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章
    他因激动,声音几乎尖利。

    “什么?”

    众人闻言纷纷回头,朝朱彪望去。

    可他们的反应,远不及那位绝望的老人迅速。

    只见朱元璋身形一顿,随即以快得惊人的速度扑到床前,不顾旁人目光,亲自掰开儿子的嘴唇……

    几位御医面面相觑。

    下一瞬,老人的神情由愤怒绝望转为惊愕,又从惊愕转为狂喜。

    片刻之后,他的笑声震荡殿宇:

    “哈哈哈!吞下去了!”

    “真的吞下去了!”

    “标儿……他真的咽下去了!”

    从那笑声中,任谁都能听出这位帝王的喜悦。

    而几位御医却是一脸难以置信。

    吞下去了?

    怎么可能?

    刚才明明连气息都已断绝!

    他们顾不得是否殿前失仪,纷纷凑上前去,仔细看向朱彪唇间——

    那颗原本漆黑拇指大小的药丸,竟真的不见了。

    这……怎么可能?

    就算是融化,也绝无可能如此之快!

    御医们惊愕不已。

    而朱元璋已激动地抓住其中一人的衣领,急声问道:

    “快给朕看看!太子现在怎么样?”

    “是不是好了?是不是……有好转了?”

    被老爷子揪住衣领不停摇晃的御医,脸上没有丝毫恐惧,反而同样燃起了希望。虽然内心充满矛盾,但如果能救活太子,他们也能松一口气。

    “微臣这就诊治。”御医们不敢耽搁,手上动作不停,有人搭脉,有人翻开眼皮查看。朱彪如同一个人形标本,被这群老太医来回检查。

    下方,老爷子急得团团转,右手死死攥着方才的书信,等待着最终结果。

    终于,一声惊疑打破了寂静。

    “怎么样?”朱元璋立即追问。

    先前让老爷子节哀的刘太医连 出轻咦,脸上写满难以置信。他反复诊脉数次,与其他御医交换眼神,喃喃自语:“这怎么可能……没道理啊……”

    直到老爷子站到他面前,刘太医才回过神,连忙回禀:“陛下,太子的脉象……”

    “快说!”朱元璋急不可耐。

    刘太医继续道:“若说先前太子的脉象如同风中残烛,随时可能熄灭……那么现在,这脉象却像荒原星火,在即将熄灭之时重新燃起,渐成燎原之势!”

    “说清楚些!”老爷子其实已经明白话中含义,眼中的绝望渐渐被希望取代,但他生怕理解有误,非要听得明明白白。

    刘太医神色愈发震撼:“回陛下,太子先前脉象断断续续,危在旦夕。如今脉象虽不及常人沉稳有力,却已显现生机,正在好转!”

    “好转?”老爷子抬起头,难以形容的喜悦从心底涌出。这位定鼎大明的洪武帝激动得双手颤抖,连话都说不完整,只能反复说着:“好!好!”

    他俯身端详儿子苍白的面容,明显感觉到朱彪的呼吸渐渐变得规律平稳。

    “这么说……那颗药真的起效了!”朱元璋低声自语,目光越来越亮。

    “陛下,这药丸从何而来?”刘太医神色郑重,眼中犹带着震撼,“虽然仅此一颗尚不足以让太子苏醒,但如此神奇的药效,微臣生平未见!”

    其他御医也纷纷附和:“何止如此,史书上亦无记载。”

    “微臣方才诊脉发现,这药丸竟如药王临世,将太子体内积存的药力尽数调动了起来……”

    “正因如此,太子才能在短时间内恢复得这样迅速。”

    “不过,若要太子继续好转,直至苏醒,与常人一般无二,仍需此药!”

    听御医说起此事,

    朱元璋这才猛地想起什么。

    “我儿命中,果真有贵人相助!”

    老爷子惊喜低语,随即迅速展开手心。

    一众御医纷纷上前探看,

    老爷子并未阻拦。

    他重新摊开那封未读完的信,信纸虽已皱巴巴,字迹却还清晰。

    只不过,

    不同于老爷子,

    御医们是初次见到这封信。

    当看到第一句【朱老头,你猜猜我是谁】时,

    所有人的面皮都不由得抽动。

    “这位前辈,性情真是独特。”刘太医尴尬地开口,自然而然地尊称写信之人为前辈。

    其他御医也纷纷附和。

    【想不想救人?】

    这是第二列字。

    “看来这位前辈,对自己的药极有信心啊!”一位御医感叹道。

    下一列字随即映入眼帘——

    【服下回神丹,可缓解病情、等同再造生机!但缓解容易、根治极难!】

    “回神丹?原来这药丸名叫回神丹?”

    “果然名副其实,仅一颗药丸便可吊住性命、再造生机,简直如神仙手段!”

    “可信上也说了,只能缓解,无法根治。”

    御医们你一言我一语。

    而老爷子则沉默着,继续往下读。

    【三颗回神丹,药到病除!】

    看到这一句,老爷子猛地攥紧手掌,难掩激动。

    “只需三颗?”

    “可要去何处寻?”

    老爷子满怀期待,继续往后读。

    接下来,很快就到了信的末尾。

    然而,当老爷子真正看向后面时,却深深皱起眉头,满是不解。

    【若想根治,请解字谜。】

    【字谜一:王爷带个白帽子!】

    【字谜二:良辰美景画中看!】

    ……

    “说起来,用字谜应该不算违反规则吧?”

