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功……
三人已站在一片青瓦白墙的宅院外。
空气中弥漫着墨香与草药的混合气息,不同于前两次穿越时感受到的书卷气,此刻的庭院更显静谧,只有几声鸟鸣打破沉寂。
“这里是吴江徐府,按史料记载,徐大椿二十岁后便搬离了祖宅,潜心学医。”穿越者青林调出全息史料,“我们得小心行事,不能干扰他的核心轨迹。”
穿越者刘彬早已换上一身青色长衫,神经眼镜切换成隐蔽模式,变成了一副普通的水晶镜片。“检测到目标生物信号,就在院内东侧书房。能量波动显示,他的精神状态异常专注。”
穿越者吉力大师轻轻推开虚掩的朱漆大门,院内种着几株桂树,花瓣落了一地。
书房的窗纸透出昏黄的灯光,里面传来翻动书页的沙沙声。
三人蹑足走近,透过窗棂望去,只见徐大椿正坐在案前,身着素色布衣,长发用木簪束起,比起少年时清瘦了许多,眼神却亮得惊人。
案上摊开的并非八股时文,而是《黄帝内经》与《伤寒论》,旁边堆着厚厚的批注,墨迹淋漓。他时而蹙眉沉思,时而提笔疾书,指尖沾着墨汁也浑然不觉。
“这与史料记载完全吻合。”刘彬压低声音,“徐大椿出身书香世家,祖父是康熙年间的翰林,父亲也曾中过举人,全家都盼着他科举入仕。可他二十岁时突然放弃功名,闭门学医,当时轰动了整个吴江。”
青林望着屋内专注的身影,心中感慨万千。第一次穿越时,他们看到的徐大椿正在为八股文愁眉不展,对着“之乎者也”唉声叹气;第二次相遇,他在考场外徘徊,望着那些胸有成竹的考生,眼神里满是抗拒。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道路。
突然,徐大椿放下笔,起身走到书架前,抽出一本《难经》,口中喃喃自语:“经云‘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医者当以救人为本,而非困于章句之间。”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坚定。
“好一个救人为本!”吉力大师眼中闪过赞许,“世人皆逐功名,他却能勘破迷障,自选歧路,此等魄力,实属难得。”
正在这时,院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一阵慌乱的呼喊:“徐先生!徐先生救命啊!”
徐大椿闻声立刻起身,快步走出书房。三人连忙隐在桂树后,只见一个农夫模样的人抱着一个孩童,满脸泪痕,孩童面色发青,呼吸微弱,嘴唇泛着紫绀。
“莫慌,放下孩子让我看看。”徐大椿神色凝重,蹲下身子,指尖搭在孩童腕脉上,另一只手轻轻掀开孩童的眼皮,又仔细观察了他的舌苔。“是误食了半夏,毒素已经侵入肺腑,还好送来及时。”
他转身冲进屋内,片刻后提着一个药箱出来,迅速从里面取出几味草药:“甘草、生姜、白蜜,快,去院内水井打水,我要立刻煎药。”
农夫早已六神无主,只顾着点头。徐大椿一边生火煎药,一边用银针在孩童的人中、内关、足三里等穴位针刺,动作快而准,每一针都恰到好处。
青林看得暗暗心惊,他佩戴的生物扫描仪显示,徐大椿的针刺角度和深度分毫不差,完全符合现代针灸学的精准标准,而这只是他学医的第三年。
“太不可思议了,他的学习能力简直是指数级的。”刘彬的镜片上跳动着针灸数据,“按照现代医学标准,他的诊断准确率已经达到了资深医师的水平,这在三百年前是无法想象的。”
吉力大师双手合十:“天赋异禀,更兼心有慈悲。医者仁心,方能窥得歧黄真谛。”
半个时辰后,药煎好了。徐大椿小心翼翼地将药汁喂给孩童,一勺一勺,耐心至极。大约一炷香的时间,孩童的面色渐渐红润,呼吸也变得平稳,终于哇地一声哭了出来。
农夫喜极而泣,跪在地上连连磕头:“徐先生救命之恩,没齿难忘!您真是活菩萨啊!”
