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听黄公提及,卧龙岗有位青年才俊,可惜家境清寒。”
“今日特代主公前来探望,略备钱粮,以表心意。”
“时辰不早,我便先行告退。”
秦牧仍不提及招揽之事,含笑拱手作别。
诸葛亮一怔,连忙挽留:“夜色已深,军师若不嫌弃,不妨在寒舍暂歇,亮也好向军师请教。”
秦牧摆手推辞:“主公尚待我回去共议攻取江陵之策,不便久留。”
“他日有缘再会。”
言罢,秦牧转身离去,步履从容。
诸葛亮无奈,只得与姐姐送至门外。
眼见秦牧登车欲行,诸葛亮眸光一沉,蓦然下定决心。
“秦军师,且慢!”
他高声唤住,快步追上前去。
秦牧回首,故作疑惑。
诸葛亮整肃衣冠,郑重长揖:
“军师神机莫测,智谋无双,韬略冠绝当世!”
# 诸葛亮拜师(
"孔明立誓辅助明主,匡正汉室,拯救天下黎民!"
"只恨学识浅薄,天资不足,虽有报国壮志,却无匡扶社稷之才!"
"恳请秦军师收下 ** ,指点迷津,传授平定乱世之学,使 ** 得以辅佐刘皇叔,铲除汉贼,复兴我大汉河山!"
终于。
在最后时刻,诸葛亮下定决心要向秦牧拜师学艺。
如此恳切之言说罢,他俯身于地,向秦牧郑重行礼。
秦牧心中石头落地。
他原本担忧诸葛亮碍于颜面,不能主动请缨。
事实证明多虑了。
更令他意外的是,诸葛亮不仅主动效忠刘备,竟还要拜自己为师!
"这事..."
这突如其来的请求让秦牧一时犹豫不决。
诸葛玲见状,快步上前,跪在秦牧面前。
"请秦军师收下舍弟为徒。"
"他说自己资质平庸只是谦辞,我弟弟确是天赋异禀,如同沙中明珠未琢。"
"若不得秦军师这般高人指点,当真会埋没英才,浪费上天赐予的才华。"
诸葛玲牢记叔父诸葛玄临终嘱托,将弟弟视为家族复兴的希望。
眼见有机会拜秦牧为师,又能为刘备效力,她不顾颜面同弟弟一起跪求。
姐弟二人如此诚恳,秦牧自然不再推辞。
转念想来,诸葛亮确实年轻,比秦艾年长不了几岁,尚未达到治国大才的境界。
收为 ** 悉心教导栽培,未尝不是良策。
况且已有秦艾这个徒弟,再多一个也无妨。
"快请起身!"
秦牧立即俯身扶起二人。
轻咳几声后,他叹息道:
“孔明,既然你也想辅佐主公,复兴汉室,我便收你为徒!”
话音未落。
诸葛亮喜出望外,急忙向秦牧再行一礼:
“师父在上,请受 ** 一拜!”
既成师徒,秦牧也不推辞,端出师长姿态,安然受了这一拜。
“多谢秦军师愿收阿亮为徒,玲儿在此谢过~~”
诸葛玲眼眶湿润,又要跪地行礼。
秦牧连忙扶住她双臂,不让她跪下。
“他既是我徒弟,行礼也是应当,你就不必了。”
秦牧含笑说道。
诸葛玲被扶起时,发觉自己的手正被秦牧握着。
这意外触碰让她心跳加速,脸颊泛起红晕。
她急忙抽回手,低头整理发丝,眉宇间带着几分羞涩。
“我先回襄阳了。”
“子丰,留些人手帮他们收拾,一同搬进城里吧。”
安排妥当后,秦牧登上马车离去。
“恭送师父!”
诸葛亮躬身相送。
待马车远去,诸葛亮才直起身,招呼姐姐收拾行装。
转身却发现姐姐仍望着秦牧离去的方向出神。
她双颊微红,眼中似有不舍。
“阿姐,你脸怎么红了?”
