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8章 测字玄学不骗人3
    崇祯十七年,深秋。

    终南山的枫叶已红透,如血染层林。

    山风卷起落叶,在空中盘旋,似无数冤魂在低语。

    天一道馆静立于云雾深处,檐角铜铃无风自响,声如呜咽。

    道玄独坐“天字阁”中,面前黄纸铺展,朱笔搁于砚台之侧。

    他已六十余岁,白发如雪,面容枯槁,双目却依旧清明,如古井映月。

    他知自己无法再返老还童,这一世,将真正走向终结。

    可他不能停。

    “天字命格”在他体内流转,如江河不息,他活着,便注定要测字。

    这一日,阴雨连绵。

    一位老妇人拄拐而来,衣衫褴褛,面如土色。

    她颤抖着递上一张黄纸,上书一字:

    “儿”

    道玄凝视良久,心头一震。

    他用六神拆字法解析:

    “儿”字形如跪拜之人,主孝道;

    上为“臼”,下为“儿”,合为“臼毁子亡”之象;

    笔画断裂,气场灰暗,主死丧之兆。

    他轻声问:“可是寻子?”

    老妇人泪如雨下:“我儿三年前入京赶考,音信全无。有人说他在旅店病死,有人说是被官府抓了……求大师一言,他还活着吗?”

    道玄闭目,天眼微启。

    他“看”到——

    那“儿”字之上,浮现出一个青年男子的身影,身穿青衫,头戴方巾,正跪于一处黑屋之中,双手戴镣,口中念念有词,似在背诵经文。

    更奇的是,男子头顶,竟有一缕青气上升,直通天际,似与某处气脉相连。

    道玄睁眼,道:“你儿未死。

    他被困于京城某处黑狱,但每日诵读《孟子》,心志不灭。

    他头顶有‘文气’升腾,主有贵人相救。

    你若想救他,需去城南‘文庙’前,烧七日‘敬贤香’,再于第七夜子时,将此字贴于庙门。”

    老妇人依言而行。

    第七夜,电闪雷鸣,文庙香火冲天。

    忽有一锦衣卫路过,见庙门黄纸,上书“儿”字,心中一动——

    他父亲临终前,也曾写此字,呼唤他乳名。

    他推门入庙,见香案上供着一碗清水,水中倒映出一个青年身影,酷似自己当年。

    他泪流满面,次日便暗中查访黑狱,果然救出那书生。

    书生归家,母子团聚,百姓称奇。

    数日后,一位年轻道士登门。

    他自称来自龙虎山,奉师命前来请教“天机”。

    他提笔,写下二字:

    “道”

    道玄见字,心头一凛。

    “道”字笔力沉稳,墨迹饱满,然末笔一捺,微微上挑,如蛇尾翘起,主心术不正。

    他拆解:

    “道”上为“首”,下为“走之”,主“首行于途”,本为正道;

    但“走之”曲折,形如迷阵,主“道心迷失”;

    中间“自”字偏斜,主“自欺欺人”。

    他抬头,直视年轻道士:“你来此,并非为求道,而是为探秘。

    你师命你来,是想夺我《天字经》?”

    年轻道士脸色大变,冷汗直流。

    道玄继续道:“你师修‘五雷法’,欲以雷符操控气运,逆天改命。

    可你可知,雷法本为护道,非为私欲?

    你师若不停手,必遭天雷诛。”

    年轻道士浑身颤抖,伏地叩首:“大师明鉴!弟子知错了!”

    他离去后,当夜,龙虎山雷火骤起,一座偏殿被雷劈中,焚毁。

    其师惊醒,见殿中雷符尽碎,方知天威难犯,遂焚毁邪法,闭关忏悔。

    又一日,一位将军夫人登门。

    她身披素缟,面色哀戚,递上一字:

    “夫”

    道玄见字,心头一沉。

    “夫”字上为“二”,下为“人”,形如“二人分离”;

    末笔一捺,如刀斩断,主“生死诀别”;

    气场中,黑雾缠绕,唯有一点金光未灭。

    他问:“将军出征?”

