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5章 天恩与刀锋
    腊月廿三,未时。

    卧龙谷,中枢议事堂。

    堂内,巨大的炭火盆烧得通红,跳动的火焰将墙壁上悬挂的地图映照得忽明忽暗,却丝毫驱不散空气中那股几乎凝结成冰的对峙之气。

    这是一场无声的较量。

    一方,是代表着大清至高皇权,持节而来的武英殿大学士,纳兰明珠。

    他身着一袭庄重的二品仙鹤补服,头戴镶嵌着红宝石的顶戴花翎,身形笔挺,气度雍容。

    即便深陷敌营,他脸上依旧挂着温润的笑意,眼神深邃得如同古井,让人看不透半分虚实。

    他身后,两名侍卫手持着一面杏黄龙旗,金线绣成的五爪巨龙在火光下张牙舞爪,那煌煌天威,压得人喘不过气。

    另一方,则是这卧龙谷真正的主人,李信。

    他一袭玄黑战袍,身披铁甲,手按在腰间长剑的剑柄上,就那么静静地立在那里。

    他的眼神,比谷外的冰雪还要冷,比淬火的钢铁还要硬。

    他的身后,周大勇、陈武、李铁牛、赵猛等一众汉军高级将领肃然而立,人人玄甲在身,杀气未敛。

    他们身后的墙壁上,悬挂的不是什么山水字画,而是一面用青石雕琢而成的巨盾战旗,那份厚重与坚不可摧的意志,如同磐石,镇压着整座议事堂。

    纳兰明珠的目光在李信身上停留了片刻,随即扫过他身后那些神情桀骜的将领,最后落在那面青石战旗上。

    他脸上的笑意更浓了些,仿佛对谷口那森严的军阵和此刻堂内剑拔弩张的气氛都视若无睹。

    他对着李信微微拱手,声音平和,却带着一种久居上位的从容与穿透力,清晰地传到每一个人的耳中。

    “李将军少年英豪,以一支孤军,于塞外抗击强虏,护佑一方黎庶,此等胆魄,此等义举,实乃世间罕有。”

    “皇上远在京城,闻听将军威名,深为嘉许,特遣本官持节前来,以示我大清招抚之诚意。”

    他稍作停顿,给了众人一个消化的时间,而后,每一个字都带着巨大的诱惑,缓缓吐出。

    “皇上深知将军及麾下将士皆为忠勇之辈,不忍见明珠暗投,特开天恩:”

    “敕封将军为‘镇西大将军’,开府建牙!”

    “领‘河西节度使’,总揽河西走廊一切军政大权,此爵位,世袭罔替!”

    “将军所部兵马,可即刻编为‘河西镇边军’,兵员、粮饷、军械,皆由朝廷按时足额供给,绝无克扣!”

    “朝廷所求,唯有一件。”

    纳兰明珠的目光变得灼热,紧紧盯着李信。

    “只需将军奉我大清为正朔,率部归顺,为我大清戍守西陲,共御那觊觎中原的金帐汗国。”

    “将军若肯,则青史之上,必有将军浓墨重彩的一笔。封妻荫子,富贵荣华,更是唾手可得!”

    “麾下将士,亦可脱去贼寇之名,得朝廷封赏,加官进爵,光宗耀祖!”

    “此乃朝廷体恤将士、安定边陲之至诚至意,还望将军,好生思量!”

    一番话,说得是滴水不漏,恩威并施。

    将清廷的“诚意”与“大义”摆在了台面上,条件之优厚,足以让天下任何一个拥兵自重的豪强怦然心动。

    说完,纳兰明珠便含笑不语,静静地等待着李信的答复。

    他相信,没有人能拒绝这样的条件。

    然而,回应他的,是死一般的寂静。

    议事堂内,落针可闻。

    只有炭火燃烧时发出的“噼啪”声,在空旷的大堂里显得格外刺耳。

    李信没有说话。

    他的目光,像一柄冰冷的刻刀,在纳兰明珠那张儒雅含笑的脸上缓缓刮过,最终,落在了那面刺眼无比的杏黄龙旗上。

    良久。

    他嘴角勾起一个极淡、却冰冷刺骨的弧度。

    他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如锤,狠狠砸在堂内每个人的心头。

    “名垂青史?”

    “富贵荣华?”

    李信的声音里,带着毫不掩饰的讥诮与嘲弄。

    “我卧龙谷数千将士的鲜血,染红了谷外的雪原,至今未干。”

    “他们的血,是为汉家衣冠而流,是为护佑身后这万千不愿为奴的汉家百姓而流!”

    “不是给你爱新觉罗家当看门狗,去博取那所谓功名富贵的筹码!”

    话音未落,他猛地向前踏出一步!

    “咚!”

    沉重的战靴踏在青石地板上,发出一声闷响!

    一股磅礴的威压,如同山岳崩塌,轰然朝着纳兰明珠压了过去!

    李信身上的黑袍无风自动,猎猎作响!

    “河西节度使?总揽河西军政?”

    李信的目光锐利如鹰,死死地钉在纳兰明珠的脸上,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我且问你,那河西之地,自古以来,是谁家的故土?!”

    “那片土地上的百姓,是谁家的子民?!”

