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1章
    这熟悉的画面,

    让他忍不住脱口惊呼:

    “大哥!”

    四周雾气缭绕,

    仿佛无人应答。

    可是朱允熥分明看到,

    前方,

    那道身影缓缓起身,虽然面目被雾气笼罩,

    那温和的声音,却几乎让他喜极而泣:

    “我在。”

    …………

    …………

    ps:求鲜花、求评价票!!!

    这些日子以来,

    朱雄英已渐渐摸索出绕过规则的窍门。

    只要不主动说出关键的地点或身份信息,

    便不算违规。

    换句话说,

    被动承认也无妨。

    毕竟,这都是他们自己猜出来的……与他毫无关系。

    …………

    此时,

    比他矮了半头的朱允熥,已是泪光闪烁。

    惊喜与震动,盈满他双眸。

    “大哥,真是你?”

    “可这是梦吗?为何我又能梦见你?”

    尽管看不清大哥的面容,

    但仅是站在他身侧,便自然生出一种亲近之感。

    “坐下吧。”

    朱雄英伸手示意,语气依旧温和。

    茶香淡淡。

    待朱允熥坐下,朱雄英亲手为他斟了一杯茶。

    直截了当,进入正题。

    “如今朝廷上,关于财政税收的争议又起……”

    “你有何想法?”

    朱允熥像是被这突如其来的问题惊住。

    他张口,有些语无伦次:

    “我……我不懂。”

    朱雄英微微一笑:“你要懂的。”

    “喝茶。”

    “是!”朱允熥连忙应声,举杯饮下。

    他眼睫轻颤,谨慎地开口:“朝臣们说话绕来绕去,大明税收的根本症结,不在国初草创,也不在四民之策……”

    朱允熥说到这里,再也接不下去了。

    毕竟过去十几年,他只困在东宫一角,从未有人向他提及朝政大事,他实在难以理解。

    朱雄英看在眼里,心下了然。

    若此时与他大谈“百姓、财政、官员、商贾”之类空泛的道理,他必定一头雾水。

    于是朱雄英很快换了方式。

    “不如我给你讲个故事?听完你再想想。”

    朱允熥眼睛一亮:“好!”

    朱雄英含笑,指尖轻点棋盘。

    “比方说,这位洪老爷子白手起家,年迈时攒下了一份家业。”

    “他把产业交给手下的掌柜们经营,要求他们每年上交收益。”

    朱雄英在棋盘上摆下几枚黑子。

    “这些掌柜起初听话,可不久就发现洪家家大业大,偷拿一点也无人在意,于是起了贪念。”

    “洪家的主业是粮食。”

    “粮食种类多,有新有旧,成色好坏不一,从各地运到洪老爷子手中,手续繁复,人力物力消耗巨大。”

    “这时候,掌柜们是不是能买通押运或接收的人?”

    “这里扣一点,那里拿一点,把旧粮充新粮,次等充上等,十人的运粮报成二十人……”

    “这般东扣西减,最后到洪老爷子手里的粮食还能剩多少?”

    朱允熥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忽然,他猛地抬起头,恍然明白——这是大哥在教他至关重要的道理。

    “看那些掌柜胆量如何,胆小的少拿,胆大的多拿,一成、两成,甚至五成都可能!”

    “最终洪老爷子到手的,就更少了。”

    “聪明!”朱雄英温和一笑。

    接着,他又拈起几枚白子。

    “再往下就难一些了。”

    “洪老爷子出身农家,对百姓宽厚,分给他们良田,只要求按时交租。”

    “而那些掌柜因为早年追随,名下田产享有赋税减免,有的甚至可以完全免税。”

    “于是掌柜们就开始耍手段。”

    “比如,想办法把百姓的田产挂到自己名下……”

    “可要是百姓不答应呢?”

    “简单。”

    “比方说……巧立各种名目,说什么粮道要修、洪老爷今年加征了……”

    “同时,掌柜们又装好人,给百姓另一条路。”

    “他们声称:只要把田产挂在他们名下,就可免交这部分税,甚至三年不交租——由他们代缴。”

    说到这里,朱雄英望向对面:

    “你说,百姓会答应吗?”

    他刻意放慢语速,生怕朱允熥听不懂。

    而对面的朱允熥,早已心潮翻涌,听得双眼发红。

    他隐隐觉得,大哥所说的背后,仿佛有一只无形而可怕的手,在暗中操控着大明百姓的命运。

    朱雄英的声音,仍在缓缓继续。

    “他们一定会,不论主动还是被动!”

    “时间久了,洪老爷子分给百姓的田地日益缩减,收上来的租子也越来越少,可掌柜们却愈发富裕。”

    “吃饱了的掌柜们,终于露出獠牙。”

    “他们擅自把洪老爷子定下的二十税一,改作十税一,甚至五税一、二税一……”

    “直到把百姓逼上绝路,揭竿而起。”

    “所有的愤怒与怨恨……”

    “都汇聚一处。”

    “只指向一点。”

    朱允熥心中已明白大半。

    他双眼通红,一字一顿喊道:“他们都会恨洪老爷子!”

    “允熥,你悟性不差。”

    “再往深处、往其他方向想想?”

