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89章 密封检测不达标,再次改进心不馁
    钢管立在地缝上没倒,陈浩看了两秒,转身去拿检测仪。

    他把仪器放在窗框边,按下启动键。红灯闪了三下,转成黄灯,接着发出短促的蜂鸣。苏珊站在旁边记录数据,笔尖一顿:“漏气值超标。”

    “再来一次。”陈浩说。

    第二次测试结果一样。第三扇窗,第四扇,接连五扇都报了警。空气加压到标准值时,接缝处的传感器读数跳动不稳,有的直接亮起红光。

    “不是个别问题。”卡尔蹲在地上听风声,“能听见哨音,像谁在吹口哨。”

    苏珊走到门底位置,掏出一张薄纸片往下一塞,轻轻一拉,纸面蹭过缝隙。“这空档够塞两枚硬币。”她抬头,“水要是来了,挡不住。”

    没人说话。刚装好的门窗整齐排列在墙边,看起来严丝合缝,实际却处处漏风。

    陈浩弯腰打开工具箱,取出手电筒照向一处接缝。光束扫过胶条边缘,能看到细微的裂痕,像是冬天干裂的嘴唇。

    “我们以为拧紧螺丝就完事了。”他说,“结果还是被风吹了个对穿。”

    娜娜已经接入检测系统,屏幕滚动着数据流。几秒后,她调出材料使用日志和温差变化曲线图。

    “初步判断,密封条材质与金属框热胀冷缩系数不匹配。”她说,“夜间温度下降十五度以上时,橡胶收缩率高于铝材,导致接口脱开。”

    “也就是说,白天看着挺好,晚上就开始漏?”卡尔问。

    “是。”娜娜点头。

    苏珊翻动手里的安装记录表:“这批胶条是上周换的,说是耐磨抗撕裂,性能比旧款高百分之三十。”

    “参数好看,实战不行。”陈浩把检测仪放回箱子,“咱们又被纸面数据骗了一次。”

    “也不能算骗。”卡尔挠头,“谁知道它怕冷?”

    “极端环境建筑案例库中有相关记录。”娜娜调出资料页,“火星前哨站曾因类似问题发生舱体失压,后续改用柔性硅胶基复合材料,解决了昼夜温差下的密封失效。”

    “那就换。”陈浩站起来,“现在就换。”

    “库存里没有这种胶。”苏珊提醒。

    “原料有。”娜娜快速检索,“基地储备的A型硅凝胶和B型交联剂可按比例调配,现场加工成所需密封材料。”

    “怎么配?”卡尔凑过去看屏幕。

    “质量比三比一,搅拌时间不低于七分钟,涂抹后需静置固化两小时。”娜娜展示流程图。

    “听起来不难。”卡尔搓了搓手,“我来调。”

    “别急。”苏珊拦住他,“差半克都会影响性能。上次配防火涂层,你多加了一勺,结果烧起来冒黑烟。”

    卡尔缩回手:“那你说谁来?”

    “我称量。”苏珊说,“你负责搅拌,但得按娜娜给的时间来,一秒都不能少。”

    “行。”卡尔点头,“那你可得盯紧秤。”

    陈浩拍板:“从今天起,所有新装门窗暂停施工。先把不合格的拆下来重做密封。这次不看手感,只看数据。”

    “要拆多少?”苏珊问。

    “先查前十扇。”陈浩说,“哪扇不过关,哪扇返工。”

    他们分头行动。娜娜架设临时监测终端,实时跟踪每道工序的数据反馈;苏珊清点原料桶,准备称重设备;卡尔找来一个旧搅拌机,接上电源试运转;陈浩则拎着扳手,走向第一扇需要拆卸的窗户。

    螺丝一颗颗松开,窗框慢慢脱离墙体。陈浩用力一抬,整扇窗被卸了下来,靠在墙边。他回头去看原来的安装位,发现旧胶条已经发硬,边缘翘起,像枯树叶贴在水泥上。

    “难怪粘不牢。”他说。

    卡尔拿着刮刀上前清理残胶。刀片刮过金属表面,发出沙沙声。每清完一块,他就用水冲洗一遍,等晾干后再喷底涂剂。

    苏珊那边已经开始调配新材料。她把电子秤放在平稳台面上,先倒入A型硅凝胶,再缓缓加入B剂。屏幕上数字跳动,她盯着最后一位小数,直到完全稳定才停下。

    “三比一。”她说,“开始计时。”

    搅拌机启动,浆料在容器里缓慢旋转。七分钟后,机器自动停转。苏珊舀出一点,拉丝测试,确认无颗粒、无分层。

    “可以用了。”她说。

    陈浩戴上手套,接过涂胶枪。娜娜在一旁投射出标准涂抹路径——宽度四毫米,厚度三毫米,拐角处需补强一圈。

    他沿着窗框边缘慢慢推进,胶体均匀挤出,像挤牙膏一样。涂完一段,立刻用刮板抚平,确保没有气泡或断点。

    “这活儿细。”卡尔站在边上看着,“比我焊架子还讲究。”

    “以前觉得装个窗挺粗的。”陈浩抹掉额头的汗,“现在才知道,精细活也能砸手里。”

    第一扇窗的密封完成,重新安装到位。娜娜连接检测仪,开始新一轮加压测试。

    众人围在旁边,盯着读数屏。

    压力逐步上升,传感器数值稳定。十秒,二十秒,三十秒过去,警报没有响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合格。”娜娜宣布。

    苏珊记下编号,在表格上画了个勾。

    “再来。”陈浩脱掉外套,露出沾了胶渍的袖子,“还有九扇等着呢。”

    夜色渐深,车间灯光一直亮着。新的密封材料一桶桶调配出来,旧窗不断被拆下,新工艺一道道落实。

    到了凌晨两点,第十扇窗也通过了检测。十扇中七扇一次性达标,剩下三扇经微调后复测合格。

    “合格率百分百。”苏珊合上记录本,“比之前强多了。”

    陈浩坐在地上,背靠着工具柜。他伸手摸了摸刚做完的一扇窗,手指划过接缝处,光滑平整。

    “这次是真的堵住了。”他说。

    娜娜更新了工艺手册,将新配方和操作规范存入共享目录。苏珊把剩下的原料分类存放,贴上标签。卡尔拆开搅拌机清洗内部残留物,防止下次堵塞。

    “明天还得继续。”陈浩站起来,“后面那些窗,一个都不能放过。”

    “要不再招两个人帮忙?”卡尔提议。

    “人多不一定快。”苏珊说,“这种活儿,错一步就得重来。”

    “那就咱们四个慢慢磨。”陈浩活动肩膀,“反正也不指望一夜建成堡垒。”

    他走到工作台前,拿起一支未开封的涂胶枪,检查喷嘴是否完好。

    “下一个是谁?”他问。

    苏珊翻开名单:“十一号窗,东侧走廊尽头那扇。”

    陈浩点头,撕开包装,把新胶管装进枪体。

    他拉动扳机试压,胶体从尖端缓缓溢出。

    卡尔提着工具箱走过来,顺手递上刮板。

    陈浩接过,朝走廊走去。

    灯光照在他身后,拖出一道长长的影子。

    他走到十一号窗前,把涂胶枪抵在窗框起点。

    手指扣下扳机。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