诸葛亮好奇问道。
诸葛玲猛然回神,耳根都红透了。
“哪有,是夕阳映的。”
“夕阳只照一边,阿姐怎么两边都红?”
“要你管!还不快收拾东西进城~~”
诸葛亮假装不耐烦地瞥了弟弟一眼,快步走回草庐。
"师父刚走,阿姐怎么古里古怪的..."
少年挠着头嘟囔,也跟着进了屋。
......
襄阳城内,军师府灯火通明。
秦牧踏着夜色归来,刚进庭院,就见黄月英提着裙摆迎上前:"公子可算回来了,主公已在堂内等候多时。"
("刘皇叔深夜造访?"秦牧眉头一皱,"莫非战事有变?"
他大步流星走向正堂,黄月英小跑着跟在后面。
"伤势恢复得如何?"秦牧忽然放慢脚步。
"多亏公子请来华神医,"少女挽起袖口露出结痂的箭伤,"婢子已能做些轻省活了。"
夜风掠过廊下,秦牧转身凝视着她:"当阳尸横遍野,我派人查过——你主家无人幸存。按律,你已恢复自由身。"
一枚落叶擦过少女肩头。
"若想回乡,"他解下腰间钱袋,"这些盘缠够你置办田宅。"
黄月英指尖轻颤。
这三个月来,她早从仆役口中得知父亲已辅佐刘备。可每当想表明身份时,话到唇边却变成:"求公子......让婢子继续伺候笔墨吧。"
黄月英踌躇半晌,终究还是选择继续隐瞒真实身份。
秦牧目光微转,朝她投去一瞥。
此刻这位流离失所的姑娘双颊泛红,贝齿轻咬下唇,眉眼间透着几分娇羞神色。
"既如此,你便留下吧。"
秦牧未曾多想,只道她孤苦无依,欲继续侍奉左右。
这丫头举止有度,知书达理,留着照料起居倒也合适。
"谢过公子~"
黄月英眉眼弯弯,如获大赦。
秦牧浅笑颔首,径自往厅堂行去。
望着那道修长背影,黄月英倏然回过神来。
"黄月英黄月英,你究竟在作何痴想?"
"放着好好的大 ** 不当,偏要给人当婢女,当真是鬼迷心窍..."
她轻摇臻首叹息,快步追上。
厅堂之内。
刘备已等候许久。
见秦牧到来,邹氏等人识趣退下。
"子璟所言的那位贤才,可有着落了?"
刘备眼中透着期待。
"此人姓诸葛名亮,表字孔明,原籍徐州,现隐居襄阳城外卧龙岗。"
秦牧边答边为主公斟茶。
诸葛亮?
刘备面露疑惑,对此名讳甚是陌生。
虽不解军师如何知晓这等隐士,却深信其所荐必非凡俗。
纵是市井之徒,亦绝无差错!
当即展颜道:
这场对话展现了刘备与谋士秦牧之间关于人才任用与战略局势的深刻交流。
【人才篇】
"能被军师这般器重,定是经天纬地之才。"
"但凭军师安排官职,我即刻委以重任。"
秦牧轻抚茶盏,目光深邃:"诸葛孔明非池中之物,实乃辅弼之才。只是..."他话音微顿,"此子尚不及弱冠,较之秦艾不过年长些许。此时骤登高位,反损其锋芒。不若先随我修习,待璞玉琢成,再为主公擎天架海。"
"国士无双!"
刘备闻言面露红光,喜动颜色。秦牧举贤无数,以"王佐"相誉者却是破天荒头一遭。
"军师识鉴千里,竟为吾觅得此等擎天玉柱!"刘备抚掌而笑,"一切但凭军师裁夺。"
茶香氤氲间,秦牧忽转话锋:"主公夤夜造访,可是为江东孙郎异动?"
