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8章 夜雨霖铃
    雨声淅沥,紫禁城的琉璃瓦在暗夜中泛着冷光。康熙披着玄色常服,独自站在奉先殿偏殿窗前。殿内只点了一盏青铜灯,昏黄的光映在他棱角分明的脸上。

    他指尖摩挲着一块褪色的绸帕。那是福全生前最爱用的,绣着一对仙鹤。如今却成了他唯一的念想。

    "皇兄..."康熙低声呢喃,声音几乎被雨声吞没。

    一阵极轻的脚步声传来,康熙警觉地握紧了腰间匕首。看清来人后,他微微松开手指。

    赫舍里穿着素青色常服,发间只簪一支银钗,在雨中匆匆走来。她似乎没料到会遇见皇帝,脚步一顿,随即行礼:"臣妾参见皇上。"

    "平身。"康熙声音沙哑,"这么晚了,皇后为何在此?"

    赫舍里抬眸,目光落在那块绸帕上,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她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轻声问:"皇上是在祭奠裕亲王和纯亲王吗?"

    康熙沉默片刻,点了点头。转身走向香案,那里摆着两个小小的牌位——裕亲王福全,纯亲王常宁。

    "今日是福全的生辰。"他的声音低沉,"若是他还活着,该有二十八岁了。"

    赫舍里缓步走近,站在他身侧,静静注视着那两个牌位。雨水顺着屋檐滴落,一声声敲在青石板上。

    "臣妾记得,裕亲王性情温和,最是疼爱幼弟。"赫舍里轻声道,"纯亲王虽性子急躁,却极重情义。"

    康熙的指尖微微颤抖:"朕记得小时候,福全总是护着朕和常宁。有一次朕爬树摔下来,他背着朕走了三里路回宫..."

    他的声音哽住了,眼中泛起水光。

    赫舍里没有出言安慰,只是静静地陪伴。她知道,这位年轻的帝王此刻需要的不是劝慰,而是有人能与他共同承受这份哀思。

    片刻后,赫舍里轻声道:"皇上稍候。"她转身走向殿外。

    不一会,她手中多了三盏小巧的莲花灯。康熙看着她在廊下小心地点燃灯芯,橘红的火光在雨夜中格外温暖。

    赫舍里将三盏灯依次放在廊檐下,双手合十默念着什么。

    "这是..."康熙走到她身旁。

    "往生灯。"赫舍里侧脸被火光映得柔和,"一盏为裕亲王,一盏为纯亲王,还有一盏...为皇上心中的那份思念。"

    康熙凝视着跳动的火光,雨水打在灯罩上,发出细碎的声响。他忽然感到一阵前所未有的轻松。

    "谢谢。"他低声说,声音几乎被雨声淹没。

    远处,梁九功撑伞站在雨幕中,远远望着这一幕。他本想上前为皇帝送伞,却敏锐地察觉到此刻不宜打扰。

    当他走近那三盏灯时,鼻尖忽然嗅到一丝异样的香气。他俯身细闻,眉头微蹙——这灯油中竟掺了安神香。

    梁九功抬头望向并肩而立的帝后二人,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他知道,皇后这是在体贴皇帝连日来的失眠之苦。

    康熙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回头望了一眼。梁九功迅速隐入暗处。

    皇帝的目光重新落回那三盏灯上,火光在他深邃的眸中跳动。

    "皇后有心了。"康熙忽然说道,"这灯油中加了安神香吧?"

    赫舍里微微一怔,随即坦然点头:"皇上近日政务繁忙,夜不能寐。臣妾想着,或许能借祭奠之机,让皇上稍得安歇。"

    康熙望着她,眼中复杂的情绪流转。最终,他轻轻握住了赫舍里的手。

    那只平日里批阅奏折、执掌天下的手,此刻却微微发颤。

    "你知道吗,"康熙望着雨幕,声音低沉,"朕登基那日,福全站在殿下看着朕,眼中没有嫉妒,只有欣慰。那时朕就想,有朝一日定要与他共享..."

    赫舍里轻轻握住他的手:"皇上不必勉强自己说完。有时候,有些话不说出口反而更好。"

    康熙微微一愣:"你怎会知道?"

    "因为臣妾也是这样。"赫舍里眼中泛起泪光,"每当想起早逝的亲人,总有一些话藏在心底,说不出口。"

    雨声渐小,三盏灯在廊下倔强地燃烧。两人就这样站着,谁都没有再说话。

    远处的梁九功看着这一幕,心中五味杂陈。他明白,今晚看到的一切,都将成为这个宫廷中永远的秘密。

    康熙忽然开口:"皇后可知,朕为何独独选在这个时候祭奠他们?"

    赫舍里摇摇头。

    "因为今天不仅是福全的生辰,"康熙的声音更低了,"也是朕第一次梦见他们的日子。那年朕八岁,在乾清宫值夜,梦见他们来找朕玩耍..."

    赫舍里静静听着,没有打断。

    "从那以后,朕就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到这一天,都要偷偷来看他们。"康熙苦笑,"堂堂一国之君,竟然像个孩子一样..."

    "正因为是人之常情,才更显珍贵。"赫舍里轻声说,"皇上不必为这份柔软感到惭愧。"

    康熙转头看她,眼神中多了一丝温柔:"若非遇见皇后,朕恐怕永远不会说出这些。"

    赫舍里微微一笑:"皇上不是说过,真正的强大在于敢于示弱。"

    这时,第一缕晨光穿透云层,雨终于停了。三盏灯在晨曦中渐渐熄灭。

    "天亮了。"赫舍里轻声道。

    康熙点点头:"该回去了。"

    两人相视一笑,仿佛刚刚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这一刻,他们不再是君臣,而是一对彼此理解、相互扶持的伴侣。

    远处的梁九功默默收起伞,看着帝后相携离去的背影。他知道,今夜之后,这座冰冷的紫禁城里,又多了一份难得的温情。

    回到寝宫的路上,康熙忽然停下脚步:"皇后,朕有个请求。"

    赫舍里转身看他:"皇上请讲。"

    "往后每年今日,朕都想与你一同祭奠他们。"康熙的声音带着一丝期待,"有你在身边,朕感觉...轻松许多。"

    赫舍里眼中泛起笑意:"这是臣妾的荣幸。"

    晨光洒在两人身上,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新的一天开始了,但昨夜的记忆将永远留在他们心中。

    这是一个特别的夜晚,一场无声的约定,一段超越君臣的情谊。在这座威严肃穆的紫禁城里,人性的温度正在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