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8章 定魂砺血,肉食强军
    “砺锋谷”中,杀声震息,只余粗重的喘息和战马偶尔的响鼻。

    一千名经历了数日堪称地狱磨炼的新军,虽人人精悍之气初显,但眉宇间也难掩深深的疲惫。超越极限的体能消耗,让这些铁打的关中汉子也感到了透支。

    公子欣一身玄色劲装,立于点将台上,目光如炬,扫视着台下如同刚从泥水中捞出的、却依旧竭力挺直脊梁的士兵。

    他知道,光靠严苛的操练和未来的装备许诺,还不足以铸就一支真正无敌的铁军。他需要注入灵魂,需要刻下烙印,更需要解决一个最现实的问题——让这些消耗巨大的战士,吃上肉!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公子欣的声音并不高亢,却带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力,清晰地传入每一个士兵的耳中,如同重锤敲击在疲惫的心弦上。

    “从今日起,尔等之名,便是‘老秦铁骑’!” 他朗声道,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这八个字,‘赳赳老秦,共赴国难’,便是尔等的军魂!是流淌在尔等血脉中的烙印!”

    他停顿片刻,让这八个字在寂静的山谷中回荡,深深印入士兵们的脑海。老秦人的血性与归宿感,被这简短的八个字彻底点燃。

    “何为军魂?” 公子欣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金石之音,

    “是明知前方刀山火海,亦一往无前!

    是袍泽有难,纵死必救!

    是守护身后渭南父老,寸土不让!

    是效忠君侯,令行禁止,生死无惧!”

    他的目光扫过一张张年轻而坚毅的脸庞:

    “今日之苦,是为他日战场之上,能多一分活命的机会,多一分杀敌的力量!

    今日之血汗,铸就他日铁骑踏破敌阵的荣光!”

    士兵们的呼吸不由自主地粗重起来,眼中的疲惫被一种名为“信念”的光芒取代。他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归属感和崇高使命。

    “军歌起!定我心神!”公子欣一声令下。

    在他身后,早已由蒙嫣挑选出的十余名嗓音洪亮的亲卫(皆通音律),齐声高唱。公子欣亲自“谱写”的旋律,雄浑激越,带着一种跨越时空的磅礴气势,正是后世那首为李世民量身定做的《秦王破阵乐》的变调!歌词却被他彻底改写:

    > “西风烈,战旗扬,

    > 老秦铁骑锐无当!

    > 砺锋谷中铸肝胆,

    > 渭水河畔是故乡!

    > 执锐披坚兮卫我疆,

    > 效忠君侯兮赴国殇!

    >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 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雄浑的歌声在山谷中激荡回响,那“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的副歌,被反复咏唱。

    士兵们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胸膛,跟着低声应和,一股悲壮豪迈、视死如归的气势油然而生。这首歌,连同那八个字的军魂,将成为这支军队永不磨灭的精神印记!

    歌声余韵未消,公子欣的声音再次响起,冰冷而肃杀。他命人将早已准备好的巨大木牌抬上点将台,上面用朱砂写着醒目的条文:

    三大纪律:

    1. 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

    2. 不拿百姓一针一线! (秋毫无犯,民心所向)

    3. 一切缴获要归公! (统一分配,杜绝私心)

    八项注意:

    1. 说话和气;(军民鱼水)

    2. 买卖公平;(市易无欺)

    3. 借东西要还;(信义为本)

    4. 损坏东西要赔;(责任担当)

    5. 不打人骂人;(军纪严明)

    6. 不损坏庄稼;(护民根本)

    7. 不调戏妇女;(德行之基)

    8. 不虐待俘虏!(瓦解敌志)

    这来自未来的、凝聚着朴素真理和强大组织力的军纪,被公子欣以最直接的方式,刻在了这支秦朝铁骑的骨头上!

    “此乃铁律!

    刻石铭记!

    触犯者,无论何人,军法无情!”

    公子欣的声音斩钉截铁,

    “记住!你们是‘老秦铁骑’,是守护渭南、效忠君侯的利刃!

    不是流寇!

    不是匪兵!

    你们的荣耀,建立在秋毫无犯的军纪之上!建立在渭南父老箪食壶浆的拥戴之上!

    军纪败坏,便是自毁长城!

    便是背叛军魂!”

    “诺!” 一千名士兵,连同所有教官、亲卫,齐声怒吼,声震山谷!

    他们感受到了这军纪背后蕴含的力量——一种能赢得民心、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

    公子欣计划狩猎秦岭:以血砺刃,以肉养兵

    看着士兵们虽士气高昂但难掩的疲惫,公子欣知道需要喘息和补充。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今日操练暂停!” 公子欣话锋一转,带着一丝罕见的“温情”,“筋骨不可废,然亦不可竭泽而渔。项离听令!”