    “你们清廷入关,制造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纵兵圈地,强占民田!更是颁下剃发易服之令,屠戮我汉家衣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多少汉家儿郎的血,染红了华夏的山河?!多少汉家妇孺的泪,浸透了神州的土地?!”

    “如今,你们的屠刀还未洗净,就想让我这堂堂汉家男儿,剃了这头颅上的发,换了这身上的衣,奉你们这些屠夫为正朔?!”

    “让我带着我的兄弟们,去替你们看守那片被你们用血与火夺去的土地?去镇压那些和我们一样,不愿剃发、不愿为奴的汉家同胞?!”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金铁交鸣,带着无尽的愤怒与杀意,在整个议事堂内疯狂回荡!

    “纳兰明珠!”

    “你告诉我!”

    “这,就是你们所谓的‘天恩’?!”

    “这,就是你们所谓的‘大义’?!”

    字字诛心!

    句句如刀!

    纳兰明珠脸上那温和的笑意,终于彻底凝固了。

    他眼底深处掠过一抹难以掩饰的惊怒,但数十年的宦海沉浮,让他瞬间将这股情绪压了下去。

    他失算了。

    他本以为李信只是个拥兵自重的枭雄,可以用利益来收买。

    却万万没有想到,李信的立场如此决绝,对清廷的仇恨如此深刻,甚至毫不掩饰!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招抚,而是根本无法调和的民族对立!

    “李将军,此言差矣!”

    纳兰明珠的声音依旧平稳,却透出了一股子冷意。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我大清承天景命,入主中原,乃是天命所归。皇上励精图治,海内升平,万民归心,此乃煌煌大势!”

    “河西之地,如今亦是我大清的疆土。朝廷招抚将军,是爱惜将军之才,体恤将士之苦,更是为了边陲安宁,让百姓免受刀兵之祸。”

    “将军又何必执着于前朝旧事,拘泥于早已过时的华夷之辨?顺天应人,归顺朝廷,方是人间正途!若执迷不悟,负隅顽抗……”

    他话锋一转,目光越过李信,扫向堂外那隐约可见,如钢铁森林般的汉军阵列,声音骤然转冷。

    “朝廷雄兵百万,猛将如云!陕甘绿营、漠南蒙古的铁骑,早已枕戈待旦,随时可以西进!”

    “将军纵有万夫不当之勇,卧龙谷纵有天险可守,然以一隅之地,对抗煌煌天朝,无异于螳臂当车,蚍蜉撼树!”

    “最终的结果,不过是玉石俱焚,徒增伤亡!”

    “将军,你当真忍心,看着这谷内数万追随你的将士百姓,因你一己之念,尽数化为齑粉吗?!”

    威胁!

    这是撕破脸皮,赤裸裸的威胁!

    “玉石俱焚?!”

    一声怒吼,如同炸雷般响起!

    李信身后的独眼将军赵猛猛地踏前一步,那只仅存的眼睛瞪得血红。

    因为激动,他左臂上刚刚包扎好的伤口瞬间崩裂,殷红的鲜血迅速渗透了绷带,他却浑然不觉!

    他指着自己的伤口,对着纳兰明珠嘶声咆哮:

    “老子这条胳膊,就是在谷口砍你们那个狗屁贝子哈日巴拉的时候丢的!”

    “老子不怕死!”

    “我磐石团七百三十二个兄弟的血,他娘的还没干透!”

    “我们流血,就是为了告诉你们这群狗鞑子!我汉家儿郎的骨头,是硬的!膝盖,是直的!想让我们跪下当狗?!”

    “做你娘的春秋大梦!”

    “有本事就放马过来!看看是你们的刀快,还是老子的喷子枪更狠!”

    “对!放马过来!”

    周大勇虎目圆睁,煞气冲天,手已经握紧了刀柄,骨节捏得发白。

    “我龙骧团的斩马刀,还没砍够你们鞑子的狗头!”

    “我骠骑营的马蹄,正等着踏破你们的营盘!”

    李铁牛咧开嘴,露出一口白牙,笑容无比狰狞。

    “杀!”

    “杀!”

    “杀!”

    堂内一众汉军将领齐声怒吼,杀气瞬间沸腾!

    若非李信还未发话,他们几乎就要当场拔刀,将这清廷使者剁成肉泥!

    气氛,瞬间剑拔弩张到了极点!

    纳兰明珠身后的八名御前侍卫“唰”地一声,齐齐手按刀柄,眼神凌厉如刀,死死地护在了他的身前。

    纳兰明珠的脸色终于变了,变得有些难看。

    他没想到,李信麾下的这群莽夫,反应竟然如此激烈,简直是一群疯子!

    他强行压下心头的怒火,目光再次投向了全场唯一还保持着冷静的李信,试图做最后的努力。

    “李将军!三思!三思啊!”

    “朝廷天恩浩荡,此乃千载难逢之机!将军难道真要为了一己之虚名,置这谷中万千生灵于万劫不复之地?”

    他的声音里,带着最后的警告与威胁。

    “将军可知,一旦朝廷大军压境,这卧龙谷内……”

    “无论老幼妇孺,皆难逃……玉石俱焚之祸!”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