徐大椿连忙扶起他,摆手道:“举手之劳,何足挂齿。以后要看住孩子,莫要让他乱吃东西。”他从药箱里取出一些草药,递给他,“这是后续调理的药,按方煎服三日,便可痊愈。”
农夫千恩万谢地离去后,徐大椿回到书房,却没有立刻继续看书,而是站在窗前,望着天边的明月,若有所思。
“他在想什么?”刘彬好奇地问。
青林调出徐大椿的生平资料:“他后来在《医学源流论》中写道,‘学医之人,必先识药性,明经络,而后能辨证施治’。或许此刻,他正在思考如何将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
吉力大师轻声道:“他不屑八股,是因为看透了科举制度的僵化;潜心经学,是为了探寻事物本质;而选择医学,则是找到了济世救人的真谛。这条道路,虽布满荆棘,却能照亮人心。”
三人没有打扰徐大椿,悄然退出了宅院。吴江的夜色很美,星河璀璨,月光洒在青石板路上,映出三人的身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们去看看他的药圃吧。”青林提议,“史料记载,徐大椿不仅精于医理,还亲自种植草药,辨别真伪。”
刘彬立刻定位了药圃的位置,就在徐府后院。三人绕到后院墙外,翻墙而入,只见一片整齐的药田,种满了各种草药,每种草药前都插着木牌,写着药名和功效。
“这是当归、黄芪、柴胡……还有一些稀有品种,连现代植物园都少见。”刘彬蹲下身,仔细观察着一株紫色的草药,“这是紫河车草,专治跌打损伤,现在已经快绝迹了。”
吉力大师轻抚着草药的叶片,感慨道:“他对草药的认知,已经超越了时代。亲自种植,亲自尝药,这种严谨的态度,正是医者应有的本色。”
正在这时,远处传来脚步声,三人连忙躲到一棵老槐树下。只见徐大椿提着一盏灯笼,走进药圃,仔细查看每一株草药的长势,时不时弯腰拔除杂草,动作轻柔,仿佛在对待自己的孩子。
“最近雨水过多,甘草怕是要烂根了。”他喃喃自语,从怀中取出一个小本子,记录着什么,“明日需在药圃周围挖沟排水,再洒些草木灰防潮。”
青林看着他的身影,心中忽然涌起一股敬佩。在那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时代,徐大椿敢于挣脱世俗的束缚,放弃唾手可得的功名,选择一条被人轻视的学医之路,这份勇气和坚持,足以令人动容。
“他后来成为了清代着名的医学家,着有《兰台轨范》《伤寒类方》等传世之作,还曾被乾隆皇帝召入宫中,为太后诊病。”青林说道,“但他始终淡泊名利,入宫不久便以年老多病为由辞官回乡,继续行医济世。”
刘彬点点头:“这才是真正的大师。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惑,一心只为救死扶伤。”
吉力大师望着药圃中忙碌的身影,眼中满是欣慰:“时空流转,人心不变。真正的智慧,不在于顺应潮流,而在于坚守本心。徐大椿居士用一生践行了‘医者仁心’四个字,这便是他留给后人最宝贵的财富。”
三人在暗处静静观察着,直到徐大椿离开药圃,才悄然离去。回到时空锚点所在地,青林启动了返程程序。
当三人再次站在“羲和号”观测站内,全息屏幕上徐大椿的人生轨迹变得更加清晰,那条代表医学成就的曲线一路攀升,闪耀着夺目的光芒。
“这次穿越,让我对‘坚持’有了更深的理解。”刘彬感慨道,“在那个时代,放弃科举选择学医,就相当于放弃了光明的前途,可徐大椿却毫不动摇,最终成就了一番伟业。”
青林点点头:“有时候,最艰难的选择,往往能带来最意想不到的结果。徐大椿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只要坚守本心,勇往直前,就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
吉力大师双手合十:“因缘际会,我们三次穿越时空,见证了一位医者的成长。这不仅是一次时空旅行,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
青林望着屏幕上徐大椿的画像,他面容清癯,目光坚定,嘴角带着一丝淡淡的笑意。这位跨越三百年的医学大师,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淡泊名利,什么是真正的济世救人。
“或许,这就是时空旅行的意义。”青林轻声道,“在不同的时代,遇见不同的人,感受不同的人生,从而更加明白自己想要什么,该做什么。”
刘彬调整着观测站的参数,笑道:“下次我们去哪里?要不要去看看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或者去见证华佗发明麻沸散的瞬间?”
吉力大师微微一笑:“随缘而定。每一段时空都有其独特的风景,每一位先哲都有其动人的故事。我们只需带着敬畏之心,去感受,去学习。”
青林点点头,指尖再次划过操控台。全息屏幕上,无数个时空坐标在闪烁,每一个都代表着一段未知的旅程。而徐大椿的故事,就像一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
在这个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人们追逐着更快的速度、更高的效率、更多的财富,却往往忽略了内心的坚守。而徐大椿用三百年前的人生告诉他们,真正的成功,不在于拥有多少名利,而在于是否坚守了自己的本心,是否为这个世界带来了温暖和价值。
“羲和号”观测站再次发出幽蓝的光晕,新一轮的时空旅行即将开始。但青林知道,徐大椿的故事,将会永远刻在他们的心中,成为他们人生道路上最珍贵的指引。无论穿越到哪个时代,无论遇见什么样的人,那份对本心的坚守,那份对理想的执着,都将是他们永恒的追求。
医学之路漫漫,人生之路亦漫漫。徐大椿用一生践行了自己的选择,而他们,也将在自己的时代,书写属于自己的篇章。时空流转,初心不改,这便是跨越千年的传承,也是科技与人文最动人的共鸣……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