刘备眉峰微动:"军师如何料定是孙策?"
秦牧从容斟茶:"刘表困守江陵,曹操受制徐州,刘璋素无胆略。唯江东新主孙伯符,既逐袁术,正虎视荆襄。见此良机,安能不来分羹?"盏中茶叶沉浮,"能让主公星夜相询者,除他却有何人?"
刘备浅尝着清茶,几句话便点明了先前的推断之理。
刘备眼中闪过明悟,叹道:
"世间万事果然都在军师掌握之中..."
他收起感慨,当即唤来陈到,将最新的江东密报递给对方:
七日之前,孙策亲率五万水陆大军自秣陵启程,正沿江西进。
其先锋水师现已抵达柴桑水域。
这番动作已昭示其战略意图。
这位江东少主显然要介入荆州之争,伺机分一杯羹。
"果如子璟所料,孙策确已入局。"
"据细作回报,刘表已调遣长沙黄忠与江夏黄祖增援江陵。"
"黄忠部暂且不论,黄祖一旦移师江陵,江夏必然空虚。"
"若孙策趁机西进,必能轻取江夏。"
"届时孙策既可北上威胁襄樊,截断汉水,又能西进与我争夺江陵,战局将更趋复杂。"
刘备分析着孙策可能的进军路线,言辞间透着忧虑。
秦牧暗自颌首。
许是得益师承,刘备的兵法韬略确实今非昔比。
这番精妙分析就是明证。
"主公英明。"
秦牧先予肯定,继而话锋一转:
"不过主公错看了一点:黄忠才是关键,黄祖反倒无足轻重。"
"至于孙策,也休想趁乱染指江夏。"
刘备闻言一怔,原本清明的目光顿时显出困惑。
“黄祖名义上是刘表的部将,但这些年在江夏独揽军政大权,早已形同割据一方。”
“何况刘表重用蔡瑁,将荆州兵权尽数托付,黄祖虽未公开反对,心中岂会毫无芥蒂?”
“主公只需遣人潜入江夏散布消息,称孙策欲趁其驰援江陵之际偷袭老巢。”
“试想,黄祖怎会甘愿冒险,舍弃自家根基去替刘表解围?”
秦牧寥寥数语,便将黄祖与刘表貌合神离的暗涌剖析得淋漓尽致。
刘备恍然大悟,抚掌赞道:“此中关节备未曾深虑,军师当真洞若观火!这般看来,黄祖一路确不足惧,孙策短期内亦难攻破江夏。”
稍作沉吟后,刘备又追问:“可军师为何断言黄忠这路兵马尤为关键?”
秦牧唇角微扬。
老刘,你尚未知晓这黄忠的厉害——
你此生最显赫的胜绩,便是依仗此人定军山刀劈夏侯渊,那也是你唯一战胜曹孟德的一役。
遍观古今战史,临阵斩杀敌军主将者本就屈指可数。
东汉末年史载明确者,不过两例:
其一乃官渡之战,关云长于万军中取颜良首级;
其二便是黄忠单骑突阵,斩夏侯渊于马下。
如此猛将,岂非重中之重?
“如今刘表帐下堪用大将,唯有这黄汉升。”
“莫看他年近六旬,却有撼山之力,武艺足与云长比肩。”
“其麾下五千长沙兵,更是荆南最精锐之师。”
“刘表欲守江陵,全赖此人与他的五千劲旅!”
秦牧在不过分透露天机的前提下,竭力向刘备强调黄忠的分量。
话音未落,刘备已神色骤变,眼中浮现震惊之色。
(
刘备深知二弟关羽的武艺究竟有多强。
那可是能与吕布一较高下,百回合内难分胜负的猛将!
如今秦牧竟说长沙老将黄忠武艺超群,可与关羽比肩?
这等万人敌的悍将,怎会默默无闻?
"想不到长沙这偏远之地,竟藏着如此虎将?"
hai