    与此同时,

    远在“桃源空间”的朱雄英,托着下巴沉思。

    等待片刻,

    发现系统并未提示“违反规则”,

    朱雄英脸上渐渐浮现出一抹得逞的笑意。

    这字谜,

    也是他反复琢磨过的“钻空子”行为。

    毕竟,系统唯一的禁令,就是不允许透露身份、位置等具体信息。

    那么其他方式自然可行。

    若想让老爷子他们尽快联想到自己、找到自己,

    就必须委婉一些。

    比如,用字谜。

    他们若能猜中,那可不是自己主动泄密……

    “快猜吧。”

    “这两个字谜,已经是最简单的了。”

    朱雄英一边期待,一边继续观察。

    ……

    与此同时,

    东宫大殿外,

    满朝文武大臣,凡有资格者,早已在此等候。

    文官一列,有吏部尚书詹徽、太子太师傅友德、兵部尚书茹瑺……

    武将勋贵中,有凉国公蓝玉、开国公常茂及其两位兄弟,还有中山王府的徐辉祖……

    这些在大明属于顶尖权贵的大臣们,齐聚于此。

    众人皆是神色凝重。

    蓝玉等人眼中更是难掩忧虑。

    他们紧握双拳,全身紧绷到了极点。

    “舅舅,太子殿下……该不会真有什么事吧?”

    蓝玉是常茂的舅舅,他所代表的淮西勋贵,乃是大明朝廷中武将势力的顶峰。

    朝野上下皆知,

    当年跟随陛下南征北战的淮西武将班底,

    就是为太子朱彪留下的“亲卫军”!

    淮西勋贵之中,无一不是狠角色。

    整个大明皇室,除了陛下,唯有一人能令他们心悦诚服、誓死效忠——

    那便是太子朱彪。

    原因无他。

    在过去数十年烽火岁月中,

    作为朱元璋的长子,朱彪曾与这些人一同饮酒、并肩杀敌、共定天下。

    作为大明的继任者,

    朱彪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

    在武将之中,他备受敬重,无人不服。

    淮西勋贵,本就是他所倚仗的力量。

    而在众皇子间,

    朱元璋征战四方时,朱彪亦父亦母,随着朱元璋脾性日益刚烈,也是朱彪挡在前头,为诸弟遮风避雨。

    皇子之中,谁不对他心悦诚服?

    至于文臣之间……

    朱彪性情温厚,处事明理,深得文官信赖。

    这样一位在文武百官乃至皇室之中皆享有极高威望的皇长子,

    早已是众人心中公认的大明下一任明君!

    他如同一剂粘合剂,

    将大明看似毫不相干的各方势力,凝聚在一起。

    当年,

    皇太孙朱雄英尚在时,聪颖机敏,深受陛下与马皇后钟爱。

    更曾在群臣宴席之间,

    陛下亲口说出……

    “大明三代贤君,皆聚于此”的豪言!

    可世事变幻。

    十年前,皇长孙朱雄英骤然离世;同年八月,马皇后因悲痛过度,也随之而去。

    如今,

    难道连太子朱彪,也要离去吗?

    蓝玉心中满是不忍。

    他觉得这是上天给予大明的残酷玩笑。

    若太子当真离去……

    这般接连打击落在那位陛下身上,他又该如何承受?

    而今日,

    大明顶层的文武官员齐聚于此,

    正是因为听到了那个令人不安的消息——

    太子朱彪,恐怕不行了!

    听着四周低语,以及身后武将的不安询问,

    蓝玉愈发烦躁。

    “太子自有天佑,谁再敢胡言乱语,信不信老子一刀劈了你!”

    蓝玉一声怒吼,

    场面顿时寂静。

    但那份沉重压抑的气氛,却未消散,反而愈浓。

    他眉头紧锁,心中烦闷更甚。

    吱呀——

    忽然间,

    东宫大门开启。

    蓝玉急忙望去,

    一颗心几乎跳到了喉咙。

    “狗奴才,里头怎么样了?”

    见那老太监快步走出,蓝玉再忍不住,急急追问。

    四旁官员也纷纷围上,更有性情急躁者,不由分说便要闯入。

    “诸位大人……”

    “诸位大人且静一静,容老奴说一句。”

    谁知下一刻,

    张公公竟喜极而泣。

    往日里那刺耳的嗓音,此刻听来却格外悦耳。

    “太子爷……有救了!”

    “好起来了!”

    蓝玉猛然一怔,几乎怀疑自己听错了。

    今日来此的官员,个个备好了拭泪的手帕,有的早已悲戚满容。

    宫门开启时,甚至有人已准备放声痛哭。

    谁知——竟传来了得救的消息。

    场中先是一静。

    随即,蓝玉一个箭步上前,揪住那公公衣领,厉声喝问:

    “此话当真?”

    若在平时,被这般揪住,老太监早已魂飞魄散。

    可此刻,他满脸堆笑,眼中却闪着泪光:

    “当真!当真!”

    “老奴奉皇爷之命,特来请几位大人进东宫。”

    “太子爷吉人天相,得遇神出鬼没的老神仙相救……”

    “只是若要根治,还需解开老神仙留下的字谜。”

    张公公三言两语道出九分情由。

    众官员哪还有心思细听?

    一闻太子得救,人人喜形于色——有人放声大笑,有人嘶声高喊,更有人当场落泪。

    “真没事了?呜呜……臣早知殿下必能逢凶化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