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61章 前组织部长
    “怎么可能,林氏脑子有问题啊,为了他一个小混混和我们斗?”

    李兆斌还是不以为然。

    高塔村刘氏家族就是内部不团结。

    老的在京城的不肯出面,有权有势的也不肯出来。

    最后,被洋河李氏按着妥协了。

    “他才19岁啊。”

    李国昌忽然感慨道。

    "那...那我们该怎么办?"李兆斌的语气软了下来。

    李国昌重新坐下,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口气:"先按兵不动,看看云安林氏的态度。如果林正源那个老家伙真要插手..."

    “爸,你不会是想让我服软吧。”

    李兆斌轻哼一声说道。

    李国昌摇了摇头,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你养的那些人,该用就得用。”

    李兆斌会意地点点头,脸上重新浮现狠厉之色:"爸,你放心,我已经让山里那些人随时待命。"

    "记住,"李国昌沉声警告,"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动用那些人。云安林氏也不是好惹的。"

    "知道了。"李兆斌嘴上答应,心里却在盘算着怎么收拾林向东。

    ……

    清晨五时,薄雾还未散去,云安镇的主干道已经水泄不通。

    青石铺就的广场上,来自各地林氏分支的族人络绎不绝,车辆排成了长龙,其中不乏豪车显贵。

    林向东跟在林祥源身后,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

    他今日特意穿着一身深色中山装,既显庄重又不失年轻人的朝气。

    "记住,待会见着长辈,不必太过拘谨,但也要懂礼数。"林祥源低声嘱咐道。

    "向东明白。"林向东恭敬回应。

    除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车辆排成长龙,更令人震撼的是祠堂前广场上迎风招展的旌旗阵列。

    主旗杆上,"云安林氏"四个鎏金大字在朝阳下熠熠生辉。

    以主旗为中心,上百面各支祠堂的旗帜呈扇形展开,宛如百鸟朝凤:

    左侧是省内各支的旗帜:

    "云霞林氏"青底金纹。

    "龙门林氏"蓝旗白字。

    "清溪林氏"紫旗银边。

    右侧是国内远支的旗帜,来自闽、粤、赣各省,最引人注目的是海外宗亲的旗帜方阵。

    来自东南亚,来自美洲,来自欧洲等地。

    "这阵仗,比去年又隆重了不少!"

    一个刚从大巴车下来的外地族人惊叹道。

    "听说今年海外回来了三十多个代表团。"

    旁边有人接话。

    林向东跟在林祥源身后,目光扫过旗帜方阵。

    当看到"云霞林氏"的旗帜在微风中飘扬时,他心中涌起一股自豪。

    祭典在清晨六点准时开始。

    七十二面牛皮大鼓同时擂响,声震四野。

    主祭人林正宏身着玄端礼服,手持玉圭,缓步走向祭坛。

    在他身后,八位分祭各执一面重要的旗帜。

    ...

    供桌上,三牲五谷堆积如山。

    最引人注目的是正中那尊青铜大鼎,相传是御赐之物,鼎内香火千年未绝。

    "启户——"司仪高唱。

    祠堂三重门缓缓打开,露出里面层层叠叠的祖宗牌位。

    每一层牌位前,都对应摆放着一面支祠旗帜,象征着天下林氏同根同源。

    主祭人正是林正宏,虽已年过七旬,但身姿挺拔,眉宇间仍可见当年的威仪。

    林正宏是一名全国有名的书法大家,而他的弟弟是南江省前组织部长林正源。

    当林正宏念诵祭文时,各支祠代表依次上前,将手中的旗帜在祖宗牌位前挥舞三下,以示认祖归宗。

    这个环节将祭典推向高潮,在场数万族人无不动容。

    林向东站在林祥源身侧,目光扫过在场众人。

    他认出不少熟悉的面孔。

    有本地知名企业家,也有在政府部门任职的要员。

    上辈子,他也多次在类似的场合见到林正源,但那时林向东已年近四十。

    即便林向东捐款数百万,却换不来对方客气的寒暄。

    因为和他一样,想要捐款给家族,攀上家族关系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祭祖仪式结束后,林祥源拉着林向东走向主桌。

    "正源,给你介绍一个后辈给你认识。"林祥源声音洪亮,"这是我九哥祥洛的曾孙向东,借着这个机会,我特意带他来见见世面。"

    林正源原本严肃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祥源叔带来的人,必定是青年才俊。"

    "晚辈林向东,见过正源叔公。"林向东躬身行礼,举止得体。

    林正源仔细打量着眼前的年轻人,眼中闪过惊讶:"哦?这么年轻?今年多大了?"

    "刚满十九。"林向东不卑不亢地回答。

    "十九岁就能被祥源叔看中,不简单啊。"林正源意味深长地说。

    林祥源在一旁笑道:"你可别小看了这孩子,年纪轻轻就在商界闯出了一片天地。更难得的是,发达了还不忘本,前些天回云霞村,又是修路又是助学,很是有心。"

    这番话看似随意,实则分量极重。

    林祥源在族中的地位非同一般,不仅辈分高出林正源一辈,更因他在家族最困难的年代倾囊相助,资助过无数林氏子弟求学创业。

    在场不少有头有脸的人物,当年都受过他的恩惠。

    这时,有一个中年人在林正源耳边,小声说了一些话。

    林正源闻言,对林向东的态度明显热络起来:"现在像你这样有出息的年轻人不多了。听说你在龙门镇搞了个大项目?"

    "是的。"林向东顺势接话,"正要向正源叔公请教。我们在龙门镇的发展,还望您多多指点。"

    三人交谈间,周围不少族人都投来惊讶的目光。

    能让林正源与之交谈的年轻人,在整个林氏家族中都属罕见。

    林向东心中清明,他知道这一切都得益于林祥源的引荐。

    上辈子他单打独斗,即便捐再多的钱,在宗族中也始终是个外人。

    而今生,他不仅年轻有为,更获得了林祥源这样重量级人物的支持,局面已然不同。

    "向东啊,"林正源最后拍了拍他的肩膀,"以后常来走动。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也可以来找我。"

    这句话看似平常,实则意义非凡。

    林向东知道,自己终于走进了林正源的视线。

    至于能否得到这位前组织部长的认可。

    那就靠他自己的本事了。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