    夫人泣不成声:“夫君率军抗清,已三月无信。昨夜梦中,他浑身是血,唤我乳名……求大师一言,他还活着吗?”

    道玄闭目,天眼开启。

    他“看”到——

    那“夫”字之上,浮现出一片战场,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一将军立于高坡,身披铠甲,手持长枪,正率残部冲锋。

    他头顶,一条赤蛇盘绕,主“血光之灾”,然脚下却生一朵白莲,主“忠义感天”。

    更奇的是,将军怀中,竟藏有一道黄符,上书“顺天者存”四字,正是道玄早年所传。

    道玄睁眼,道:“你夫未死。

    他正率军苦战,虽陷绝境,但因忠义之心感天,自有神灵庇佑。

    你若想救他,需在家中设‘忠义坛’,每日焚《忠经》一遍,持续七日。

    第七日午时,他必突围。”

    夫人依言而行。

    第七日午时,前线传来捷报——

    将军率五百死士,夜袭敌营,火烧粮草,大破清军,成功突围。

    消息传来,举城欢庆。

    将军归家,见“忠义坛”香火未断,含泪叩拜天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冬至之夜,大雪封山。

    一位盲眼老乞丐摸黑而来,手中握着一块炭块。

    他在地上划出一字:

    “光”

    道玄见字,心头巨震。

    “光”字笔画简单,然炭迹深浅不一,似由盲人摸索而成;

    然其气场,竟如朝阳初升,金光万丈,压过满室阴霾。

    他拆解:

    “光”者,明也,主希望;

    上为“火”,下为“儿”,合为“火照子途”,主后代得光;

    整体气场,金光流转,主大吉之兆。

    他问:“你求什么?”

    老乞丐声音沙哑:“我一生乞讨,眼盲心瞎,只盼来世能见光明。”

    道玄沉默良久,取出一盏青铜灯,点燃,置于老乞丐面前。

    “此灯名‘心光’,乃我师李淳罡所留。

    你带它回家,每夜点燃,默念‘心有光明,何惧黑暗’,持续百日。

    百日之后,你虽目不能视,但心眼将开,能‘看’见世间善恶。”

    老乞丐含泪而去。

    百日后,村中传言——

    老乞丐竟能预知祸福,指点迷津,人称“心光老人”。

    他虽盲,却比谁都“看得清”。

    春寒料峭,桃花初绽。

    一位年轻女子登门,面容清丽,眼神却含怨毒。

    她提笔,写下二字:

    “仇”

    道玄见字,心头一凛。

    “仇”字左为“人”,右为“九”,合为“人久为仇”,主积怨成恨;

    “九”为极数,主“怨气冲天”;

    气场中,黑蛇盘绕,主“杀心已起”。

    他问:“你要报仇?”

    女子冷笑:“我父被族兄夺产,逼死家中。我隐忍十年,如今他权势滔天,我无能为力。求大师赐我一法,让他不得好死。”

    道玄摇头:“冤冤相报,永无止境。

    你若行此道,必堕地狱。”

    女子怒:“那你为何为他人测字?为何助他们得财得官?我求你助我复仇,有何不可?”

    道玄叹息:“我助人,是因他们本有善根;

    你求复仇,是因心中只有恨。

    恨,会吞噬你。”

    女子拂袖而去。

    三日后,道观弟子来报——

    女子投江自尽,遗书曰:“仇不能报,生不如死。”

    道玄焚香祷告,将“仇”字投入火中。

    火焰升起,他“看”到——

    那女子魂魄并未散去,而是化作一只黑蝶,盘旋于族兄宅院上空,久久不散。

    他知道——恨,已种下新的因果。

    这一年,道玄为数十人测字,皆应验如神。

    百姓称他“活神仙”,香火不断,金银如流水涌入。

    他用这些钱修桥铺路,赈济灾民,建义学,施药汤,德名远播。

    可他的身体,每况愈下,

    白发如雪,皱纹如沟,脚步蹒跚,气息微弱。

    他知——天机反噬,已入骨髓。

    他坐在“天字阁”中,望着窗外残月,喃喃道:

    “

    测字是窥天

    是被天窥。

    ...

    我的命,

    终于……

    快要还清了...”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