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44章 信息研讨,神秘消息的分析
    门外的风还在刮,但指挥中心里已经没人注意了。

    陈浩盯着白板上的问号,手指在笔帽上敲了两下。那块晶体的数据报告摊在桌上,娜娜的声音刚说完最后一句:“脉冲信号仍在持续,强度上升百分之三。”

    “也就是说,它比昨晚更活跃了。”苏珊翻着记录本,“方向没变,还是东南四十三度。”

    卡尔站在角落,手搭在工具箱把手上,像是随时准备转身就走。“你们有没有想过,这玩意儿不是在召唤别人,是在叫同类?”

    “那就得先有同类。”陈浩说,“总不能海底住着一支会走路的石头军队吧。”

    “数据库中无‘行走岩石’相关条目。”娜娜立刻接话,“但存在三项边缘理论可能与当前现象部分吻合。”

    她调出投影,三行文字浮现在空中。

    第一项:深海热液喷口群周期性位移。第二项:海底断层缓慢蠕动。第三项:远古地质构造应力释放模型。

    “都看过一遍了。”卡尔皱眉,“没一个能解释它怎么吞潜艇的。”

    “所以可能是新的东西。”陈浩坐回椅子,椅背发出一声闷响,“或者老东西换了个活法。”

    苏珊抬头:“你是说,自然现象进化了?”

    “我不确定。”他说,“但我见过更离谱的事。比如我以前考试抄答案都能抄错页。”

    娜娜开始检索交叉数据。屏幕上滚动起密密麻麻的信息流,标题不断切换——《海洋共振频率统计》《异常矿物声波吸收案例》《地壳运动与磁场关联性研究》。

    几分钟后,她停下。

    “发现一条匹配度较高的记录:七十年前,太平洋某次海底地震前四十八小时,监测到类似十七秒周期的微弱脉冲,来源不明,未被复现。”

    “时间对得上。”苏珊在地图上标出位置,“那次震中距离我们现在测到的方向,偏差不到二十公里。”

    “巧合?”卡尔冷笑,“还是提示?”

    “目前无法判断。”娜娜说,“但可以确认,这种频率不属于已知人造设备或自然噪声范围。”

    陈浩站起来,走到白板前写下三个词:**会动、吞船、发信号**。

    “咱们现在手里就这三张牌。”他说,“别管它是怪物还是机器,问题是——它会不会来找我们?”

    “如果它是靠共鸣运作。”苏珊指着晶体,“那需要至少两个点才能形成响应。现在只有一个样本,说明要么其他碎片丢了,要么……源头还在那儿。”

    “那就是说,它不是冲我们来的。”陈浩点头,“是这块石头在回应老家。”

    “也不排除它正在定位新目标。”娜娜补充,“根据洋流模拟,若结构体具备有限移动能力,预计三个月内可能进入警戒海域。”

    “三个月?”卡尔猛地拍桌,“那你早说啊!还开会讨论个屁,直接炸了它不就完了!”

    “怎么炸?”陈浩看着他,“你拿扳手下去凿墙?”

    “我们可以布设声波干扰阵列。”娜娜说,“利用晶体共振特性反向激发,使其脱离原有频率,理论上可中断连接。”

    “听着像科幻片。”苏珊叹气,“问题是,我们连它在哪都不知道,怎么干扰?”

    “信号指向区域水深超八千米。”娜娜继续汇报,“现有潜水器最大作业深度为五千二百米,无法抵达核心地带。”

    “所以说,咱们只能看,不能碰。”陈浩摸了摸下巴,“跟看恐怖电影似的,主角明明知道柜子里有人,还得自己伸手进去摸。”

    屋里安静了几秒。

    然后苏珊突然笑了一声。

    “你还真当这是看电影?”

    “不然呢?”陈浩摊手,“反正我也不是第一次被逼着演生死大片。上次风暴来的时候,我还以为自己要提前退休去喂鱼。”

    “重点不是怕不怕。”卡尔低声说,“是值不值得。为了一个讲鬼故事的人,把整个基地资源调转方向?”