    朱雄英摆弄棋盘,黑子与白子相互对峙。

    “洪老爷子的家业,不止粮食。”

    “还有布匹、铁器、陶瓷……凡是能想到的营生,都有涉足。”

    “早年他为了开拓生意,对下面做事的伙计极为优待。”

    “虽然他们不能种地……”

    “却享受极低的商税。”

    “譬如卖布匹陶瓷,赚二十两,只交一两税银,余钱全可作本钱,继续经营。”

    “掌柜们却眼红了。”

    “钱太多了!”

    “他们看着眼热。”

    “既然都是做买卖的伙计,”

    “与其替洪老爷子干,”

    “为何不换成自己人?”

    “家丁、亲戚、甚至收养的义子……”

    “谁做不来?”

    “这么多钱财,不流进掌柜们的口袋,”

    “他们怎能甘心?”

    “可这样一来,”

    “洪老爷子手里,还能剩下多少?”

    朱雄英问道。

    见朱允熥已经有所悟,

    他继续说道:

    “所以啊……”

    “洪老爷子始终想不通,为何他已给出最大的恩惠,”

    “到手的钱却越来越少!”

    “为何……”

    “他一生攒下的家业,眼看就要败光!”

    “每次质问时……”

    “掌柜们还口口声声说下面艰难,遇天灾人祸,还要洪老爷子减免、甚至全免?”

    “洪老爷子出身农家,知道民间疾苦。”

    “真遇灾年,他也就免了。”

    “可命令若被掌柜们扣住,不往下传,”

    “他们转身就罔顾人命,强收租子。”

    “逼人变卖田产……”

    “逼人卖儿卖女……”

    话音落下,

    朱允熥双眼通红,因愤怒而攥紧双拳。

    朱雄英缓缓起身,

    走到他身边,手按在他肩头。

    “允熥啊,”

    “你说,这样的洪老爷子,怎会不穷?”

    话音落下,

    肩头传来一阵暖意。

    这位自幼长于东宫,性情内敛、从不问政事的三皇孙,

    第一次,

    他第一次体会到那种沉重的无力感。

    声音带着哽咽。

    他曾经以为那位老人是天下最威严的人。

    现在回想起来……

    爷爷肩上的担子,究竟有多重!

    他带着哭腔,悲愤地喊道:

    “大哥!”

    “爷爷……太苦了!”

    ......

    “明白了吗?”

    朱雄英轻声问道。

    朱允熥眼眶微红,缓缓点头。

    “大哥的意思是:洪老爷子是皇爷爷,那些掌柜就是现在的百官……”

    朱雄英轻轻点头。

    “你真的懂了!”

    “大明重视农耕,却轻视税收。”

    “长此以往必生后患!”

    “今日我说的隐患只是大致脉络,具体如何还需你们仔细推敲……”

    “如今大明又添新粮。”

    “生产力必将大幅提升,粮食种类增多,后续国策需要重新审定!”

    “必须慎之又慎!”

    说完最后一句告诫。

    朱雄英的身影开始渐渐消散。

    就在这时。

    朱允熥带着哭腔突然喊道:

    “大哥,为什么不是你来解释……”

    “你一定还活着!”

    “你一定还活着对不对?”

    然而……

    前方模糊的面容正在慢慢消失。

    没有任何回应。

    朱允熥仍不死心。

    “大明需要你!”

    “这些话应该由你来说!”

    “皇爷爷需要你……”

    朱雄英的身影已完全消散。

    朱允熥失魂落魄地蹲下身。

    突然。

    熟悉的声音再次响起。

    “记住那三个字谜……”

    “一定要解开!”

    “它对你们的选择……至关重要!”

    什么?

    朱允熥疑惑抬头,忽然想起。

    在小院某间屋门上看到的三行字:

    【坐也是立,立也是立,行也是立,卧也是立】

    【枝头眉月仍半掩!】

    【节约劳力,大有可为!】

    大哥的意思。

    是指这些吗?

    难道它们真的是字谜?

    正在沉思时。

    突然……

    朱允熥感到肩膀被重重拍了一下。

    顿时从“梦境”中惊醒过来。

    ……

    “皇爷爷!”

    “您看三弟,百官正在朝堂议事。”

    “他竟在大殿上睡着了。”

    “简直目无尊长!”

    此时的奉天殿内,因解缙突然发难。

    使侃侃而谈的黄子澄陷入尴尬。

    他提出的三点建议,竟被批为:胡言乱语、自欺欺人?

    整个朝堂顿时一片寂静。

    正当皇爷准备好好看这场戏时。

    意外发生了。

    朱允熥不知何时靠在柱子上睡着了。

    这一幕被朱允炆看见。

    他当即毫不留情地揭露出来。

    公之于众。

    此刻。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过去。

    九十

    朱允熥果然如二皇孙所说,迷迷糊糊睁开了眼睛。

    他眼中布满深红的血丝。

    睁开眼时,脸上神情显得格外凝重。

    老爷子看见他这副模样,

    不知怎的,

    心头猛地一紧。

    站在一旁的朱彪也望向老爷子。

    在这大殿上,

    他们不能明说,

    可那眼神——

    分明就和上次一模一样!

    正犹豫间,

    接下来发生的一幕,令所有人都震惊不已。

    只见朱允熥不再像从前那样畏畏缩缩,

    反而转过身,把朱允炆的手从自己身上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