    “末将在!”

    “命你统领老秦铁骑千人,开赴秦岭!

    为期五日,狩猎野兽!

    一为磨砺尔等山林奔袭、协同配合之能;

    二为……” 公子欣嘴角微扬,“给弟兄们,加肉!管够!”

    “吼——!” 山谷中瞬间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疲惫一扫而空,只剩下对肉食的渴望和即将在山林中释放野性的兴奋!

    狩猎,对秦人而言,既是传统,也是实战!

    望着兴奋开拔出营的铁骑洪流,公子欣却陷入了更深远的思考。一千人的肉食补充,一次狩猎尚可解决。但未来军队扩编呢?战时保障呢?仅靠狩猎和购买,不仅不稳定,而且极易被咸阳方面卡脖子。

    一个大胆而务实的计划,瞬间在他脑中成型。

    “蒙嫣!王五!” 公子欣回到营帐,立刻下令。

    “属下在!”

    “传我君侯府令,即刻在渭南全境及长安城(通过昭平及留下的明线人员)发布!”

    “凡我渭南、长安百姓,无论男女老幼,皆可大力饲养生猪、鸡、鸭、鹅、兔等家禽家畜!”

    “君侯府以高于市价三成的价格,敞开收购!猪羊鸡鸭鹅兔,无论大小肥瘦,活畜鲜肉皆可!”

    “设立‘禽畜引种司’,由墨家通农事者及经验丰富老农主理,低价提供优良猪崽、鸡苗、鸭苗、鹅苗、兔种,并传授科学饲养之法!”“设立‘防疫药局’,由墨家略通医理者配制常见禽畜防疫药散,廉价或免费发放!”

    “设立‘禽畜集市’,专供交易,君侯府优先采购!”

    此令一出,犹如在滚烫的油锅里泼下一瓢冷水,整个渭南和长安都沸腾了!

    妇孺狂喜:“君侯仁德啊!养猪养鸡就能换钱?还是高价?”

    家中的老妪、妇人、半大孩子,瞬间找到了生财之道!

    以往被视为“副业”甚至“浪费粮食”的养殖,如今成了能养活一家人的“主业”!

    无数家庭开始清理后院,搭建棚舍,涌向“禽畜引种司”领取种苗。

    商贾嗅觉: 嗅觉灵敏的商贾立刻意识到其中巨大的商机。饲料(糠麸、野菜)、兽药、甚至养殖器具的生意瞬间火爆起来。一些大商号开始尝试规模化养殖。

    土地盘活: 一些不适合精耕的坡地、林地,被圈起来放养鸡鸭鹅兔,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

    长安城在公子欣的势力虽被压制,但昭平等人运作此令,同样引发巨大反响。许多失去工坊工作的家庭,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长安的养殖热潮,也通过秘密渠道,将部分产出输送到渭南。

    一场轰轰烈烈的“养殖风暴”席卷渭南、长安!

    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处处可见忙碌的身影和初生的禽畜。空气中弥漫着饲料和禽畜的气味,却充满了希望。这不仅解决了军队肉食来源这个战略问题,更:

    极大提升了百姓收入和生活水平,民心更加凝聚。

    创造了大量就业,消化了流民和冗余劳动力。

    丰富了市场供应,平抑了肉价。

    为君侯府开辟了稳定财源(通过加工、转卖部分富余产出)。

    更深层次地,将千家万户的经济命脉,牢牢绑定在了公子欣的战车之上!

    公子欣站在渭南城头,望着城外田野间新搭建起的无数棚舍,听着鸡鸣鸭叫,嗅着空气中那充满生机的、略带腥膻的气息,嘴角勾起一抹冷冽而满意的弧度。

    “李斯,你们以为断了我的盐铁官营,就能掐住我的脖子?”

    他低声自语,眼中闪烁着掌控一切的光芒,“殊不知,这关中大地,亿万黎庶,猪羊鸡鸭,皆可为兵,皆可为粮!

    民心可用,民力可依!这‘养殖风暴’,便是我为老秦铁骑,为这未来席卷天下的风暴,夯下的最坚实的根基!”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这‘国难’,便是那腐朽的咸阳宫!

    这‘共赴’,便是我带领这渭南万民,以血肉、以钢铁、以这满圈的禽畜,踏出的一条——通天之路!”

    秦岭深处,隐隐传来狩猎队伍的呼喝与野兽的咆哮。渭南城中,鸡鸭鹅兔的喧闹此起彼伏。

    一静一动,一武一文,共同编织着公子欣复仇与争霸的宏大图景。帝国的根基,在这看似“仁政”与“农工”的喧嚣下,正被一股沛然莫御的力量,悄然撬动!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