    “他没撒谎。”娜娜重复,“生理指标全程平稳,语言结构无矛盾点。”

    “但他也没证明什么。”卡尔盯着她,“你光说他没骗人,可没说他说的是真的。”

    “我没说。”娜娜平静回答,“我只是陈述检测结果。”

    陈浩站起身,绕着桌子走了一圈。“咱们换个思路。不问真假,只问后果。假如这东西是真的,我们不管,会发生什么?”

    “它可能漂过来。”苏珊说,“也可能不动。但如果它真能吞噬大型物体,一旦靠近基地外围设施……”

    “boom。”陈浩打了个响指。

    “如果我们去查,又会怎样?”她反问,“派谁下潜?用什么设备?回来的路上要是出问题怎么办?”

    “所以我才说,现在不做决定。”陈浩回到白板前,“咱们只是判断——这事能不能当真?要不要认真准备?”

    “准备什么?”卡尔眯眼。

    “三天。”他说,“暂停扩建项目,优先做三件事:娜娜继续分析数据,算出信号源大概距离;苏珊建个环境预测模型,看看那片区域到底有多凶险;你负责检查所有深海装备,哪怕用不上,也得知道咱们手里有什么。”

    “你想试探?”苏珊问。

    “我不想赌命。”陈浩摇头,“但我也不想等它自己游到门口再喊救命。”

    娜娜已经开始运行深层检索程序。屏幕左下角跳出进度条:预计完成时间六小时四十二分钟。

    “我会尝试构建复合机制模型。”她说,“假设该结构由特殊矿物构成骨架,借助洋流与磁场实现定向移动,并通过共鸣碎片进行远程感应。”

    “听着像生物。”苏珊说。

    “目前分类为非生命体。”娜娜纠正,“但行为模式接近准生命态反应。”

    “准生命态?”卡尔嗤笑,“你是想说它半死不活?”

    “字面意思。”娜娜说,“既不符合传统生命定义,又表现出局部自主行为特征。”

    陈浩咧嘴一笑:“好家伙,海底出了个阴阳人。”

    苏珊忍不住低头捂脸。

    卡尔翻了个白眼,但嘴角抽了一下。

    “继续。”陈浩摆手,“别管它是什么品种,关键是它干啥。”

    “潜在威胁等级评估中。”娜娜说,“初步判断为B级:不具备主动攻击意图,但在特定条件下可能造成不可逆损害。”

    “B级?”苏珊皱眉,“上次风暴预警才是C级。”

    “因为那次我们知道怎么躲。”陈浩说,“这次连它长什么样都没见着。”

    “还有一个问题。”苏珊翻开笔记,“访客说他靠这块晶体活下来。如果它真是信标,为什么救他?”

    “也许不是救。”娜娜说,“而是筛选。只有携带共鸣碎片的生命体,才能在特定场域内保持方向感。”

    “所以他是幸运儿?”卡尔冷笑,“还是实验品?”

    “未知。”娜娜回答。

    会议室再次安静。

    陈浩拿起笔,在白板原有问号旁边写下一行新字:**待验证威胁 / 潜在机遇**。

    “投票吧。”他说,“非正式的。认为这消息不能排除真实性的人,举手。”

    他先举起右手。

    苏珊迟疑两秒,抬起了手。

    娜娜紧随其后。

    卡尔坐着没动,手指在桌面上敲了三下。

    “我保留意见。”他说,“但我同意做你说的三件事。至少得知道它是不是正朝咱们挪过来。”

    “够了。”陈浩点头,“今天就到这里。各自干活,明早八点碰头。”

    会议结束。

    四人起身离开座位。

    陈浩留在原地,盯着白板看了几秒,转身走向控制台。

    娜娜接入深层数据库,启动长时间演算程序,界面显示“模型构建中”。

    苏珊抱着资料夹走出门,脚步朝生活区方向去,准备整理地理图谱。

    卡尔没回工坊,而是直接拐向仓库通道,钥匙串在腰间晃荡。

    指挥中心只剩下一盏顶灯亮着。

    投影还未关闭,屏幕上缓缓旋转着一幅三维地形图,东南方向标记着一个红点。

    红点边缘,开始出现细微的波纹扩散效果。

    娜娜的声音忽然响起。

    “检测到脉冲信号频率微调。”

    她停顿一秒。

    “周期从十七秒变为十六点八秒。”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