏差立刻提醒调整。

    第三天中午,第一批标准化燃料棒码进了储物架。整整齐齐三十六根,表面光滑,尺寸统一。

    陈浩一根根数完,长舒一口气:“照这个速度,三天就够用一轮了。”

    他抬头看向地道方向,“咱们离穿过去,又近了一步。”

    那天晚上,他躺在实验室外的折叠椅上啃压缩饼干。卡尔在检查鼓风装置的接头,拧紧最后一颗螺丝。

    “明天我多跑一趟工业区。”他说,“那边还有几个废弃配电箱,铜线外面也是这种皮,量更大。”

    “你可别把自己埋里面。”陈浩嚼着饼干,“上次差点被塌墙砸脑袋。”

    “那你别睡这儿。”卡尔瞥他一眼,“半夜老鼠爬你脸上都不知道。”

    苏珊从屋里走出来,手里拿着新一批样品记录表。她坐到陈浩旁边的椅子上,把表格摊开。

    “今天这批热值提高了百分之十五。”她说,“如果能把烘干时间再缩短十分钟,产量还能往上提。”

    “你怎么做到的?”陈浩问。

    “换了筛网。”她指了指实验台,“以前用的是铁丝网,孔太大。现在改用金属滤片,粉末更细,压得更密实。”

    “听着像做饭。”陈浩说,“炒菜换锅铲,味道就不一样。”

    “差不多。”苏珊点头,“就是这‘菜’不能糊。”

    娜娜忽然出声:“检测到第七批燃料棒冷却速率异常,建议延迟封装。”

    “哪个环节出问题?”卡尔站起来。

    “第六根和第九根密度偏高,可能是压制压力波动。”娜娜指着图表,“建议下一轮调整液压阀预设值。”

    苏珊起身往屋里走,“我去看看。”

    陈浩跟着站起来,顺手把空饼干袋扔进桶里。他走到实验台边,看见苏珊正拆开压模机的侧盖,手伸进去摸活塞杆。

    “你天天这么弄,不嫌烦?”他问。

    “烦。”她说,“但不做更烦。”

    “我要是你,早就撂挑子了。”

    “你会饿死。”她说完,拧开一颗螺丝,“而且你现在就在吃我做的饭。”

    陈浩摸了摸肚子,“说得对,我得感恩。”

    卡尔在外面喊:“风扇又卡了!”

    苏珊头也不抬,“清滤网。”

    “清完了还是转不动。”

    “电压不稳。”娜娜说,“发电机输出波动超过允许范围。”

    “那就修发电机。”陈浩叹气,“咱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等挖出去。”苏珊把零件装回去,拍了拍机器外壳,“就不算了。”

    第四天清晨,阳光刚照到工棚顶,陈浩已经背着麻袋出门。他绕开昨天走过的路,往北边一片荒地走。

    那里长着大片枯黄的火藤,茎秆粗壮,表皮泛着蜡光。

    他蹲下扯了一根,用力一折,发出清脆的响声。

    “这质量不错。”他自言自语,“回去让苏珊高兴高兴。”

    回到基地时,苏珊正在压第二批燃料。机器嗡嗡响着,燃料棒一根根从出口滑出。

    “今天能做多少?”陈浩把麻袋往地上一放。

    “按现在速度,五十根没问题。”她说,“前提是发电机别再掉链子。”

    “卡尔呢?”

    “去换机油了,说滤芯堵了。”

    陈浩走到发电机旁,看见卡尔正趴在地上拆外壳。他递过去一瓶新机油。

    “省点用。”卡尔接过瓶子,“最后一瓶了。”

    “回头找找有没有备用的。”陈浩说。

    “你当这是超市?”卡尔拧开注油口,“想补货就能补。”

    中午,燃料棒产量突破五十根。储物架上摆得满满当当。

    娜娜更新了库存数据,显示当前储备可支持激光设备连续作业七轮,每轮十五分钟。

    “够打通四十米。”她说。

    “前提是地道不塌。”陈浩靠在墙边,“咱们还得赶在石头掉下来之前穿过去。”

    苏珊没接话,只是把最后一根燃料棒取出来,放在冷却台上。她拿起记录本,在“成品率”一栏写下数字:97%。

    “明天开始,每天两班倒。”她说,“争取一天做一百根。”

    “谁跟你倒?”陈浩问。

    “轮流来。”她说,“总不能让我一个人干到死。”

    “你要死了,我们都得饿死。”陈浩说,“你可是咱们的火神娘娘。”

    卡尔从外面走进来,手里拎着一只锈迹斑斑的金属箱。

    “猜我在废车底下找到什么?”他把箱子往地上一放,“密封机油罐,半满,标签都没掉。”

    “真的?”陈浩凑过去看。

    “型号匹配。”娜娜扫描了一下,“可用率82%。”

    “发电机有救了。”卡尔咧嘴笑。

    苏珊看了眼时间,“趁天还亮,先把这批燃料封存。”

    四人动了起来。陈浩搬箱子,卡尔贴标签,娜娜录入编号,苏珊检查每根燃料棒表面是否完好。

    最后一根放进储物架时,天边已经开始发暗。

    陈浩擦了擦汗,“今天算不错。”

    苏珊点点头,正要说话,压模机突然发出一声异响。

    她转身快步走过去,掀开控制面板,发现指示灯全部熄灭。

    “断电了。”她说。

    陈浩抬头看发电机方向,“卡尔!发电机又停了!”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