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3章 老四落网
    河阳初春的风,依旧裹挟着料峭寒意,却已无法冰封这片土地上勃发的热望。

    办公室门被无声推开,周强闪身进来,脚步带着刑警特有的警觉与迅捷,他脸色凝重,将一份薄薄的加密文件放在郑开叶桌角。

    “郑市长,‘老四’的尾巴,露出来了。”

    周强的声音压得很低,如同绷紧的弓弦。

    “省城北郊一个废弃的汽配仓库,线报可靠,这家伙像耗子打洞,狡兔三窟,但这次踩点,他亲自去的,错不了。”

    郑开叶霍然转身,眼中疲惫瞬间被冰封的锐利取代,他拿起文件,目光扫过模糊的监控截图和地形分析:“确定?”

    “九成把握。”

    周强斩钉截铁。

    “他手下几个小喽啰最近在河阳周边几个市流窜,像是在踩其他点,声东击西,但长安这个点,他亲自确认,是核心据点,我们的人不敢跟太近,怕惊了蛇。”

    “好!”郑开叶手指重重敲在桌面上,“布控!盯死!但先别动,我要的不是一条丧家犬,是他背后那张还没扯干净的网!”他眼中寒光一闪,“通知孙书记了吗?”

    “正要过去汇报。”

    “一起去!”郑开叶抓起椅背上的外套,大步流星向外走去。风衣下摆带起的风,掠过那份摊开的“望江苑”复工进度表,资金链预警的红线,刺目惊心。

    市委书记孙明远的办公室,弥漫着旧书卷和浓茶混合的气息,他正伏案疾书,眉头紧锁,面前摊开的正是省财政厅关于“暂缓河阳特殊再融资债券审批”的复函,措辞冰冷官样,字字如针。

    郑开叶和周强的到来打断了他的沉思。孙明川听完周强的汇报,又仔细看了文件,摘下眼镜,疲惫地揉了揉眉心,镜片后的目光却沉稳如渊。

    “‘老四’……吴均己留下的最后一条毒蛇。”

    他声音不高,却带着千钧之力。

    “开叶,你处理河阳的明枪,这条暗线,必须连根拔起!周强,长安那边,协调省厅力量,务必做到万无一失!证据链条要铁!我要的不是击毙,是活口,是口供!”

    “明白!”周强挺直脊背。

    孙明远的目光转向郑开叶,落在他难掩疲惫却眼神灼亮的脸上,带着洞悉的关切。

    “家里都安顿好了?”

    “嗯,都安顿好了。”

    郑开叶点头,声音平静下藏着不易察觉的波澜。

    “现在,就剩河阳这盘棋了。”

    “棋局到了中盘,最是绞杀激烈。”

    孙明远拿起那份冰冷的财政厅复函,指尖在“风险过高”几个字上重重划过。

    “省里这条路,暂时是铁板一块,他们怕我们成了‘坏榜样’,怕担责。”

    他嘴角勾起一丝冷峻的弧度。

    “看来,得去趟首都,敲敲边鼓了,当年的老关系,该走动走动了。”

    他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河阳略显灰蒙的天空,背影挺拔如松,带着一种久居中枢养成的、不怒自威的气度。

    “开叶,家里千斤担你先扛着,外面这盘大棋,我去下!陆港要活,‘望江苑’要活,河阳要活,光靠省里这点‘原则支持’,远远不够!”

    首都,成门内大街。

    车子驶过威严的红墙,最终停在一处闹中取静的四合院门口,青砖灰瓦,门楣古朴,门口两尊不大的石狮子,透着一股历经岁月沉淀的沉稳内敛。

    这是孙明远老领导,已退居二线却依旧在宏观经济领域拥有深厚影响力的宋老住处。

    秘书通报后,孙明远被引入书房,屋内陈设简朴,一桌一椅一书架,唯有墙上挂着的一幅“行稳致远”的墨宝,笔力雄浑,透出主人不凡胸襟。

    宋老头发银白,精神矍铄,正戴着老花镜看一份内参,见孙明远进来,放下文件,脸上露出温和笑意。

    “明远来了?坐。”

    宋老指了指对面的藤椅。

    “河阳的事,我听说了几分,九百亿,压在三百万人头上,不容易啊。”

    孙明远没有寒暄,坐下后,将精心准备的河阳债务化解进展报告、陆港规划及“望江苑”复工方案双手奉上。

    “老领导,河阳现在,是背水一战,债务重,但人没垮!‘止血’、‘造血’、‘活血’三管齐下,已经有了初步成效,您看这个......”

    他翻开报告,指着重工精密制造的生产线照片和首批出口订单数据,“这是‘造血’的根基!还有陆港,位置得天独厚,规划对标‘一带一路’节点,就差临门一脚的国家层面认可和关键资金!”

    宋老接过报告,看得极仔细,手指偶尔在关键数据和图表上停留,书房里只剩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窗外,一株老海棠树在春日里抽出嫩绿的新芽。

    良久,宋老摘下老花镜,目光深邃地看向孙明远。

    “决心很大,路子也对,但明远啊,盘子太大,风险也明摆着,上面现在对地方债的管控,是高压线,河阳这步棋,走好了是样板,走砸了……”

    他话没说完,但未尽之意沉甸甸。

    “老领导,”孙明远身体微微前倾,语气沉稳而恳切,“河阳不是要特殊照顾,是要一个公平的机会!我们不是甩包袱,是在探索一条化解存量债务、同时激发新动能的路子!陆港和高端制造生态圈,就是河阳的未来!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东风,就是国家能认可我们的努力,在专项政策或政策性银行低息贷款上,给河阳一个‘先行先试’的窗口!”

    他顿了顿,声音带着一种沉痛的力量。

    “河阳的老百姓,把棺材本、孩子的压岁钱都买了‘诚信债券’!王德柱,一个老工人,十万块,那是他一辈子的积蓄!新城‘望江苑’的业主,还在眼巴巴等着回家!开叶那孩子,额头的疤还没褪尽,为了河阳,连爷爷奶奶最后一面……”

    孙明远的声音哽了一下,随即恢复坚定。

    “我们这些当家的,不能辜负这份信任和牺牲!”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